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传感器实验报告3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2675078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6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原理传感器实验报告3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太原理传感器实验报告3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太原理传感器实验报告3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太原理传感器实验报告3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太原理传感器实验报告3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原理传感器实验报告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原理传感器实验报告3(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报告口实践报告口课程名称:实验、实践名称: 实验、实践地点: 专业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年月日一、实验名称1. 了解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2. 差动变压器零点残余电压补偿实验3. 差动变压器测位移实验二、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1. 了解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2. 了解差动变压器零点残余电压概念及补偿方法。3. 了解差动变压器测位移时的应用方法三、实验原理1、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 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电磁互感原理。差动变压器的结构如图111 所示,由一个一次绕组 1 和二个二次绕组 2 、3 及一个衔铁 4 组成。差动变压器一、二次绕组间的耦合能随衔铁的移 动而变化,即

2、绕组间的互感随被测位移改变而变化。由于把二个二次绕组反向串接(同名 端相接),以差动电势输出,所以把这种传感器称为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通常简称差 动变压器。当差动变压器工作在理想情况下(忽略涡流损耗、磁滞损耗和分布电容等影响),它的 等效电路如图112所示。图中Ui为一次绕组激励电压;Mi、M2分别为一次绕组与两个二 次绕组间的互感:L、R1分别为一次绕组的电感和有效电阻;L21、L22分别为两个二次绕组 的电感;R21、R22分别为两个二次绕组的有效电阻。对于差动变压器,当衔铁处于中间位置 时,两个二次绕组互感相同,因而由一次侧激励引起的感应电动势相同。由于两个二次绕组 反向串接,所以差

3、动输出电动势为零。当衔铁移向二次绕组L21,这时互感M大,M2小,图 111 差动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12 差动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图因而二次绕组l21内感应电动势大于二次绕组l22内感应电动势,这时差动输出电动势不为 零。在传感器的量程内,衔铁位移越大,差动输出电动势就越大。同样道理,当衔铁向二次 绕组l22 一边移动差动输出电动势仍不为零,但由于移动方向改变,所以输出电动势反相。 因此通过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动势的大小和相位可以知道衔铁位移量的大小和方向。由图112可以看出一次绕组的电流为:二次绕组的感应动势为由于二次绕组反向串接,所以输出总电动势为:总鸟 尽+丿厶其有效值为:2差动变压器的输出

4、特性曲线如图113所示图中E21、E22分别为两个二次绕组的输出 感应电动势,E2为差动输出电动势,X表示衔铁偏离中心位置的距离。其中E2的实线表示 理想的输出特性,而虚线部分表示实际的输出特性。E0为零点残余电动势,这是由于差动变 压器制作上的不对称以及铁心位置等因素所造成的。零点残余电动势的存在,使得传感器的器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为了减小零点残余电动势可采取以下方法:图 11 3 差动变压器输出特性1、尽可能保证传感器几何尺寸、线圈电气参数及磁路的对称。磁性材料要经过处理, 消除内部的残余应力,使其性能均匀稳定。2、选用合适的测量电路,如采用相敏整流电路。既可判别衔铁移动方向又可改善输出

5、特性,减小零点残余电动势。3、采用补偿线路减小零点残余电动势。图114 是其中典型的几种减小零点残余电动势的补偿电路。在差动变压器的线圈中串、并适当数值的电阻电容元件,当调整Wl、W2时,可使零点残余电动势减小。(a) (b) (c)图 ll4减小零点残余电动势电路2. 差动变压器零点残余电压补偿实验由于差动变压器次级两线圈的等效参数不对称,初级线圈的纵向排列的不均匀性,铁芯B -H 特性的非线性等,造成铁芯(衔铁) 无论处于线圈的什么位置其输出电压并不为零,其最 小输出值称为零点残余电压。在实验十一(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中已经得到了零点残余电 压,用差动变压器测量位移应用时一般要对其零点残

6、余电压进行补偿。本实验采用实验十一 基本原理中(c )补偿线路减小零点残余电压。3. 差动变压器测位移实验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参阅实验十一(差动变压器性能实验)。差动变压器在应用时要想法 消除零点残余电动势和死区,选用合适的测量电路,如采用相敏检波电路,既可判别衔铁移 动(位移)方向又可改善输出特性,消除测量范围内的死区。图 141是差动变压器测位移 原理框图。图 14 1 差动变压器测位移原理框图音护.节:四、实验仪器主机箱中的15V直流稳压电源、音频振荡器;差动变压器、差动变压器实验模板、测微头、双踪示波器。五、实验步骤1. 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音频振荡器lKHi 7 lCEHz差动变压器

7、测微头|山|血=Lv180激励电压4- El: HzUp-p 2V12$LiLs$紧固購T+ 15VClicVo| CH1I直流稳压电源CHS+1印,r-15V1、差动变压器 F、测微头动变压器实验模板 賤模板按图116示意安装、接线。实验模板中的LI为差动变压器的初级线圈,L2、L3为次级线圈,*号为同名端;L1的激励电压必须从主机箱中音频振荡器的Lv端子引入。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音频振荡器的频率为4kHz 5kHz、幅度为峰峰值Vp-p = 2V作为差动变压器初级线圈的激励电压(示波器设置提示:触发源选择内触发CH1、水平扫描速度TIME/DIV在0.1mS10S范围内选

8、择、触发方式选择AUTO。垂直显示方式为双踪显示DUAL、垂直输入耦合方式选择交流耦合AC、CH1灵敏度VOLTS/DIV在0.5V 1V范围内选择、CH2灵敏度VOLTS/DIV在0.1V 50mV范围内选厂n图 116 差动变压器性能实验安装、接线示意图抽头激励电压4-5kFIz择)。2、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使用测微头时,当来回调节微分筒使测杆产生位移的过程 中本身存在机械回程差,为消除这种机械回差可用如下a、b两种方法实验,建议用b方法 可以检测到差动变压器零点残余电压附近的死区范围。a、调节测微头的微分筒(0.01mm/每小格),使微分筒的0刻度线对准轴套的10mm刻度 线。松开安装

9、测微头的紧固螺钉,移动测微头的安装套使示波器第二通道显示的波形 Vp-p(峰峰值)为较小值(越小越好,变压器铁芯大约处在中间位置)时,拧紧紧固螺钉。仔细 调节测微头的微分筒使示波器第二通道显示的波形Vp-p为最小值(零点残余电压)并定为位 移的相对零点。这时可假设其中一个方向为正位移,另一个方向位移为负,从Vp-p最小开 始旋动测微头的微分筒,每隔X=0.2mm(可取30点值)从示波器上读出输出电压Vp-p值,填 入下表4再将测位头位移退回到Vp-p最小处开始反方向(也取30点值)做相同的位移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请注意:从Vp-p最小处决定位移方向后测微头只能按所定方向调节位移, 中途不允许回

10、调,否则,由于测微头存在机械回差而引起位移误差;所以,实验时每点位移 量须仔细调节,绝对不能调节过量,如过量则只好剔除这一点粗大误差继续做下一点实验或 者回到零点重新做实验。当一个方向行程实验结束,做另一方向时,测微头回到Vp-p最 小处时它的位移读数有变化(没有回到原来起始位置)是正常的,做实验时位移取相对变化量 X 为定值,与测微头的起始点定在哪一根刻度线上没有关系,只要中途测微头微分筒不回 调就不会引起机械回程误差。3、根据表11数据画出X -Vp-p曲线并找出差动变压器的零点残余电压。实验完毕,关 闭电源。表 11 差动变压器性能实验数据X(mm)Vp-p(mV)2. 差动变压器零点残

11、余电压补偿实验1、根据图13接线,差动变压器原边激励电压从音频振荡器的Lv插口引入,实验模板中的 R1 、 C1 、 RW1、 RW2 为交流电桥调平衡网络。2、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用示波器CH1通道监测并调节主机箱音频振荡器Lv输出频率为4kHz 5kHz左右、幅值为2V峰峰值的激励电压。3、调整测微头,使放大器输出电压(用示波器CH2通道监测)最小。4、依次交替调节Rwi、RW2 ,使放大器输出电压进一步降至最小。图 13 零点残余电压补偿实验接线示意图5、从示波器上观察,(注:这时的零点残余电压是经放大后的零点残余电压,所以经补 偿后的零点残余电压:V零点旷3戈,K是放大倍

12、数约为7倍左右。)差动变压器的零点残余 电压值(峰峰值)与实验十一(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中的零点残余电压比较是否小很多。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3. 差动变压器测位移实验1、相敏检波器电路调试:将主机箱的音频振荡器的幅度调到最小(幅度旋钮逆时针轻 轻转到底),将土2V10V可调电源调节到2V档,再按图142示意接线,检查接线无误 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音频振荡器频率f=5kHz,峰峰值Vp-p=5V (用示波器测量。提 示:正确选择双踪示波器的“触发”方式及其它设置,触发源选择内触发CH1、水平扫描速度TIME/DIV在0.1mS10S范围内选择、触发方式选择AUTO垂直显示方式为双踪显示

13、DUAL、垂直输入耦合方式选择直流耦合DC、灵敏度VOLTS/DIV在1V5V范围内选择。当CHI、CH2 输入对地短接时移动光迹线居中后再去测量波形。)。调节相敏检波器的电位器钮使示波器显示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两个波形。到此,相敏检波器电路已调试完毕,以后不要触碰这个(I-I 机| ffil电位器钮。关闭电源。A?5:、- - -1? a-郴独怜波粘筛J”; 01F:. V .”:图 142 相敏检波器电路调试接线示意图1、调节测微头的微分筒,使微分筒的0刻度值与轴套上的10mm刻度值对准。按图143 示意图安装、接线。将音频振荡器幅度调节到最小(幅度旋钮逆时针轻转到底);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

14、关切到20V档。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图 14 3 差动变压器测位移组成、接线示意图Iln3、调节音频振荡器频率f=5KHz、幅值Vp-p=2V (用示波器监测)4、松开测微头安装孔上的紧固螺钉。顺着差动变压器衔铁的位移方向移动测微头的安 装套(左、右方向都可以,使差动变压器衔铁明显偏离L1初级线圈的中点位置,再调节移 相器的移相电位器使相敏检波器输出为全波整流波形(示波器 CH2 的灵敏度 VOLTS/DIV 在 lV50mV范围内选择监测)再慢悠悠仔细移动测微头的安装套,使相敏检波器输出波形幅 值尽量为最小(尽量使衔铁处在L1初级线圈的中点位置并拧紧测微头安装孔的紧固螺钉。5、

15、调节差动变压器实验模板中的Rwi、RW2(二者配合交替调节)使相敏检波器输出波 形趋于水平线(可相应调节示波器量程档观察)并且电压表显示趋于0V。6、调节测微头的微分筒,每隔AX=0.2mm从电压表上读取低通滤波器输出的电压值,填 入下表 14。表14 差动变压器测位移实验数据X(mm)-0.200.2V(mV)07、根据表14数据作出实验曲线并截取线性比较好的线段计算灵敏度S=J / X与线性度及测量范围。实验完毕关闭电源开关。六、实验结论:七、思考1、试分析差动变压器与一般电源变压器的异同?2、用直流电压激励会损坏传感器。为什么?3、如何理解差动变压器的零点残余电压?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小零点残余电压?4、差动变压器输出经相敏检波器检波后是否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