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油成份的鉴定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268238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挥发油成份的鉴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挥发油成份的鉴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挥发油成份的鉴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挥发油成份的鉴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挥发油成份的鉴定(一)物理常数的测定相对密度、比旋度、折光率和凝固点等是鉴定挥发油常测的物理常数。(二)化学常数的抑/定酸值、皂化值、酯值是重要的化学常数,也是表示质量的重要指标。1. 酸值 酸值是代表挥发油中游离羧酸和酚类成分的含量,以中和1g挥发油中含有游 离的羧酸和酚类所需要氢氧化钾毫克数来表示。2. 酯值 代表挥发油中酯类成分含量,以水解1g挥发油所需氢氧化钾毫克数来表示。3. 皂化值 以皂化1g挥发油所需氢氧化钾毫克数来表示。事实上,皂化值等于酸值和 酯值之和。测定挥发油的pH值,如呈酸性反应,表示挥发油中含有游离酸或酚类化合物,如呈碱 性反应,则表示挥发油中含有碱性化合物,如挥

2、发性碱类等。(三)功能团的鉴定1. 酚类将挥发油少许溶于乙醇中,加入三氯化铁的乙醇溶液,如产生蓝色、蓝紫或 绿色反应,表示挥发油中有酚类物质存在。2. 羰基化合物用硝酸银的氨溶液检查挥发油,如发生银镜反应,表示有醛类等还原 性物质存在,挥发油的乙醇溶液加2, 4-二硝基苯肼、氨基脲、羟胺等试剂,如产生结晶形 衍生物沉淀,表明有醛或酮类化合物存在。3. 不饱和化合物和奠类衍生物于挥发油的氯仿溶液中滴加漠的氯仿溶液,如红色褪 去表示油中含有不饱和化合物,继续滴加漠的氯仿溶液,如产生蓝色、紫色或绿色反应,则 表明油中含有奠类化合物。此外,在挥发油的无水甲醇溶液中加入浓硫酸时,如有奠类衍生 物应产生蓝

3、色或紫色反应。4. 内酯类化合物于挥发油的毗啶溶液中,加入亚硝酰氰化钠试剂及氢氧化钠溶液, 如出 现红色并逐渐消失,表示油中含有a、p不饱和内酯类化合物。(四)色谱法的应用1. 薄层色谱 在挥发油的分离鉴定中TLC应用较为普遍,色谱条件如下:吸附剂:多采用硅胶G或IIIII级中性氧化铝G展开剂:(1)石油醚(2)石油醚乙酸乙酯:(95: 5; 75: 25)(3)苯一甲醇(95: 5; 75: 25)显示剂:香草醛一浓硫酸,茴香醛一浓硫酸2.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现已广泛用于挥发油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用于定性分析主 要 解决挥发油中已知成分的鉴定,即利用已知成分的标准品与挥发油在同一条件下,相对

4、 保留值所 出现的色谱峰,以确定挥发油中某一成分。对于挥发油中许多未知成分,同时又 无标准品作对照时,则应选用气相色谱一质谱(GC / 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3. 气相色谱一质谱(GC / MS)联用法 该法已成为对化学组成极其复杂的挥发油进行定 性分析的一种有力手段。现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一数据系统联用GC / MS / DS)技术,大 大提高了挥发油分析鉴定的速度和研究水平。分析时,首先将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内,经分 离后得到的各个组分依次进人分离器,浓缩后的各组分又依次进入质谱仪。质谱仪对每个组 分进行检测和结构分析,得到每个组分的质谱,通过计算机与数据库的标准谱对照的组分, 则可根据

5、质谱碎片规律进行解析,并参考有关文献数据加以确认。(五)挥发油醉究实伊/ 水泽兰净油的研究菊科植物水泽兰Eupatoriumstoechadosmum又名佩兰。全草有行血散瘀作用,其挥发油 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花和叶有淡雅的香气,在民间水泽兰用作中药和香料。水泽兰净油是用新鲜叶片(2.2kg)加乙醇浸提,制取浸膏30g,浸膏中加入无水乙醇50ml, 于一30t2冷浴中放置过夜脱腊,蒸出溶剂后,减压精馏,在沸程122192C/18mmHg 下收集挥发 性成分5. 2g,为有清香气息的黄色透明液体。用气相色谱质谱数据系统 联用(GC / MS / DS)技术鉴定,结果得到有61个峰的总离子流图(6-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