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导学练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268098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好导学练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用好导学练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好导学练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好导学练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好导学练案,提高课堂效率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一个学期教学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导学练案继续在我校逐步推广,一向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我也由原来的“不了解”、“排斥”、“尝试”到“逐步接受”。现就从我对导学练案的使用和几点认识总结如下:一、导学练案的形式首先导学练案和以往的教案相比,它的设计和以往的导学练案相比形式上有较大的变化:它的基本步骤有:(1)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内容包括:课题名称、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课时数。(2) 学习准备。内容包括:学习方法指导、课文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链接。(3)情境导入,展示目标。(3)自主学习。我认为在我们语文学科主要就是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答案基本上

2、在课文中能够找到。而且应该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整体阅读,粗浅的把握课文内容。也就是解决“写的是什么”的问题。像我在设计看云识天气一文时,我设计的自主学习问题就有1、文章的中心句是2、全文属于怎样的结构,据此可把文章分为几部分?(4)合作探究,主要解决与课文有关的一些比较难一点的、核心的问题。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语文课上就是让学生把握语言,探究本文写法。也就是解决“怎样写”的问题。同样在看云识天气一文中,我设计的探究问题就有:1、第一自然段的语言特点是?2、依据文章主体内容填写云与天气之间关系图表等。(5)总结检测。这一环节可以巩固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检测这一环节设置应该很灵活,可以检测本科

3、生字词的落实,还可以找与课文有关或有密切关系的美文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还可以进行习作练习。像上完金色花后我设计的检测题就是:运用本文的写法借助一种事物表达你对妈妈的爱,而上完春我设置的检测题是:品析句子:“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等。二、导学练案的编写与使用在平时教学中,具体我们这样操作:1.教师编写导学练案。同学科教师根据课文进行集体备课,设计出适合自己学生的导学练案。通过集体备课能够使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探讨、深入研究,从而制定出最佳导学练案。导学练案要尽量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2.学生预习。预习课本和导学练案。 教师把导学练案发给学生,可运用导言、现代教学技术

4、等手段创设适当情景,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以导学练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根据学法指导,主动查阅教材和相关工具书。3、上课运用导学练案,完成内容,达成目标。首先,调查学生,教师可以用提问、竞答、查看、问卷等多种形式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调查。接着按照导学练案设置的步骤完成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部分,自主学习环节可以直接填在学练案上,也可以在书上圈点勾画。合作探究部分则让学生用分组讨论方式解决。在小组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推选出一个代表将讨论的结果和疑难问题进行交流展示。学生在导学练案上进行简单批注。然后进行反馈小结,课堂检测。小结可以是教师进行总结,也可以是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形式各异

5、,目的相同,都是梳理知识、强调重点、归纳规律、总结方法,使知识系统化。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时教师可提醒学生把内容可以补充在书本上或是导学练案上。围绕学习目标体现学习重点进行效果的检测,可以是在导学练案上,也可以是在作业本上。4、学生整理、充实、完善自己的导学案,保存。教师针对课堂导学练案的使用修改、完善导学练案。三、导学练案的优势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导学练案同以往教案相比有诸多优点:1.由于导学练案课前就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可以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预习,或自主学习,这样教师讲授起来学生掌握的情况要比以前效率更高、质量更好。2.导学练案的设计不仅站在老师角度,还更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注重发

6、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导学案中的拓展延伸环节打开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4.导学案还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记录、师生与生生交流的平台,同时还是重要的复习资料。5、一份导学练案因为学生的参与而变得灵动、鲜活起来。由于教师、学生共同使用一份教学资料,便于双方换位思考,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6、导学练案是教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知识更全面,步骤更合理完善。四、导学练案使用中的困惑虽然,导学练案拥有诸多优势,但是由于自己水平有限,又处于摸索阶段,所以使用起来我们也有一些困惑,特在此提出希望各位领导及同仁给予帮助指导:1、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兼顾课件、教材、导学练案,教师往往手忙脚乱,顾此失彼。2、 课件上的题目有时和导学练案内容重复,有画蛇添足之嫌。3、 导学练案上教学目标等信息有时会给学生学习课文内容一些暗示,造成学生不愿意动脑筋,不愿积极思考。4、 有些语文课堂上,譬如:散文、小说,使用导学练案时缺乏语文趣味,上课时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反应很机械。以上仅代表个人一些粗浅的看法,敬请各位领导同仁给予批评指正。志达学校 郭彩云2013-1-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