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厂级安全教育教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2660579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企业厂级安全教育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化工企业厂级安全教育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化工企业厂级安全教育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化工企业厂级安全教育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化工企业厂级安全教育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企业厂级安全教育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企业厂级安全教育教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伊东集团东华能源厂级安全教育教材第一部分 安全基础知识一、什么是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即不断改善生产条件,保证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减少和防止事故与职业病,保护国家财产,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二、 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应怎样正确理解?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是指看待和处理安全生产与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时,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 要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把保证安全作为完成各项任务,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预防为主就是要防患于未然,把事故的职业危害消灭在发生之前,否则安全第一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综合治理重在治本,综合运用科技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解决安全

2、生产中深层次问题,做到标本兼治.三、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原则是什么,应该怎样理解?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原则是:管生产的必须管安全.既:企业单位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单位中的各职能机构都应该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对现实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企业各级领导,全体职工共同参加安全生产的各项活动,在各自的岗位上自觉地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搞好安全生产.四、要搞好安全生产,每个职工必须做到的三懂四会是什么?三懂是:懂生产原理,懂工艺流程,懂设备构造.四会是: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和处理事故,会正确使用消防和防护器材.五、 在安全生产方面职工享有哪些权利?根据化工部有

3、关规定,在安全生产方面职工享有以下权利:1 生产中凡遇到危与人身或设备安全,或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等紧急情况,操作人有权先停车后报告.2 违章指挥,工人有权拒绝;违章作业,任何人有权制止.六、新入厂职工必须接受哪三项教育?其具体内容是什么?新入厂职工上岗前必须接受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工段级三级安全教育.具体内容是:1、 一级安全教育厂级内容包括: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指示;本厂生产特点和安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全厂有关部门安全规定和防火 防爆、 防毒、 防尘 、急救常识等.2、二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内容包括:本车间生产特点; 机械设备状况 ;预防事故措施 ;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3、三级

4、安全教育班组 工段级内容包括:岗位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岗位生产特点;安全装置、工具、器具与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方法 ;本岗位发生过的事故和教训.七、什么是事故?所谓事故,即意外的变故或灾祸.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发生的意外或破坏,通称为事故.事故一般要造成物质上的损失或人身伤害.八、处理事故的四不放过是什么?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九、 事故调查分析的目的是什么?事故调查分析的目的是: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拟定改进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十、化工生产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哪些?不安全因素主要有:1 易燃 、易

5、爆炸、 易中毒;腐蚀性物质多.2高温 、高压设备多.3 工艺复杂,操作要求严格.4 三废多,污染严重.十一、 化工工人怎样实现安全生产?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自己的安全意识;2、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己的安全技术水平;3、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章守纪;4、不违章冒险作业;5、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十二、 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包括;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记律.据统计70%的事故源于上述三种因素.第二部分 防火1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为粗煤气、变换气、合成气的主要成分,属第2.1类易燃气体,无色无嗅.火灾危险性为乙类.压力容器中系爆炸危险介质和毒性介质.一氧化碳易燃易爆,引燃温

6、度610,爆炸极限为12.5%74.2%.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导致窒息.低浓度的一氧化碳即使接触时间短,亦可能发生轻度中毒;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很高时,经几次深呼吸后会迅速发生昏迷、大小便失禁、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以至呼吸麻痹.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标准,一氧化碳的危害程度为级高度危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车间空气中一氧化碳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为30mg/m3.本项目接触一氧化碳的岗位有气化、变换、低温甲醇洗、甲醇合成与气体输送过程中.2氢气H2氢气为粗煤气、变换气、合成气与回收氢的主要成分.氢气属第2.1类易燃气体,火灾危险性为甲类,压力容器中系爆炸危险

7、介质.本品极易燃,燃点400.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4.1%74.1%,遇热或明火、火星即爆炸.室内使用或储存时,漏气上升比空气轻不易排出.氢气无毒,但高浓度时因缺氧而有窒息作用.本项目接触氢气的岗位有气化、变换、低温甲醇洗、甲醇合成、氢回收与气体输送过程中.3硫化氢H2S煤燃烧与煤浆气化时煤中硫份生成硫化氢,存在于粗煤气、变换气与锅炉烟气中.硫化氢属第2.1类易燃气体,无色有臭蛋气味.火灾危险性为甲类,压力容器中系爆炸危险介质和毒性介质.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4.0%46.0%,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硫化氢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

8、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硫化氢系强烈的神经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吸收,亦可经消化道、皮肤吸收.硫化氢是窒息性气体,主要引起细胞内窒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心脏与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等多脏器损害.高浓度接触,眼结膜发生水肿和角膜溃疡.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植物神经紊乱.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硫化氢的危害程度为级高度危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车间空气中硫化氢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本项目接触硫化氢的岗位有气化、变换、低温甲醇洗、硫回收、锅炉等.4液化气本项目气化工段、变换工段、合成工段与火炬开车时用液化气作为燃料.液化气属第2.1类易燃气体,无色气

9、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主要成分为丙烷.火灾危险性为甲类.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液化气极易燃,闪点-80-60,引燃温度426537.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2.3%9.5%.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液化气具有麻醉作用.接触可引起轻度中毒,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乏力、失眠等,严重时精神迟钝、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缓变浅等.皮肤接触液态品,可致冻伤.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标准,液化气的危害程度为级轻度危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车间空气中液化气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为1500

10、mg/m3.本项目接触液化气的岗位有液化气站与开工时的气化炉、变换炉、火炬等.5丙烯C3H6本项目冷冻工段采用丙烯为制冷剂.丙烯属第2.1类易燃气体,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稍带有甜味的气体.火灾危险性为甲类.丙烯易燃,引燃温度为455;闪点为-108.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0%15%.遇热源、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氧化二氮等激烈化合,与其它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丙烯为单纯窒息剂与轻度麻醉剂.急性中毒:人吸入丙烯可引起意识丧失,当浓度为15%时,需30分钟;24%时,需3分钟;35%40%时,需

11、20秒钟;40%以上时,仅需6秒钟,并引起呕吐.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乏力、全身不适、思维不集中.个别人胃肠道功能发生紊乱.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标准,丙烯的危害程度为级轻度危害.6二甲醚C2H6O二甲醚为本项目的副产品.二甲醚属第2.1类易燃气体,无色气体,有醚类特有的气味.火灾危险性为甲类.二甲醚易燃,闪点-44,引燃温度350.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3.4%27%.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12、炸的危险.二甲醚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作用弱.吸入后可引起麻醉、窒息感.对皮肤有刺激性.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标准,二甲醚的危害程度为级轻度危害.本项目接触二甲醚的岗位为甲醇精馏.一、什么是燃烧,燃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燃烧是指可燃物质与氧化剂化合,同时放出光和热的反应.反应是否放热,发光和生成新物质,是区分燃烧和非燃烧现象的依据.发生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要有可燃物,它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等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氧化剂起激烈反应的物质.第二,要有助燃物,凡能帮助和维持燃烧的物质,均称助燃物质.第三,要有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如明火,电火花,炽热物质等.

13、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俗称燃烧的三要素,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并且互相结合,互相作用,燃烧方可发生.二、燃烧有几种类型,哪几种?燃烧有四种类型:1、闪燃.可燃液体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而引起瞬间燃烧,称为闪燃.2、着火.可燃物质在足够助燃物如充足的空气,氧气的情况下,由着火源作用引起的持续燃烧的现象,称为着火.3、受热自燃.可燃物质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即使不与明火接触也能自行着火燃烧的现象,称为受热自燃.4、本身自燃.某些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的作用下由于物质内部发生化学,物理和生物化学作用而产生热量逐渐积累使物质发生燃烧的现象,称为本身自燃或自热自燃,如煤的自燃等.三、概念简释:闪点 燃

14、点 自燃点.闪点:液体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液体的闪点.闪点越低,越易着火,火灾危险性越大.燃点:使可燃物质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自燃点:可燃物无明火作用而能自行着火的最低温度为自燃点,自燃点越低,越易自燃.四、简述防火灭火的基本规律.对于已经进行着的燃烧,如果破坏发生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之一,燃烧即会停止,一切防火措施都在于防止燃烧必要条件的具备和产生,一切灭火措施都是破坏已产生的燃烧条件,这就是防火,灭火的基本规律.五、怎样控制和消除这些着火源?着火源是导致火灾爆炸的重要条件,因此控制和消除着火源是防止发生火灾爆炸的重要措施之一,控制和消除着火源通常

15、采用以下措施.1 严格控制明火,动火必须办理许可证,生产区内严禁吸烟,不得使用电炉取暖等.2 避免摩擦撞击产生火花和危险温度.3消除电气火花和危险温度,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必须停止设备运转而直接按停钮有产生爆炸的危险时,不得按停钮,必须由配电室停电,禁止使用热烘箱烘烤易燃易爆品.4 防止产生静电火花,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必须接地.5 防止雷电火花.六、灭火的方法有几种,哪几种?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它们是:窒息法,冷却法,隔离法,抑制法.七、简述灭火的四种基本方法.隔离法:此法就是将火源与火源附近的可燃物质隔开,终止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火势不能蔓延,这样少量的可燃物烧完后,或同时使用其他方法灭火,可使火焰很快熄灭.冷却法:此法就是用水等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着的物质上,降低它的温度,当温度下降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时,火即可熄灭.窒息法:此法就是用不燃或半燃的物质,覆盖包围燃烧物,阻隔空气或其它氧化剂与燃烧物质接触,使燃烧因缺少助燃物质而停止.抑制法:此法又称化学反应中断法,它是将抑制剂比如干粉灭火器内的干粉掺入燃烧区域,以抑制燃烧连锁反应进行,使燃烧中断而灭火.八、扑救火灾的原则有哪些?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