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2660465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25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理科总分:160分 时间:150分钟 文科总分:200分 时间:18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悲怆满目疮痍 惆怅未雨绸缪 掾吏不容置喙 B. 攀援妖童媛女 契合锲而不舍 愀然翘首以待 C. 折腾动辄得咎 针砭鞭辟入里 绯红缠绵悱侧 D. 惩罚驰骋疆场 自刭杀一儆百 给养人才济济 2. 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他文思敏捷,下笔千言,_。 (2)在那动乱的日子里,一听到枪声,他就_,吓得发抖,仓皇失措。 (3)我

2、们必须正确的看待自己,既不要_,也不要妄自尊大。 (4)从旧社会来的知识分子绝大部分都已_,有了很大的进步。 A. 一挥而就 失魂落魄 妄自菲薄 脱胎换骨 B. 一挥而就 魂不附体 妄自菲薄 洗心革面 C. 一蹴而就 失魂落魄 自暴自弃 脱胎换骨 D. 一蹴而就 魂不附体 自暴自弃 洗心革面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问责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和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建立了健全的问责制度是一个国家反腐倡廉和法治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 B. “河套人”的生存年代经考古确认大幅度提前,一下子跃居为目前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所知生存时代最早的晚期智人。 C. 近年来,国内有

3、的高校也受到奢侈风气的影响,大修豪华办公楼,某高校仅三层的餐厅,也安装了观光电梯,导致了严重的浪费现象和极其恶劣的影响。 D. “不抛弃、不放弃!”“有意义就是好好活!”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的经典台词,将引发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共鸣,成了他们的人生坐标。4. 请说明下面漫画画面的主要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5分) (1)画面内容:_。(不超过40字)(3分) (2)漫画寓意:_。(不超过30字)(2分) 5. 目前,北京大学公布了2012学年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生遴选条件,其中增加了“不孝敬父母不得推荐”的新规。作为一名高三学生,请对此“新规”发表你的看法,并陈述理由。 (5分) 要求:

4、不超过60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_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张敷,字景胤,吴郡人,吴兴太守邵子也。生而母没。年数岁,问母所在,家人告以死生之分,敷虽童蒙,便有思慕之色。年十许岁,求母遗物,而散施已尽,唯得一画扇,乃缄录之,每至感思,辄开笥流涕。见从母,常悲感哽咽。 高祖见而爱之,以为世子中军参军,数见接引。永初初,迁秘书郎。尝在省直,中书令傅亮贵宿权要闻其好学,过候之;敷卧不即起,亮怪而去。 时义恭就太租求一学义沙门,比沙门求见发遣,会敷赴假还江陵,太祖谓沙门曰:“张敷应西,当令相载:”及敷辞,上谓曰:“抚军须一意怀道人,卿可以后载之,道中可得言晤。”敷不奉

5、旨,曰:“臣性不耐杂。”上甚不说。 迁正员郎。中书舍人狄当、周赳并管要务,以敷同省名家,欲诣之。赳曰:“彼若不相容,便不如不往。讵可轻往邪?”当曰:“吾等并已员外郎矣,何忧不得共坐。”敷先设二床,去壁三四尺,二客就席,既而呼左右曰:“移我远客。”赳等失色而去。其自摽遇如此。善持音仪,尽详缓之致。与人别,执手曰:“念相闻。”余响久之不绝。张氏后进至今慕之,其源流起自敷也。迁黄门侍郎,始兴王浚后军长史,司徒左长史。未拜,父在吴兴亡,自发都至吴兴成服,凡十余曰,始进水浆。葬毕,不进盐菜,遂毁瘠成疾。世父茂度每止譬之,辄更感恸,绝而复续。茂度曰:“我冀譬汝有益,但更甚耳。”自是不复往。未期而卒,时年四

6、十一。 琅邪颜延之书吊茂度曰:“贤弟子少履贞规,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薄莫之人,冀其方见慰说,岂谓中年,奄为长往,闻问悼心,有兼恒痛。足下门教敦至,兼实家宝,一旦丧失,何可为怀。”其见重如此。世祖即位,诏曰:“司徒故左长史张敷,贞心简立,幼树风规。居哀毁灭,孝道淳至,宜在追甄,于以报美。可追赠侍中。”于是改其所居称为孝张里。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乃缄录之 缄:封存 B. 会敷赴假还江陵 会:正赶上 C. 以敷同省名家,欲诣之 诣:拜访,到去 D. 琅邪颜延之书吊茂度曰 吊:凭吊7. 以下各组

7、句子中,全都表现张敷“孝道淳至”的一组是( )(3分) 年数岁,问母所在每至感思,辄开笥流涕见从母,常悲感哽咽敷不奉旨,曰:“臣性不耐杂。”葬毕,不进盐菜,遂毁瘠成疾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 A. B. C. D.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张敷从小就懂得孝道,虽然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母亲,但却非常想念她,所以当他得到母亲的遗物后就收藏起来,每当思念时就拿出来观看。 B. 张敷也是一个依自己性情做事的人,当皇帝让他带一个僧人去西行时,他以难以忍受闲杂人为由,拒绝了皇上的要求,使得皇上很不高兴。 C. 张敷虽不慕权贵,但对于同官阶的狄当、周赳拜访

8、自己时,却能以礼相待;只是在接待的最后自己有事先离开了。 D. 父亲死后,张敷悲伤万分,当伯父劝他时,他悲伤得就更加厉害了。由于他优良的品行,使得琅邪的颜延之和他结成了忘年交。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每至感恩,辄开笥流涕。见从母,常悲感哽咽。(3分) _ (2)中书令傅亮贵宿权要闻其好学,过候之;敷卧不即起,亮怪而去。(4分)_ (3)足下门教敦至,兼实家宝,一旦丧失,何可为怀。(3分)_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然后回答问题。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

9、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上阙的“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出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4分)_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上阙的构思脉络。(3分)_ (3)“别时容易见时难”一句化用了李商隐无题诗中的那句诗?“流水落花春去也”包含了哪两层含意?(3分)_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庄子逍遥游) (2)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千呼万唤始出来,_。(白居易琵琶行) (4)_,此时无声胜有声。(自居易琵琶行) (5)子曰:“_,不悱不发。”(论语) (6)土地平

10、旷,屋舍俨然,_。(陶渊明桃花源记) (7)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_,而后作。(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亲小人,远贤臣,_。(诸葛亮出师表)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鲍鹏山 孔子生活的时代混乱无道,他为之伤心不已:辉煌的“郁郁乎文哉”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伟大的周公早已英魂远逝,他制定的“礼”“乐”也土崩瓦解。“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到处都是乱臣贼子,且个个生龙活虎。西周古都废墟上的青草与野黍也一茬一茬地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根深而茎壮了,掩埋在草丛中瓦裂里的陶器早已流尽了最后一滴汁液。九鼎不知去向,三礼流失民间。东

11、周呢?龟缩在洛邑弹丸之地,可怜巴巴地看着那纵横天下的伯霸诸侯,看他们把九州版图闹得瓜分而豆剖。还有谁来用红巾翠袖,擦去周王混浊的老泪?连孔子本人都不曾去那里。孔子是一位痴人。痴人往往缺乏现实感。他的精神就常常脱逸出现实的背景,沉浸在过去辉煌中,追寻着万物逝去的方向。是的,他的一生都在适寻,他周游列国,颠颠簸簸,既是在找人,找一个能实施他主张的人,更是在找过去的影子,找东周昔日的文明昌盛。面对这一伟大帝国的文化废墟,孔子领悟到并承诺了自己的使命。但挽狂澜于既倒,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只不过是一种令人钦敬的悲剧精神罢了。当他奔波倦极归来,在一条小河边饮他那匹汗马时,他偶然从平静的流水中惊见自己斑驳的

12、两鬓,“甚矣,吾衰矣!”顿时心凉如水。他壮志不酬,眺望茫茫无语的宇宙,心事浩茫。人世渺小,天道无情,青山依旧,哲人其萎。于是,一句意味深长的叹息便如一丝凉风,吹彻古今:“逝者如斯夫!” 我在几千年后的漆黑的夜里写这篇文章时,宛如见到他当初衰弱地站在苍茫高天之下的无情逝水边。那无限凄惶的老人的晚景使我大为感动。于是这篇文章题目也就一闪而现:这衰弱的,即将随着时间的流水逝去的老人,不就像黑暗旷野上快要燃尽的一支蜡烛吗? 四面飙风,寒意四逼,这支蜡烛艰难地闪耀 颜渊死了,他的精神受到沉重的打击。“天丧予!天丧予!”安贫而乐道的颜回死于贫困,死后连棺材也没有。孔子为之深深恸哭。“我不为他哭还为谁哭呢?”他越来越老了,世道也越来越混乱了。不久,有消息传来,子路死在卫国了,正中了孔子以前的忧心忡忡的预言:“不得其死”,被人剁为肉酱。子路是众弟子中唯一敢于冲撞他的学生,小他九岁,总是雄纠纠的样子。孔子知道这个有些粗野的弟子其实最为忠厚义气,他还曾设想,当他远遁人世时,让子路跟随着他。可现在又死在他前面了。他已经多次承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