军训队列示范教学法教案适用于教官培训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268500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训队列示范教学法教案适用于教官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军训队列示范教学法教案适用于教官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军训队列示范教学法教案适用于教官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军训队列示范教学法教案适用于教官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军训队列示范教学法教案适用于教官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军训队列示范教学法教案适用于教官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训队列示范教学法教案适用于教官培训(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队列教案作业提纲-10分钟课目:队 列目的:通过训练,使人们学会军人的徒手队列动作,养成良好的军人姿态和严格的纪律观念,为后来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本。把所学的用于生活实践中。内容:(一)立正(军姿)(二)跨立、(三)稍息、(四)停止间转法。(五)齐步行进与立定、措施:解说示范,组织练习,观摩评比,小结讲评.时间:2小时地点:本训练场.规定:1,严守队列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精神振作,姿态端正.,认真听解说,注意看示范动作,认真练习.3,互相学习,互相协助,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克服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作业进程-2分钟(一) 整顿服装、清点人数、向在场首长报告(二) 准备教学设施及教案(

2、三) 按照训练筹划实行训练作业实行-30分钟 第一种训练内容:立正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态,是队列动作的基本。军人在宣誓、接受命令、进见首长和向首长报告、回答首长问话、升降国旗和军旗、奏国歌和军歌等严肃庄严的时机和场合,均应当自行立正。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顷;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要点:方向要正,两腿挺直,上体正直,两肩后张,两臂下垂,中指贴于裤线,挺胸收腹,肩平头正收颌闭口,目视前方。 常犯毛病及纠正措施:1、

3、两腿挺不直、有缝隙。纠正时,应强调膝盖里合、后压、裆部夹紧。 、两肩不平、头歪。纠正时,应强调两肩放松、两臂下垂、自然伸直,两肩微向后张、头正直向上顶,脖颈贴紧后衣领。3、上体前倾过大或过小。纠正时,应强调身体重心落在两脚掌上,第三衣扣垂直在两脚尖的正中央。、手型不对的。纠正时,应强调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训练环节: 根据参训人员的基本状况,可灵活侧重,一般是:1、手型定位练习。解决手型和中指贴于裤缝的问题。2、站立持久练习。按立正姿势站好后,进行耐力和“定型”训练,时间由短到长、养成对的的姿势。第二个训练内容:跨立跨立重要用于军体操、值勤和舰艇上分区列队等场合

4、。可以与立正互换。 要领:听到口令,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要点: 两脚打开与肩同宽,两手位于背后左手握右手腕,上体保持立正姿势,注意两脚均匀支撑身体,上体保持正直。常犯毛病及纠正措施:1、 跨立的手型不定位,握拳或手掌张开过大。纠正时应强调手指并拢自然弯2、 跨立的后背手放的位置不准。纠正时,应强调拇指根据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要带上沿)同高反复定位练习。训练环节:1、先解决后背手的手型以及放的位置。、再跨步的距离合适问题。、尔后练习跨步、背手协调一

5、致的问题。第三个训练内容:稍息:稍息是队列休息调节的一种间歇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脚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式,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以自行换脚。要点:左脚沿脚尖方向向前伸出大半脚(约三分之二),两脚在立正基本上稍放松,两腿自然伸直,均匀支撑上体,上体保持立正姿势。常犯毛病及纠正措施:1、稍息出脚方向不正,距离过大或过小。纠正时,强调运用脚腕爆发力,顺脚尖方向迅速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避免脚跟外展,保持脚的方向不变。、换脚时变化上体姿势。纠正时,强调换脚上体保持上变,培养自觉制约自己的能力。3、主正、稍息互换练习训练环节: 稍息出脚定位练习。立

6、正站好后,沿左脚内侧的延伸方向划始终线,在左脚尖前的全脚三分之二距离上划一横线,尔后反复练习出脚收脚。立正、稍息互换练习。第四个训练内容:停止间转法向右(左)转 要领:听到口令,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步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左)转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跟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半面向右(左)转,按照向右(左)转的要领转4度。向后转要领:按照向右转时的要领向后转180度。要点:听到预令,上体稍放松。听到动令,两脚配合使身体向规定的方向忽然用力转动,脚、腿、腰肩、头以爆发力转至规定的方向位置。同步,头部向上顶拨,先于身体迅速转至新

7、的方向并停稳。两腿挺直(向后转时加快)。脚掌扒紧地面,稳住上体。靠脚有力。特别注意转动快,用力猛,转动与靠腿之间有短暂停止,动要快,停要稳,节奏一定要分明。常犯毛病与纠正措施:1、 转体时不迅速、身体不协调。纠正时,强调转体、扭腰和拧腰要协调一致。转体时,腰杆要当家。转体时上体不稳,变化姿势。纠正时,腰部保持绷力,全身形成整体,同步转动,转向新方向后,负重脚迅速扒地、上体前倾,体重移于负重脚。2、 靠脚时弯腿、撂脚、跺脚。纠正时,强调不提垮,蹬脚跟跷脚尖,取捷径迅速靠脚,两腿挺直。3、 转体后方向不正、角度不佳。纠正时,强调在保持正的基本上,以脚跟为轴,脚跟和脚掌前部都同步用力向新的方向,负重

8、脚扒地要准,反复练习。4、 转体时两臂外张。纠正时,两臂紧贴身体,中指贴于裤缝,协调上体用力。 要领:听到动令转向新的方向不靠脚;听到“二”的口令后,后脚取捷径向下用力靠拢前脚,成立正姿势。 训练环节:、分解动作练习:口令:“分解动作,向右(左)转”“一”动作要领:听到动令转向新的方向不靠脚;听到“二”的口令后,后脚取捷径向下用力靠拢前脚,成立正姿势。第五个训练内容:齐步行进与立定齐步是军人行进的常用步法。要领:听到口令,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步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时值第二节;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

9、拇指根部队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着夏季作训服时,与第四衣扣同高;着冬季作训服时,与第五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612步。听到立定的口令后,左脚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要点:上体保持正直。第一步要迈出去,步履稳健,摆臂自然到位,行进时竭力保持身体高度不变。步幅、步速都要达到规定原则。常犯毛病与纠正措施:1、摆臂不定位。纠正时应在前后摆臂的对的位置拉好控制线,尔后反复练习,以达到定位的目的。同步应强调肩关节和大臂要放松,臂到位后手腕要挺住。2、行进中身体上下起伏不稳

10、,上体晃。纠正时,腰部合适绷紧,收腹挺胸,脚跟先着地,脚腕稍用力,体重向前移,感觉行进轻松平稳,两腿用力。3、先进时“八字脚”行进方向不正。纠正时应强调在行进的正直方划始终线,选定与眼同高的参照物,两脚尖内合(外八字)或向外稍用力(内八字),使两脚内侧行进在同始终线上,行进时按照脚跟脚掌顺序着地,挺胸昂首向前看选定参照物。4、臂腿不协调,摆臂不自然(木偶动作)。纠正时,强调迈脚摆臂同步动作,脚跟着地同步,臂正好到位,摆臂时,肘部弯曲,肩关节放松并反复练习。5、步幅、步速控制不准,时大时小,时快时慢。纠正时,强调按75厘米打好格子,用秒表计算,按齐步行进与立定的要领反复练习步幅、步速的精确性。6

11、、立定期靠脚无力,靠脚放臂不一致。纠正时,取捷径按向前、和内、向下的力量迅速靠脚的同步,迅速放臂,恢复立正姿势。原地摆臂练习要领:听到口令,按摆臂要领将臂摆出(不迈步)。右臂在前,左臂在后;听到“二”的口令,两臂互换尔后按口令反复交替进行,听到“停”的口令,两臂放下成立正姿势。立定练习要领:听到“立定”的口令,左脚在前,不靠脚,听到“二”的口令,靠脚放臂成立正姿势。组织练习-6分钟(一) 分组训练(二) 观摩评比(三) 互助对子式训练(四) 分解动作训练(五) 个人体会小结讲评-5分钟 通过刚刚的训练同志们都可以掌握队列动作的基本要领,但是在齐步行进与停止的训练中有如下两点局限性:、摆臂时不定

12、位2、行进时“八字脚”但愿在下步的训练中加以克服.总结讲评-20分钟 同志们今天我们运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将队列中的立正、稍息、跨立、停止间转法、齐步行进与停止进行了学习与练习,通过训练,使人们基本掌握了队列动作,养成良好的军人姿态和严格的纪律观念,为后来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本。体现好的同窗有第1名、第6名她们好的特点是:1、掌握动作要领比较快、吃苦意识比较强3、队列纪律好但也有如下几点局限性:1、在训练中存在孤僻动作,如摆臂不定位、“八字脚”现象、转体不稳2、个别人吃苦意识不是很强3、课间休息时组织不是很严密但愿在一步的训练中克服杜绝以上问题.下节棵我们将对跑步、正步的行进与停止进行学习与练习但愿同窗们在课下做好预习.教 案科目:队列教案单 位:成都中山职业技术学校教练员:梁俊铭、吴明轩、张治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