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江西省盐产业发展指导性意见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2681875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江西省盐产业发展指导性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江西省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江西省盐产业发展指导性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江西省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江西省盐产业发展指导性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江西省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江西省盐产业发展指导性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江西省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江西省盐产业发展指导性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江西省盐产业发展指导性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江西省盐产业发展指导性意见(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江西省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目录)一、发展基础1(一)资源概况1(二)江西盐产业发展现状2(三)发展背景3二、发展思路6(一)指导思想6(二)基本原则7(三)发展方向8(四)发展目标9三、重点发展项目11(一)两碱及两碱配套利用项目12(二)精细化工项目14(三)生物化工项目24(四)配套基础设施项目26四、发展措施27(一)切实加强领导,为加快盐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27(二)合理配置资源,为加快盐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28(三)完善配套政策,为加快盐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29(四)落实环保措施,为加快盐产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32(五)扩大有效投入,为加快盐产业发展提供项目保障32(六)依靠科技

2、进步,为加快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33(七)完善激励机制,为加快盐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34附:江西盐产业链35江西省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江西岩盐资源丰富,且分布集中,具备建设盐产业基地的资源基础。但是长期以来,我省岩盐资源的开发利用基本停留在制盐层面,一直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面对越来越突出的资源、能源等瓶颈制约因素,必须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岩盐资源,大力发展氯碱、有机氯等高附加值的盐深加工产品,把我省赣中地区打造成具有经济优势的盐产业基地,为江西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产业支撑。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我省岩盐资源、加快培育壮大盐产业,特编制江西

3、省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一、发展基础(一)资源概况我省岩盐资源丰富,保有储量为115.5亿吨,居全国第6位,其中:基础储量103.36亿吨,占89.5%,资源量12.14亿吨,占10.5%。主要分布在清江盆地的樟树市、新干县和会昌盆地的会昌县,其中:清江盆地保有储量为106.04亿吨,占全省的91.82%;会昌盆地保有储量为9.46亿吨,占全省的8.18%。我省岩盐矿产资源具有五大特点:一是矿床规模大。清江盐矿田东西长17公里、南北宽9公里,面积为133.6平方公里,矿层多达54层,单层厚度达23米,主矿层可达10.8米,累计厚度4060米,最大可达194.93米。勘探报告所确认的氯化钠保有储量

4、为106.04亿吨,其中工业储量占92%以上,属特大型盐田。二是矿石质量好。氯化钠品位一般为60%80%,单样最高可达98.95%,水溶有害组份低微。勘探报告审查结论表明,清江盆地是个巨大的岩盐矿体,岩盐质量好,可作为工业用盐和食用盐。三是开采技术条件简单。清江岩盐矿区的盐田构造简单,岩盐矿体埋藏深度适中(一般为6001100米),目前采用水溶法开采,吨盐(卤水氯化钠折百)开采成本仅18.6元,成本低、安全(露天开采),而且采空区不会形成地面塌陷、沉降、地裂等地质灾害隐患。四是矿石可选性好。采用水溶法开采就有很好的选矿效果,所采卤水经简单蒸发水分还原成固体,矿产品氯化钠品位可由原岩盐的68%提

5、高到95%。五是开发利用潜力大。由于开采技术的提高,采矿回收率已由建矿初期的6%提高到现在的21.6%,而且还将逐步提高,按现在的采矿回采率水平21.6%计,可采氯化钠储量20.6亿吨,按年产200万吨氯化钠计,可采1000年。此外,我省还具有发展盐产业下游精细化工产品的辅助资源,其中萤石资源储量958.9万吨,居全国第4位,电石用灰岩储量8800万吨,制碱用灰岩储量3680万吨。我省盐产业发展应依托这些丰富的非金属矿产资源,特别是萤石资源、石灰石、石英石等,着重发展有机氟、有机硅等精细化工产品,这是我省盐产业发展的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特色发展模式。(二)江西盐产业发展现状目前,我省制盐设计生产

6、能力约为205万吨/年、硫酸钠总生产能力约为10万吨/年,集中分布在江西盐矿、中盐新干盐化有限公司、江西富达盐矿和九二盐矿四家制盐企业。主要盐化工企业有江西电化高科有限公司、九江新康达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江西星火化工厂、南昌氯碱总厂、江西蓝恒达化工有限公司等。主要化工产品有芒硝、烧碱、液氯、盐酸、次氯酸纳、漂白粉、三氯氢硅、3,3-二氯联苯胺、硅烷偶联剂等。烧碱总生产能力约25万吨/年,纯碱工业基本为空白。盐和两碱以及下游产品年产值约20亿元。近年来,我省岩盐资源利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岩盐出采率由上世纪九十年代时的6% 提高到21.6%左右,吨盐(折纯)所需卤水的开采成本降为18.6元。从我省盐

7、产业现状来看,存在着原盐供大于求、盐资源基本外销,盐化工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不高,缺少优势企业支撑等问题。从我省盐产业长远发展分析,主要存在三个制约因素:一是工业用电价格较高,煤炭的储量和质量上不能满足盐产业的发展要求;二是盐岩集中区公用工程和动力工程等基础设施不配套;三是缺乏高素质的化工技术和管理人才。(三)发展背景1、世界盐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制盐工业 目前,世界盐的年产量为2.14亿吨,集中分布在美国、中国、德国、印度、加拿大等5个国家,占世界总产量的55%以上。国际工业盐的贸易量较低,各国家和地区的产需基本平衡。国外制盐工业基本上实现自动化生产水平,主要的生产企业有美国的莫顿盐业公司、

8、嘉吉公司、阿克苏公司、美国盐业集团、IMC公司,澳大利亚的丹皮尔公司、阿克苏公司合资厂,加拿大的哈瑞化学公司,法国的莫顿国际盐业公司的合资厂等。氯碱工业 2005年世界烧碱生产能力达到5560万吨/年,产量5173万吨,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亚洲,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80%左右。世界氯碱产业近年来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是氯碱与石化工业的联合,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将是氯碱及有机氯产品等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趋势,有利于平衡生产和降低综合成本。目前世界氯碱工业的发展以结构调整为主,预测今后几年世界氯的年均增长率在2%左右,烧碱的年均增长率约1.5%,烧碱将面临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跌的压力。纯碱工

9、业 2005年世界纯碱的总生产能力接近4500万吨,产量约4200万吨。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西欧、前苏联/东欧。以上四个地区的总能力占世界总能力的90%。预计今后5年,世界纯碱需求的年增长率约为2-3%。精细化工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精细化工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当地化工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西方国家化学工业的精细化率在80年代一般为45%55%,目前已上升到65%左右,营业额已超过3800亿3900亿美元,美国、欧洲、日本三地的总营业额约占全球专用化学品营业额的77%左右。目前,含氯和含氟的精细化工产品是世界精细化工研发的重点。特别是含氟的精细化工产品,如氟树脂、氟橡胶、含氟制冷剂

10、、含氟医药、含氟农药以及含氟表面活性剂等,这类产品的开发应用备受关注,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我国盐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制盐工业 我国盐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产盐大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2005年,我国盐产量约4455万吨。盐的消费结构中,纯碱和烧碱用盐约4110万吨,占国内盐产量的92%;其它工业用盐和食用盐约740万吨,供需基本平衡。目前我国盐业产业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资源丰富,资源开采成本低,产品质量高等方面。但还存在着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结构单一、工艺技术较落后和企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工业盐的用量与盐化工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中主要是纯碱、烧碱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纯碱增长速度在6%左右,烧

11、碱的增长速度在10%左右,因此,对工业盐的需求增长速度也将在8%以上。氯碱工业 2005年烧碱生产能力达1570万吨/年,产量为1240万吨。我国约有氯碱企业190多家,生产集中度较低,山东、江苏和河南等省份氯碱企业相对密集。2005年我国烧碱表观消费量1158万吨。氯产品最大的加工产品是聚氯乙烯(PVC),2005年我国PVC树脂总生产能力约850万吨/年,产量为649.2万吨,主要消费地区在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预计未来国内PVC消费仍将以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为主,但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开发力度的加大及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兴建,中西部地区PVC消费量将会不断增加,我国PVC树脂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中等发达国家人均PVC消耗量多在25公斤,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