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2680511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6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主轴上,当物距为25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烛焰的像。那么,当蜡烛移至离凸透镜lOcm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正立、放大、虚像 B倒立、放大、实像C正立、放大、实像 D倒立、缩小、实像2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妙无穷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雨后彩虹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C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

2、对光的会聚作用3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 “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C 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D 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时,蜡烛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25cm B15cm C10cm D8cm5为了校园安全,各学校均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关于监控摄像头成像说法正确的是( )A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B 与近视眼镜成像原理相同C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 成正立、缩小的实像6(2分)把

3、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A 5cm B10cm C20cm D30cm7平静的湖面映出岸边的景物在这个现象中“平静的湖面”相当于( )A凸透镜 B 凹透镜 C 平面镜 D 凹面镜8如图甲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倍焦距。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P与F的某点上,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乙中的 A B C D 9(2014江西模拟)在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相关作图正确的是( )A.投出去的篮球所受到的力B.通过透镜的光线C.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 D.杠杆的力臂10下列

4、各图中,正确的是( )A向上飞行的足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GB家庭电路的连接图火线零线 C同名磁极周围的磁感线NND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FFO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题型注释)1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B通过平面镜我们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C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1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是沿直线传播的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平面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D近视镜片是凹透镜13小青和小山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相机对远处的同学进行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9中 甲和乙所示则 ( )A小山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B小青离被拍

5、同学的距离近 C小青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山的一样大, 小青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后缩D. 小山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青的一样大,小山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前伸 1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描述及相关作图正确的是(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题型注释)15在凸透镜所成的像中,虚像与实像的分界点是 ,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是 。在使用照相机时,镜头焦距一定,要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照相机与被照人之间的距离应该 一些,并且镜头与底片之间的距离还应该 一些(均选填“近”或“远”)。16(4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米若该同学查出患有近视眼病,她应佩戴适当度数的 透镜制作的眼镜

6、矫正视力17(3分)小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放在距发光体50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接下来她改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光屏应该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上才能成清晰的像小芳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模糊了,她将光屏远离透镜,又在光屏上得到了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 作用18如图所示白纸上画了两个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纸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 ,使下方箭头成缩小的 像(建填“

7、实”或“虚”),这种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有 (写一种)19如图所示的茶杯在底部装有可拆卸的网盒,将茶叶放在网盒中,可以防止沏茶时茶叶由于受到 的作用漂在水面上,省去了吹拂茶叶带来的不便。倒入开水后茶香四溢,这是 现象。此时可以看到茶杯中网盒变大的 (填“实像”或“虚像”)。20在森林游玩时不能乱丢矿泉水瓶,一旦瓶内进水后相当于 镜,对光线有 作用212013年12月6日17时47分,“嫦娥三号”卫星成功靠近月球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 “嫦娥三号”着陆器拍下“玉兔号”巡视器的照片是 (选填“倒立”或 “正立”)、缩小的 像(选填“实”或“虚”)。22(2分)(2014湖北)某人在眼镜店所

8、陪的眼睛是+200度,它是 眼镜片(选填“近视”或“远视”)站在山下用相机拍摄山上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如果所用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范围是 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题型注释)23(5分)小丽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应首先调节烛焰的中心、 、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3)在实验(2)的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 的实

9、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4)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56cm刻度线处,小丽从透镜的左侧对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 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制成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要使烛焰的像能呈在光屏的中央,需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上。当它们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填“倒立”或“正立”)、_(填“缩小” 、“等大”或“放大”)的实像。(2)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

10、屏_ _(填“远离”或“靠近”) 凸透镜;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_ 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评卷人得分五、作图题(题型注释)25根据光线的方向,在图的方框中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每图1分,共3分)评卷人得分六、计算题(题型注释)26小英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1)小英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 像(选填:“实”或“虚”)。(2)小英将蜡烛从20cm刻度线处移至30

11、cm刻度线处,她应向_透镜方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3)小英将蜡烛移至40cm刻度线处时,她通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的虚像,则该像是_、(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评卷人得分八、综合题(题型注释)27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照冰取火”,它们用冰磨成一种冰镜,使太阳光透过它能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 ;它对太阳光线有 作用。如下图所示为长方形冰砖,画出这条光线经冰砖折射后的大致位置。试卷第1页,总3页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由“当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可知, f25cm2f,则12.5 cmf25cm;那么,当

12、蜡烛移至离凸透镜l0cm时,uf,由“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vf”可知,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放大、虚像。故选A。考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AB【解析】试题分析:A雨后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符合题意;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答案错误,符合题意;C照相机是利用了 当物体位于两倍焦距之外时,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实像 的原理制成的。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答案正确,不符合题意。D因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所以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会聚一点,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答案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B。考点:光的折

13、射,凸透镜的应用3C【解析】试题分析:王亚平在水球中的“倒影”,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是光通过小水球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选项A错误; “倒影”是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故现象B错误;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倒影”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两倍焦距,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故选项C正确;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小的特点,当王亚平向后远离“水球”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即“倒影”会变小,故选项D错误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4A【解析】试题分析: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当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题意可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物距应大于20cm,因此符合题意的只有25cm考点: 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应用。5C【解析】试题分析: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2fu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