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技法与答题规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技法与答题规则(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1. 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2. 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3. 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4. 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限字题的解答:1. 根据题目要求作完全准确的表述(此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字数的多少);2. 对照字数要求进行简缩: 去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 多音节词改为单音节词,用简称(尤其是地名)。3. 将符合题意和字数要求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看是否有语病,如有,必须修改。要做到句子简明、完整、通顺
2、、明确。拟写标语题: 1. 语句必须简短、精炼;2. 可采用以下句式:祈使句、比喻句、排比句、对偶句、对称句,也可巧妙地应用诗文名句、谚语、歇后语等稍作改动以切合语境。仿写句子:1. 仔细分析例句格式。注意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用词特点(如叠词)等。2. 如果是续写性仿句,还要注意语意的连贯一致。口头表达题(如询问、交谈、电话交流等场景对话)1. 称呼:准确,体现人物关系;2. 结合提示语境,表意必须明确;3. 语气必须符合身份,切忌成人化、打官腔;4. 注意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1. 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等
3、方面的区别。2. 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根据文意给相关名词下定义:以给“转基因作物”下定义为例。1. 格式A:转基因作物是一种的作物。格式B:一种的作物叫做转基因作物。2. 注意点:下定义必须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如“作物”就是“转基因作物”的本质属性;“数学方法”就是“统筹方法”的本质属性。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
4、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1. 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2. 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又如“并不见佳,我以为”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3. 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
5、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二、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4. 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5. 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6. 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7. 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点明题旨的句子; 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总结全文的句子; 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
6、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 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 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 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 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 推动情节发展;3. 渲染气氛;4.
7、 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 突出、深化主题。插叙的作用:补充交代了使故事情节更完整、使情节更严谨流畅,使行文富于变化,突出深化了主题。第一人称的作用:使故事亲切真实、便于直抒胸臆(便于直接抒发感情)。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1. 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 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 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句子比较分析题:常见题意:原句换成改句行不行?或,原句与改句哪个好?答题方法及步骤:1. 表明观点(行不行,哪个好);2. 分析原句优点;3. 分析改句缺点。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1. 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用直接原文
8、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2. 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 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 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 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文段中主人公的判断:原则:必须依据本文的主题。例如:变色龙奥楚蔑洛夫。散文(包括杂文、通讯、一般记叙文)中的“我”等于作者本人;而小说中的“我”不等于作者本人,而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虚构塑造出来的人
9、物形象。评价作家作品:1. 应以对作家、作品的进步性作肯定性评价为主;2. 对作家、作品的局限性应点到为止,重点在于历史局限性。给文段拟题:1. 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2. 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个字左右。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采用12或13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1. 必须用第一人称;2. 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1. 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
10、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2. 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3. 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文段中事例的概括:1. 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2. 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词语,表时间变化的语句,表地点转换的语句,还要注意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提炼中心、主题: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
11、,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判断文段的说明中心(说明内容):答题方式:1. 实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2. 事理说明文:关于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3. 程序说明文:的操作或实验或制作的过程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本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说明内容),使读者 。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主要有两种题型:A.“”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B.“”词能不能删
12、掉?答题方式: 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1. 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2. 一般是往前找;3. 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说明文中的主观题及其解答:着重要表现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体现自己的价值观。主要题型:1. 对文中的内容进行简明、准确的改写。如:根据提示给事物下定义、文字图表式处理、图表文字化、简要概述所举例子等。2. 对
13、文中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写。如:加标题、结合语境补写句子、对文章说明的对象按要求进行补充说明。3. 联系实际举例说明。(要符合文段的说明中心的要求)4. 对文章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想。(要有科学性,切忌胡编乱造)5. 对语言的表达特色进行评说。(结合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特色来考虑)识别或提炼中心论点、分论点:1. 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 标题、 开头、 篇末、 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2. 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
14、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 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答题方式:本文(段)的论点是 ,这里所列举的 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1. 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2. 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 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仿照原文中表述论点(分论点)的句式,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1. 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根据阅读文章的启示获取独特体验,最后用规定的句式表述出来,并构成一个论点(分论点)。2. 这种题目既考查联想能力,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把握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关系的能力。评价文段的观点(需阐述理由):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弄清楚原文的结构、材料、观点之间的关系。回答时一定要有所分析、概括,切忌一抄了事。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要求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