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2678873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颐和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颐和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颐和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颐和园》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颐和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颐和园》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颐和园教案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 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18课颐和园,感知了课文内容,理清了课文的条理。首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作者按什么顺序游览颐和园的?(板书:游览)先后游览了哪些地方?(板书:长廊 万寿山昆

2、明湖)2.颐和园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幻灯片又大又美)小结: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占地约290公顷,相当于20个人民公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以其古朴的神韵倾倒了古今中外无数游客,被人们赞誉为“人间天堂”。突出他的大和美,发出我们的赞叹一起来读第一段。 齐读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和赞美(板书:喜爱赞美),带着这种喜爱,带着这种赞美再读一遍。齐读3、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走进这座清代皇家园林,去感受去欣赏颐和园的美景。二、学习第二自然段(长廊)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我们就到长廊去走一走,(放录像)长廊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长、美)作者如何

3、把它的特点描写出来的,请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从哪些词句子中体会到的?交流反馈:长: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长廊很长的?“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如果老师把它改为“ 这条长廊很长,分很多间。”你认为这两句哪个好?为什么? 小结: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能把事物的特点说明的更具体、更清楚,同学们在平时的写作中就可以运用。既然第一句好,请你突出数字再来读一遍。 指名读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长廊的长?“一眼望不到头。” 指名读这条长廊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被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美 :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长廊很美?生:“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

4、廊的彩画共有14000余幅,有山水风景、花鸟虫鱼、人物典故等。又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这么美的画出自谁之手?这无不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让我们怀着自豪的感情来读一读。练读、指名读、还从哪体会到长廊的“美”?指名“长廊两旁” 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可见长廊两旁多么的环境优美、风景怡人。生:“神清气爽”什么意思?。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让我们读出这种陶醉。 指名读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板书:抓特点)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不愧为世界第一大长廊,可谓是画的世界,花的海洋。这么美,这么长的长廊,让我们师生配合来美美地读一读。 引读三、学习

5、第三、四、五段、过渡:我们学习要善总结,巧运用。学习长廊一段的方法可以概括为:读课文、抓特点、品词句、读体味。幻灯片下面,请同学运用这种方法去自由游览万寿山、昆明湖,看他们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这样描写的?1、四人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古代建筑中两颗璀璨的明珠佛香阁和排云殿,它们具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佛香阁 “耸立、八角宝塔形” (高、造型独特)佛香阁60多米高,相当于20多层楼。排云殿。 一排排 金碧辉煌。师:“金碧辉煌”是什么意思?什么地方的建筑物才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师:由于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发出耀眼的金光,显得金碧辉煌,很有皇家气派。所

6、以,佛香阁和排云殿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宏伟。板书:壮观)我们要读出它的壮观,读出皇家气派。、指名、男生齐读过渡,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看见了一碧万顷的昆明湖。当年乾隆皇帝有昆明湖曾写到:“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那昆明湖具有什么特点?从哪体会出来的?幻灯片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板书:静、绿读出昆明湖的静和绿。指名读“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的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滑”泡泡中说用的真好,为什么? 万顷碧波,像一块镜子,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这样轻轻地慢慢地滑过,就这样一静一动相衬托,更突出了湖水的静。一个滑字真是绝妙之笔。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一读这两

7、句话,让昆明湖的静和绿走进我们的心里。练、指、女生齐读 师:听了同学们绘声绘色的朗读,老师已经置身于“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景之中了。作者登高远眺,视野里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碧万顷的昆明湖,而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现在请你快速默读全段,动笔画出描写其他景物颜色的词语。“绿、黄、朱红、白” 五彩缤纷、色彩艳丽,是一种古色古香的美。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什么?快速浏览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小结:登高远眺,如此的美景,如此的富有诗情画意,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它展现出来,老师给你配上优美的音乐。指名读(老师非常欣赏你的朗读)从万寿山下来,来到了十七孔桥 ,幻灯片 它宛如飞虹,跨向绿水之中。十七孔桥具有什

8、么特点? 1石柱多2桥洞多3石狮多 文中说:这么多石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请你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样的姿态?指名说、同桌说这么多姿态不一的石狮子是谁建造的?对,这无不体现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让我们怀着这种自豪的感情和发出我们的赞叹来读读这两句话。总结:通过刚才的交流学习,我们领略颐和园的美景。大家想不想亲眼去看看颐和园。(录像)那我们就一起走进颐和园去欣赏他绚丽无比、风景迷人的景色。四、.结束旅游1、除了这些地方还有很多景点呢?幻灯片,如诗情画意的知春亭、飞檐翘角的大戏台、造型独特的石舫、威严的镇水铜牛、风景如画的苏州街等,可以说还有很多景点,一天也游不完,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

9、,齐读最后一段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2、通过今天的再次游览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总结颐和园真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文化的精华,让我们一起发出赞叹读第一自然。齐读 字里行间里不仅流露出作者颐和园的喜爱和赞美,更表达了对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的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才干的赞美,让我们怀着这种自豪的感情再读一遍。五、作业。我们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运用,最后一个小练笔给大家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幻灯片)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按用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把它写下来。板书设计 游览顺序 特点 长 廊 长、美 颐和园 万寿山 壮 观 喜爱 赞美 昆明湖 静、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