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2679569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坐井观天》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坐井观天?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一、教学模式研究:1、名称:小学语文尝试发现模式。2、主要特点:尝试发现。3、主要流程:主动尝试各种比较求异发现稳固深化4、操作要点:学生:看图、思考、学文、比较、发现问题、讨论解决问题。老师:引导、评价、鼓励、学法指导。5、培养目标:提高观察思维能力,开展求异思维。二、教材简析:?坐井观天?讲的是青蛙和小鸟论天的大小的一那么寓言故事。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说明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正确,是不对的。三、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沿、际两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口、井沿、说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2、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提出问题,讨

2、论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3、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学本领都要开扩眼界,不能自以为是。4、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看、说、读、思结合,开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5、分角色朗读课文。四、重点、难点:读议关键词句,提出问题,在图文帮助和老师引导下,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懂得青蛙之所以错的原因。五、教具:多媒体课件。六、教时:2教时教学要点: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寓意。2、创设情境,设置思维训练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开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击出动画:?井底的小青蛙?歌曲。2、小青蛙坐在井底,整天把它的井来夸,它是怎么说的?我的井儿比天大3、那么,你看到的天有多

3、大呀?4、小青蛙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一、看图引疑,揭示学法要求。1、揭题引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只井底小青蛙的故事?坐井观天?。击出课题,并释题意。2、看图引疑:出示插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随机引导,抓住落字和停字比较,理解井沿仔细观察青蛙和小鸟的神态,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看图质疑)设想学生可能会提: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3、欣赏课文释疑:边欣赏课文边想想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事?4、引出学法要求: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动动小脑筋,读读书,自己提提问题,讨论问题,比比谁最聪明。二、研读课文,初步体会寓意。尝试学习,研读24自然段。1、尝试学文。自由读文,边读边想,在不懂的地方打上?。

4、2、质疑问难:估计学生提出的疑难词句有: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说大话;当学生提到说大话不理解时,随机引导学生围绕说大话再来提问题。3、思考难点,发现问题。思维训练点:围绕说大话讨论。估计有以下问题:什么叫说大话?青蛙认为谁说大话?找找,读读第四自然段。青蛙认为小鸟说了什么大话?为什么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呢?读议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朋友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吗?4、比较体会,解决问题。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它飞过田野,飞过大海让学生体会到小鸟见多识广,说的不是大话,而是实话。5、引读24自然段。6、小结学法:抓住重点词语,自己提出问题,看看读读想想,自己解决问题。迁移学法,研读5-7自然段。1、读后思疑,学句质疑。快速轻声读5-7自然段,出示以下句子,比较、提问。2、引导讨论,解决问题:思维训练点:是谁弄错了。估计有以下问题:为什么小鸟说青蛙弄错了?读议:无边边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