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课堂上的运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2661249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课堂上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课堂上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课堂上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课堂上的运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安康教育在体育课堂上的运用一、学生现状近年来,青少年因心理疾并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别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化反思。大力推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安康教育工作,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学科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困扰、纠正心理缺陷、抑制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进步心理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是施行心理安康教育重要的载体和工具。二、体育教学中浸透心理安康教育的方法与理论1.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心理安康教育教材要适宜学生身心特点,照顾他们的体育兴趣,满足其现实的体育需要,尽可能扩大选取范围。增加一些选项课、专项课、开放式教学课,如利用游戏

2、、竞赛的形式,对那些有自卑感、较孤僻的学生,多让他们参加集体竞赛的游戏式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为了在集体比赛中获得好成绩而互相催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好的群体力量,从而促使学生进展正常的感情交流,改变一些不良的个性品质。2.采用灵敏教法,突出心理安康教育1组织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加强互动。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交往形成理解和信赖的师生关系,两者的和谐默契主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帮助上。这种关心和帮助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料,也是学生安康成长的动力,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倾听、理解、分享、学会尊重别人、帮助别人、与人合作,进步交往才能。2恰当安排游戏,合理组织

3、竞赛。教学中的游戏和比赛不仅是学生的身体和运动技能的竞争,更是双方心理、智慧、意志等综合素质的比赛。通过公平竞争,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和耐挫才能。3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用学生的思维去考虑,用学生的目光去观察,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为他们提供考虑、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时机,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得到开展。3.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促進心理安康教育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核心就在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理解和互相尊重是师生具备安康心理的必要条件,也是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心理基矗教师真诚地关心、保护、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用亲切的赞语营

4、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实现与学生积极情绪的共鸣的目的,激起学生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三、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与心理安康教育亲密结合起来体育教学中施行心理安康教育,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师研究的新课题。高校体育教学应进展全面的改革,摆正育心与育体的位置,在教育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改变传统的运动竞技教育,注入心理安康教育内容。教师要赢得学生的尊敬,保护和信赖学生是最重要的。首先,应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高度尊重相结合;其次,要建立在掌握学生运动心理活动规律上,正确对待他们的个别心理差异;最后,还要建立在学生的生理变化、生活变化等根底上,教师用爱心使他们的心理得到调适,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有关的心理知识,理解自身是否存在不良心理倾向和心理障碍,应如何抑制,做到自我诊断、自我治疗,进步他们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防患于未然。四、结语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总之,学生存在心理安康问题已是个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承受才能、心理素质和心理安康,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安康知识,实在抓好心理教育,变学生适应教学为教学适应学生,使体育不仅能让学生在体质上有所增强,而且在心理上能安康开展。促进学生整体身心安康,是当今体育教育开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