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环境整治交流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2677181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庄环境整治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村庄环境整治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村庄环境整治交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村庄环境整治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庄环境整治交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庄环境整治交流汇报 x村xx村位于苏州高新区最南部,全村占地面积约2.7平方公里,下辖8个自然村,常住户28户,常住人口992人,党员名,拥有支志愿者队伍计4余名志愿者。(青年、团员志愿者,计生、社保专线志愿者,村民自治志愿者,应急突击志愿者)全村行政办公用房500多平方米,并配有集计生、社保、民政、综治为一体的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社区卫生服务站、健身娱乐场所等。为巩固和完善新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村配备28名保洁员,分成个日常保洁小组组成联动保洁队伍。近几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村外来人员逐渐增多,对本村新农村长效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部分基础设施出现损坏需要及时更新和修复。22X

2、年村投入20多万元粉刷墙面,修复破损道路100平方米,增设停车位50平方米,修补绿化300平方米。今年4月份开始,为贯彻落实全省城乡建设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建设“三区三城”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为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和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我村围绕“六整治,六提升”的要求,结合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二星级康居乡村考核标准,投入98万余元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了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村容村貌更加整洁1、改建二个垃圾收集点及一个公共厕所,浇筑垃圾桶摆放点60处。 2、整修沿线电力、有线电视、通讯线路,迁移电线杆7根,缓解了村庄内线路乱拉

3、乱挂的现象。 二、生态环境更加优良、新增绿化3770平方米,其中包括常绿乔木143棵,花木(球)155棵,色块30平方米,新增绿化隔离带430米。 2、逐步实行雨、污水分离,目前已铺设雨水管50米,污水管60米,新增雨、污水井各5只、雨水边井67只。 、新建、清理农用沟渠各00余米,河道清淤87米。 三、乡村特色更加鲜明1、道路水平得到提升,修缮破损路面并铺设沥青310平方米,新增硬化水泥路面600多平方米,修复破损路面400多平方米。 、重新粉刷民宅外墙墙面,翻新主干道路旁民宅门头,统一“着装”,实现了“粉墙黛瓦”的苏式风格。 、新增村庄标识个分布在各个自然村口。 四、公共服务更加配套1、新

4、增停车场地2850平方米,铺设草坪砖标准停车位9个,修复停车位1个。 、在主干道路安装路灯26盏。 3、修复健身场地和健身器材。为巩固和完善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杜绝出现整治后反弹现象,我村积极思考,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新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新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巩固和完善村庄整治效果,村及时成立新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领导小组,由村书记担任组长,下设日常检查组、定期考核组,明确各人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统一思想认识。召开党员干部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发挥老党员、老干部和村民代表的带头作用,组织志愿者走访每家每户发放告村民书,开展各类健康

5、教育宣传工作,积极引导村民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创新机制,加强保洁队伍管理。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新农村长效管理暂行办法,对保洁员实行绩效工资,组织村委相关人员定期开展考核检查(每月不少于次),根据考核结果确定保洁员的考核奖,充分调动保洁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逐步提高保洁员工资报酬。做到对保洁员管理的“五定”,即:定人员、定区域、定责任、定期督查、定保障,力求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4、积极探索,完善村庄管理机制。提升村庄管理水平,制定和完善村民群众普遍接受和遵守的村规民约,通过与上级部门沟通,研究制定外来人员管理办法,规范外来租住户与本村村民的租赁合同。 5、深化环境整治,进一步构建宜居生活环境。以此次村庄环境整治为契机,继续深化环境整治,根据需要不断扩大环境整治范围、力度,使全体村民都能享受到新农村环境整治的成果。继续做好破损基础设施的修复和更新,逐步做到雨、污水彻底分离,将全村雨、污水管道全部接入吴越路沿线管网,由市污水厂统一处理,杜绝村民群众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入河,保护村内水源地,打造山青水秀、生活宜居的新农村环境面貌。 第 2 页 共 2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