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工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2681680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工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企业工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企业工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企业工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企业工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工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工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设计-工资管理模块开发作者姓名学院(系)工程学院机械系专业工业工程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0-7-12企业工资管理信息系统摘要:工资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它是针对企业的工资管理业务进行计 算机处理而开发的应用软件。该系统由系统维护、人员管理、工资管理、机构管理、 报表管理五个子模块组成,功能基本涵盖普通企业的工资管理业务范围。企业应用本 系统后,可以有效的提高工资管理水平。本文从开发环境的选择、系统调研、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等方面阐 述了本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关键词:工资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图,Visual Basi

2、c,数据流程图目录摘要: 关键词: 1目录 第一章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第二章系统调研与可行性分析 2.1系统调研 2.2可行性分析概述 2.3技术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系统分析3.1系统需求分析简介 3.2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3.3绘制数据流程图 3.4数据字典 第四章系统设计4.1系统功能描述 4.2数据库设计 4.3输入及修改密码界面设计 4.4输出设计 4.5主窗体界面设计 第五章结束语参考文献: 第一章系统开发环境简介在目前市场上这些众多的程序开发工具中,有些强调程序语言的弹性与执行效率;有些则偏重于可视化程序开发工具所带来的便利性与效率的得高,各有各的优点和特 色,也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然

3、而,语言的弹性和工具的便利性是密不可分的,只 有便利的工具,却没有弹性的语言作支持,许多特殊化的处理动作必需要耗费数倍的 工夫来处理,使得原来所标榜的效率提高的优点失去了作用;相反,如果只强调程续 语言的弹性,却没有便利的工具作配合,会使一些即使非常简单的界面处理动作,也 会严重地浪费程序设计师的宝贵时间。Visual Basic 是一种可视化的、面对对象和条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高级程序 设计,可用于开发 Win dows环境下的种类应用程序。它简单易学、效率高,且功能强 大,可以与 Windows的专业开发工具SDK相媲美,而且程序开发人员不必具有C/C+编程基础。在Visual Basi

4、c环境下,利用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新颖易用的可视化设 计工具,使用 Windows内部的应用程序接口 (API)函数,以及动态链接库(DLL)、动态 数据交换(DDE)、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开放式数据访问(ODBC等技术,可以高效、 快速地开发出Windows环境下功能强大、图形界面丰富的应用软件系统。总的来说, Visual Basic 具有以下特点:(1) 可视化编程用传统程序设计语言设计程序时,都是通过编写程序代码来设计用户界面,在设 计过程中看不到界面的实际显示效果,必须编译后运行程序才能观察。如果对界面的 效果不满意,还要回到程序中修改。有时候,这种编程-编译-修改的操作可能

5、要反复多次,大大影响了软件开发效率。Visual Basic 提供了可视化设计工具,把 Win dows界面设计的复杂性“封装”起来,开发人员不必为界面设计而编写大量程序代码。只 需要按设计要求的屏幕布局,用系统提供的工具,在屏幕上画出各种“部件”,即图形对象,并设置这些图形对象的属性。Visual Basic 自动产生界面设计代码,程序设计人员只需要编写实现程序功能的那部分代码,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程序设计的效率。(2)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4.0版以后的Visual Basic 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但它与一般的面向对象的 程序设计语言(C+)不完全相同。在一般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对象由

6、程序代码 和数据组成,是抽象的概念;而 Visual Basic 则是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OOP), 把程序和数据封装起来作为一个对象,并为每个对象赋予应有的属性,使对象成为实 在的东西。在设计对象时,不必编写建立和描述每个对象的程序代码,而是用工具画 在界面上, Visual Basic 自动生成对象的程序代码并封装起来。每个对象以图形方式 显示在界面上,都是可视的。(3)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c 是在BASIC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语 句结构,接近于自然语言和人类的逻辑思维方式。 Visual Basic 语句简单易懂,其编 辑器支持彩色

7、代码,可自动进行语法错误检查,同时具有功能强大且使用灵活的调试 器和编译器。Visual Basic 是解释型语言,在输入代码的同时,解释系统将高级语言分解翻译 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机器指令,并判断每个语句的语法错误。在设计 Visual Basic 程 序的过程中,随时可以运行程序,而在整个程序设计好之后,可以编译生成可执行文 件(.EXE),脱离Visual Basic 环境,直接在 Windows环境下运行。(4)事件驱动编程机制Visual Basic 通过事件来执行对象的操作。一个对象可能会产生多个事件,每个 事件都可以通过一段程序来响应。例如,命令按钮是一个对象,当用户单击该按钮时,

8、 将产生一个“单击” (CLICK)事件,而在产生该事件时将执行一段程序,用来实现指定 的操作。在用 Visual Basic 设计大型应用软件时,不必建立具有明显开始和结束的程序, 而是编写若干个微小的子程序,即过程。这些过程分别面向不同的对象,由用户操作 引发某个事件来驱动完成某种特定的功能,或者由事件驱动程序调用通用过程来执行 指定的操作,这样可以方便编程人员,提高效率。(5)访问数据库Visual Basic 具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利用数据控件和数据库管理窗口,可 以直接建立或处理 Microsoft Access 格式的数据库,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存储和检索 功能。同时, Visu

9、al Basic 还能直接编辑和访问其他外部数据库,如 DBASE, FoxPro, Paradox 等,这些数据库格式都可以用 Visual Basic 编辑和处理。Visual Basic提供开放式数据连接,即ODB(功能,可通过直接访问或建立连接的 方式使用并操作后台大型网络数据库,如 SQLServer , Oracle 等。在应用程序中,可 以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数据标准,直接访问服务器上的数据库,并提供了简单的面向对象的库操作指令和多用户数据库访问的加锁机制和网络数据库的SQL的编程技术,为单机上运行的数据库提供了 SQL网络接口,以便在分布式环境中快速而有效地 实现客户 /

10、服务器 (client/server) 方案。(6) 动态数据交换 (DDE)利用动态数据交换 (Dynamic Data Exchange) 技术,可以把一种应用程序中的数据 动态地链接到另一种应用程序中,使两种完全不同的应用程序建立起一条动态数据链 路。当原始数据变化时,可以自动更新链接的数据。 Visual Basic 提供了动态数据交 换的编程技术,可以在应用程序中与其他Win dows应用程序建立动态数据交换,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通信。(7) 对象的链接与嵌入 (OLE)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将每个应用程序都看作是一个对象(object),将不同的对 象链接(link)起来,

11、再嵌入(embed)某个应用程序中,从而可以得到具有声音、影像、 图像、动画、文字等各种信息的集合式的文件。OLE技术是Microsoft公司对象技术的 战略,它把多个应用程序合为一体,将每个应用程序看作是一个对象进行链接和嵌入, 是一种应用程序一体化的技术。利用 OLE技术,可以方便地建立复合式文档(compou nd docume nt),这种文档由来自多个不同应用程序的对象组成,文档中的每个对象都与原 来的应用程序相联系,并可执行与原来应用程序完全相同的操作。(8) 动态链接库 (DLL)Visual Basic 是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不具备低级语言的功能,对访问机器硬 件的操作不太容

12、易实现。但它可以通过动态链接库技术将 C/C+或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 加入到 Visual Basic 应用程序中,可以像调用内部函数一样调用其他语言编写的函数。 此外,通过动态链接库,还可以调用 Windows应用程序接口 (API)函数,实现SDK所具 有的功能。第二章 系统调研与可行性分析2.1 系统调研正式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之前进行调研是非常必要的, 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1)明确用户的要求,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可行性分析,确认系统的开发 是否可行。(2)提出新系统的人员并不都是系统研究人员,有些人对于其功能和处理 数据的方法没有明确的认识。 它们只是根据自己业务工作的需要提出

13、了要求, 系 统开发人员要对此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确认用户的要求可以通过现有的计算 机技术实现,保证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用户提出的要求相吻合。(3)企业的现行系统可能是手工系统,也可能是使用和计算机的系统,无 论是何种情况, 都要详细地调查现行系统中信息处理的具体情况, 系统内部功能 结构,以便设计出一个合理的、 好的新系统逻辑模型, 为新系统的设计工作打好 基础,保证整个系统开发的质量。总之,必要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的调查, 明确用户需求, 保证开发的新系统 的功能与用户的要求相吻合,避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新系统的开发 却失败的悲剧发生。2.2 可行性分析概述可行性分析是在

14、用户的要求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新系统的开发从 社会、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新系统的开发工作可行、不可 行、需要修改、追加投资、暂缓开发、分步实施等方案和结论,最后完成可行性 分析。可行性分析一般可定义为: 可行性分析是在建设的前期对工程项目的一种考 察和鉴定, 对拟议中的项目进行全面与综合的技术、 经济能力的调查, 判断它是 否可行。可行性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系统目标可行性分析分析新系统的目标是否符合企业的现状和发展的需要。(2)社会可行性分析 社会可行性分析主要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否符合国家法律、 下策,是 否能够与社会大系统实现良好的对接

15、。(3)技术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是根据新系统的目标来衡量是否具备所需要的技术, 包括系 统开发人员数量和水平,硬件方面,软件方面及其它应用技术。(4)经济可行性分析 经济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对开发新系统所投入的资金与系统投入使用后所带 来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确认新系统是否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5)管理可行性分析 管理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现行的管理体制和企业领导是否具有现代 化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2.3 技术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目前有关的技术能否支持所开发的新系 统;新系统开发人员的数量和水平,即人力资源;硬件和软件资源。(1)技术支持首先根据新系统的目标, 考虑目前有关的技术能否支持所开发的新系统。 这 里讨论的技术必须是已经普遍使用的,而不是待研究的或正在研究的。(2)硬件资源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所需的硬件资源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系统开发人员在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计算机设备及其有关的外部设备; 二是管理 信息系统开发成功投入使用后, 使用单位所应具备的计算机设备及其有关的外围 设备。对硬件资源进行可行性分析时主要考虑计算机的主机内存、类型、功能、 联网能力、安全保护措施以及输入 / 输出设备,外存储器和联网数据通信设备的 配置、功能、 效率等指标是否符合系统方案设计要求, 同时还要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