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重点难点40_学科间综合命题探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2685003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重点难点40_学科间综合命题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物理重点难点40_学科间综合命题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物理重点难点40_学科间综合命题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物理重点难点40_学科间综合命题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物理重点难点40_学科间综合命题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重点难点40_学科间综合命题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重点难点40_学科间综合命题探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物理重点难点40 学科间综合命题探析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从其试卷结构而言,学科间综合命题约占 20% 左右,随着高考命题改革的深入,其比例有增大的趋势,学科间综合命题的突破也是考生备考应试的难点之一.难点磁场1.()正常人心脏在一次搏动中泵出血液70 mL,推动血液流动的平均压强为.a.设心脏主动脉的内径约.cm,每分钟搏动75次,求:(1)心脏搏动血液流动的平均功率是多大?(2)血液从心脏流出的平均速度是多大?(3)把一种对人体无害,但不能透出血管的9 mg试剂,由静脉一次性注入人体内,在安静情况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抽取血样检查,发现该试剂浓度已稳定在 2 mg/L,求此人全部循环血量通过心

2、脏一次的时间需多长?(4)有人设计以t和n为电极材料,埋入人体内作为某些心脏病人和心脏起搏器的能源.它依靠人体体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溶解氧、和Zn进行工作,请写出两极反应的方程式.2.()据报道,2002 年北京市的汽车拥有量已达到六百万辆.为保护北京的环境,减少汽车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量,政府规定,新车必须安装三元尾气处理装置.(1)三元尾气处理装置是利用催化剂将汽车尾气中的三种主要污染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汽车尾气中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是:NOX、_和_.试写出在催化剂作用下,氨气还原 NO2的化学方程式_.在该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2)酒后驾车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章行为,交

3、警常用“司机饮酒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以判断他是否酒后开车.人饮酒后,酒精主要被吸收()到消化道壁内的_,从而进入人体的内环境;血液中的部分酒精通过_作用()进入肺泡,再通过呼吸运动()呼出体外.上述三个过程中需要消耗 ATP 的是_.(3)司机饮酒检测仪的原理是利用硫酸酸化的红色三氧化铬(CrO3)与酒精反应生成蓝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根据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司机是否饮酒.已知 CrO3在酸性条件下有极强的氧化性,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12分)司机酒后驾驶极易发生事故,在汽车上安装安全气囊可以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对司机起一定的保护作用.为测试安全气囊的可靠性,在一次测试

4、试验中,让汽车以 20 m/s 的速度撞到竖直墙壁上,碰撞后汽车在极短的时间内停止,没有反弹.高速摄像机的记录显示,汽车撞墙后气囊立即充气膨胀,模拟司机(用橡皮制作的司机模型)冲向气囊经 0.2 s停止运动,模拟司机冲向气囊的头部和胸部的质量约为 30 kg,与气囊的接触面的面积约为 1.0103 cm2.设模拟司机与气囊之间的作用力为恒力,试估算模拟司机的头部和胸部所受到的冲击压强的平均值.案例探究例1()在今年冬天,北京的市民明显感到北京市的天空变蓝了,空气变清新了,这主要归功于市政府下大力气治理大气污染.对于汽车尾气的治理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汽车尾气(含有机烃类、CO、SO2、NOX等

5、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汽车内燃机的燃料是汽油,汽油汽化后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进入气缸,用电火花引燃后,使气体缸内气体的温度迅速升高,体积急剧膨胀,产生压力推动活塞运动,之后,燃烧产生的气体排出,即汽车的尾气,进入大气中.(1)设汽油的成分全部是辛烷,若通入气缸内的空气不足,此汽油燃烧后产生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相对增多的是_,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若通入气缸的空气过量,此时尾气中所含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相对增多的是_,产生此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2)汽油燃烧不完全时,部分烷烃热裂,试写出热裂产物 2-丁烯被臭氧氧化为乙醛(烟雾物质之一)并放出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3)目前治理汽车尾气的方法之一

6、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铑合金为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 CO 和 NO 反应,生成可参加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NO 和NO2 等有害气体,还可用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将它们转化为无害气体,试写出 NO2 和 NH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治理尾气的另一种办法是开发替代燃料,目前较为理想的燃料是氢气、天然气、甲醇等.现在许多公共汽车采用了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为燃料.假设该汽车的质量为 6 t,行驶中所受的阻力是车重的 0.05 倍,最大输出功率为 60 kW.求:此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多少?若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发动机效率是 50%,该汽车每公

7、里消耗多少天然气?已知 1 kg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5.6107 J,假设进入气缸的天然气能够完全燃烧.(g 取10 m/s2)命题意图:考查获取处理信息能力及运用所学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B级要求.错解分析:不能将该题“化综为单”各个击破,前一问求解受阻,导致下一问盲目放弃,是失分的重要原因.解题方法技巧:该题属“并列式”综合题,可将其化综为单,依单科知识求解.(1)CO,方程式为:2C8H18+(25 -)O2xCO+(16-x)CO2 + 18H2O;NOX,方程式为:N2 + O22NO,2NO + O2 =2NO2;(2)CH3CH = CHCH3 + 2O32

8、CH3CHO + 2O2(3)2CO + 2NO2CO2 +N26NO2+8NH37N2 + 12H2O(4)汽车所受阻力是 f = 0.05 mg = 3.0103 N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牵引力等于阻力,最大速度 v = = 20 m/s汽车行驶 1 km,发动机做动 W = = 3106 J.消耗燃烧 M = = = 0.11 kg.例2()已知葡萄糖在体内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是2870 J/mol,其中1255 kJ 转变为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人的运动需消耗能量.假如一个体重为 60 kg的优秀短跑运动员在起跑时,能以1/6 s的时间冲出 1.2 m.求:(1)计算出运动员在1/6 s 的

9、时间内所做的功. (2)运动员在这一刻将消耗葡萄糖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多少?命题意图: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B级要求.错解分析:第(1)问中,许多考生不能将运动员的运动理想为匀加速直线运动,进而求解运动员的动能,再据动能定理求解所做的功,使问题无法切入.解题技巧与方法:该运动员的运动过程可看成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运动员的末速度为 v,则由 s = (0 + v)t/2得v = 2 s/t = 14.4 m/s.运动员的动能为:Ek = mv2/2 = 6014.42/2 = 6.22103 J.由于每摩尔葡萄糖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中只有 1 225 kJ 转移到 ATP

10、 中,即只有 1 255 kJ 能量能为运动员提供能量,而其余的(1 615 kJ)均以热量形式散失.运动员需分解的葡萄糖的物质的量 n = Ek/(1 255103 J/mol) = 4.9610-3 mol.故需葡萄糖的质量为 4.9610-3180 = 0.89(g),根据有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 + 6O2 +6H2O 6CO2 + 12H2O + 能量,所需氧气为64.9610-332 = 0.95(g).锦囊妙计一、理综卷的命题特点及应试策略纵观2000、2001、2002 年全国综合卷,其突出特点可总括为:(1)遵循教学大纲而不拘泥于教学大纲,(2)重视基础,考查素质,(3

11、)学以致用,强调与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的联系,(4)注重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尤其对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5)学科内综合为主,学科间综合适度(约占20%左右),(6)不讲究知识点的覆盖率,更无传统的热点、考点之说.就应试策略而言,大部分试题可以运用某一学科知识进行解决,即使是学科间综合题目,大多数仍可通过“化综为单”的方式,运用某单科知识处理.二、学科综合题的结构特点及解答思路学科综合题,包括并列式综合题、递进式综合题及渗透式综合题.1.并列式综合题,往往由具有共同主题的几个学科的子题目组成,子题目之间独立并列,互不渗透,每个子题目均可在涉及的单科范围内考虑,它们的整体联系不对解答造成

12、实质性影响.对该类综合类题目的解答思路为:审题摄取题目信息,找出子题目对应学科及知识点,将子题目化为学科内的题,按科内的解题思路方法、步骤完成求解.2.递进式综合题,针对共同的主题(题干)材料,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进行设问,构成问题链,子题目间有着上下承接的关联因素.对该类综合题目的解答思路为:审读题目主干,摄取背景信息,寻找学科间知识的交叉点(亦即该类题目的切入点),要注意上下子题目条件间的联系,将题目依子题目的排列“化综为单”,针对每一子题目分别按学科内的题的方式求解.3.渗透型综合题,其共同主题体现学科间系统的包含关系,子题目间有交叉亲和的特性.解答该类综合类题目,首先要跳出学科界限,总体

13、上多角度(多学科的角度)、多层次(从微观和宏观)分析,整理所研究的核心事物和核心变化,判断试题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处于哪一学科领域,待解答的问题处于哪一学科领域.第二,寻找信息条件与解答的题间的学科的知识联系和思想方法共同点(学科间交叉连接点),以此为思维起点进行思维发散,辐射索取对应学科的相关知识和解题途径,第三,对多种学科内的解题途径优化连接,选择由已知信息到求解结论的解题思路,利用综合知识、规律进行求解.歼灭难点训练1.()(2000年理综全国)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C 12,O16,C35.5,C40,C59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由吴健雄用C放

14、射源进行了实验验证,次年,李、杨二人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C的衰变方程是CNI+e+其中,是反中微子,它的电荷为零,静止质量可认为是零.(1)Co与Fe同周期,它应在周期表的第_周期,C的核外电子数为_,在上述衰变方程中,衰变产物AZNI的质量数A是_,核电荷数Z是_.(2)在衰变前C核静止,根据云室照片可以看出,衰变产物只有NI和e,那么衰变过程将违背_守恒定律.(1) 无水CoCl2为深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水合物,水合物受热后又变成无水CoCl,故常在实验室中用作吸湿剂和空气湿度指示剂.吸水CoClCC深蓝色 粉红色现有无水CoCl2 65 g,吸水后变成CoCl2H2O119 g,水

15、合物中x的值是_.(4) C是典型的放射源,可用于作物诱变育种,我国应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如棉花高产品种“鲁棉1号”,年种植面积曾达到3000多万亩,在我国自己培育的棉花品种中栽培面积最大.射线处理作物后主要引起_,从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除射线外,用于人工诱变的其他射线还有_、_和_.2.()1999年11月21日,我国第一艘飞船“神舟”号搭载不少特殊“乘客”安然归来,这标志着我国搭载飞船的试验顺利完成,为以后发射载人飞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悉飞船除搭载有纪念意义的国旗外,还搭载了不少植物种子,为我国农业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1)飞船进入正常运行轨道后,因特殊情况而降低了轨道的高度,那么飞船的线速度将A.增大 B.减少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2)在回收飞船、飞船着陆前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