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指导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268238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指导(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指导 赤峰市民族特殊教育学校 贾晓燕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阅读提出了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到六年级学习结束,阅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背诵诗文不少于80篇等等。 这一系列明确规定,其目的就是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是阅读的黄金时代,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任务,我认为阅读教学不仅要措施得力,还要方法得当,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要让学生带着难易适中的问题去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科学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学习。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水

2、平,以及对教材的理解,制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阅读中解决问题,做到自我尝试、自我领悟、自我完善、自我总结。 这样学生在阅读时找到最吸引自己的文字,对文章的重点字、词、句、段进行感知,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对学生的问题回答要科学评价,这也是教师和学生心灵的直接对话。 2加强朗读指导,促进对文本的理解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这是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朗读是一篇课文情境教学的有效途径,是语文课堂教学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

3、技能。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呢? 2.1要用普通话进行朗读 正确、流利、有感情是朗读的总体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情感进行综合考察,还应考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本的把握。 2.2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来调动学生的情感 朗读时要做到感情充沛,以声传情。要通过表情、眼神、手势等给学生暗示,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挚的情感,可以使人感动,并成为强有力的纽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也能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和意境美。 2.3在朗读时要利用停顿、空隙传情达意 只有在朗读中做到准确停顿,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感。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词语丰富多彩,句式灵活多样,韵律节奏感强,语言的艺术让人陶醉。 如趵突泉语言对仗工整,清新隽永,要读得轻盈;威尼斯小艇、桂林山水语句异彩纷呈,美轮美奂,要读得欢快;太阳、鲸等说明文要读得平实、有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科学指导,情境激趣,阅读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