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模施工抗风稳定性的验算及抗风安全措施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263681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墩模施工抗风稳定性的验算及抗风安全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墩模施工抗风稳定性的验算及抗风安全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墩模施工抗风稳定性的验算及抗风安全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墩模施工抗风稳定性的验算及抗风安全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墩模施工抗风稳定性的验算及抗风安全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墩模施工抗风稳定性的验算及抗风安全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墩模施工抗风稳定性的验算及抗风安全措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新铁路第二复线(新疆段)墩模施工抗风稳定性的验算及抗风安全措施(草案)兰新铁路第二复线(新疆段)属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旱季长、 雨季短,降雨量较少且集中,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春、秋季多风,夏季短促,冬 季寒冷,风区长度占比超过地半,故大风是本线值得特别注意的一个特殊气象问 题。全线含有大量实心墩、空心墩及双柱墩形式的桥墩工程,其间墩模独立状态 属抗风最不利状态之一。为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特就本线墩模施工阶段的 抗风安全措施及抗风稳定性检验方法,提出此草案,供各施工单位借鉴、参考, 并在试用中逐渐提高、完善,以便在深入总结施工现场抗风安全经验之后,能为 此后风区墩模的安全施工提供

2、的较为系统的指南。一、本线墩模的主要形式设计资料表明,本线钢结构、无拉筋墩模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形式:双线圆端型薄壁空心墩:墩高约15m30,横桥向长轴长度7.8m9.0m, 顺桥向短轴长度3.44.0m。由于空心墩的承受的浇注混凝土压力较小,故双线 圆端型空心墩一般不采用满桁架式构造。圆端型实体墩:一般由一个直体墩身与其上的双曲线型墩帽组成。采用满桁 架式结构,桁架之间由拉杆固定。双柱式实体墩:一般由两个直体墩身与其上的双曲线型墩帽组成,也采用满 桁架式结构。二、墩模抗风稳定性验算对于整体式墩模,当其全部拼装到位而混凝土尚未浇注时,是典型的抗风最 不利状态之一。采用翻模施工的高墩,也同样存在这

3、一最不利状态。因此,为确 保风区此类墩模的施工安全,需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施工场址的施工检验风速,对墩模在最不利状态下的抗风稳定性进行验算,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临时抗风设施。根据结构风压计算原理,作用于建筑物表面任一高度z处的风荷载标准值wk可由下式计算:1)其中卩为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p为风载体型系数,p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P为zsz空气密度,w为施工场址的基本风压,故w为考虑了结构顺风向振动效应后的风荷载 0k标准值。基本风压w可由施工场址的基本风速V计算得出,即:0 101w = p V 2(2)0 2 10基本风速V为开阔平坦地面10m高度处的10分钟年最大平均风速。重现期分别为 1010

4、年、50年及100年的全国基本风速值可由文献6的附表A查得。常见建筑物的风载体型系数P可由文献1的表7.3.1查得,对于该表所列类型之外结 s构物,其风载体型系数只能由风洞试验、数值风洞或现场测压得出。对于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地形,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按文献1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P表确定(见表1)。根据地面粗糙度的不同,将地貌分为A、B、C、Dz四类,分别为:A 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 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C 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 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表1、风压高度变化系数Pz离地面或海平面高

5、度地面粗糙度类别(m)ABCD51.171.860.740.62101.381.000.740.62151.521.140.740.62201.631.250.840.62301.801.421.000.62401.921.561.130.73502.031.671.250.84602.121.771.350.93702.201.861.451.02802.271.951.541.11902.342.021.621.191002.402.091.701.271502.642.382.031.612002.832.612.301.922502.992.802.542.193003.122.972

6、.752.453503.123.122.942.684003.123.123.122.91 4503.123.123.123.12对于山区的建筑物,或远海海面和海岛的建筑物及构筑物,风压高度变化系 数按平坦地面的粗糙度类别,由表 1 确定后,尚应考虑地形条件的修正,具体的 修正系数按文献1 给出的相关表格或计算公式取值。若采用基于现场附近的风环境观测资料、经由概率推算而得的施工检验风速V 进行墩模的静风稳定性验算时,基本风压 w 可由 w 代替:sd ,10 0 sd ,0w =1 P V 2(3)sd ,0 2 sd ,10若缺乏现场附近的风环境观测资料,V 无法由概率推算而得,此时也可由文

7、献sd ,106给出的风速重现期系数耳进行估算:V =耳V(4)sd ,1010不同重现期的风速重现期系数H见表2。表2、风速重现期系数H重现期(年)5102030501000.780.840.880.920.951.00对于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或基本自振周期T大于0.25s墩模, 1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发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P可按式5计z5)P =1+z其中:是脉动增大系数,V脉动影响系数,9 z为振型系数,脉动增大系数与脉动影响系数分别列于表3与表4。注意:计算wT2时,对地面粗糙度B类地区可直接代入基本风压,而对A01类、C类和D类地区,应按当地的基本风压

8、分别乘以1.38、O.62和0.32后代入。表3、脉动增大系数w T 20 1(kNS2/m2)0.010.020.040.060.080.100.200.400.601.111.141.171.191.211.231.281.341.38w T 20 1(kNS2/m2)0.801.002.004.006.008.0010.0020.0030.001.421.441.541.651.721.701.821.962.06表4、脉动影响系数V总高度(m)102030405060708090粗糙A0.780.830.860.870.880.890.890.890.89度类B0.720.900.83

9、0.850.870.880.890.890.90别C0.640.730.780.820.850.870.880.90.91D0.530.650.720.770.810.840.870.890.91总高度(m)100150200250300350400450粗糙A0.890.870.840.820.790.790.790.79度类B0.900.890.880.860.840.830.830.83别C0.910.930.930.920.910.900.890.91D0.920.971.001.011.011.011.001.00当结构迎风面和侧风面的宽度沿高度按直线或接近直线变化,而质量沿高度按连

10、续规律变化时,表4给出的脉动影响系数v应再乘以修正系数o和e。其中o为墩模迎风面在zB vB高度处的宽度BZ与底部宽度B0的比值,ev则根据5确定。表5、修正系数evB / BH01.00.90.80.70.60.50.40.30.2 1.5时,必须沿顺风向、在墩模上下游两个表面、对称增设缆风绳。 s3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不大于45,其与墩模的连接点,离地高度约为3H。4同理,当施工场址处主导风向与长轴平行时,可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墩模绕AC 转轴的倾覆系数,以检验墩模在该方向的抗风稳定性。C图2、独柱墩整体模板示意图对于图2 所示的双柱墩整体墩模,在验算沿短轴方向的稳定性时,可将倾覆 力矩分为由两

11、个墩身及一个墩帽的风荷载的合成。对于双柱墩,一般无需验算沿 长轴向德抗风稳定性。但根据具体施工流程,有可能需验算单柱直体墩身在最不 利抗风安全状态下的稳定性。图2、双柱墩整体模板示意图鉴于目前国内外建筑规范尚无圆端型墩柱的具体风载体型系数,对于本线位 于风区、典型的高墩,似有通过风洞试验或数值风洞获得真实的风载体型系数的 必要。独柱墩与双柱墩的抗风缆索,可参照图3图 5 的示意简图增设。当独柱墩 迎风面较宽时,也可采用与图 3 类似的两对平行抗风缆索方案。图 4 方案适用于 高度较低的双柱墩,但对高墩而言,图 5 的抗风缆索增设方案更加安全、可靠。缆风绳缆风绳墩模缆风绳风图 3、独柱墩的一对抗风缆方案双柱墩的两对抗风缆方案双柱墩的三对抗风缆方案三、墩模施工阶段的抗风安全措施密切监视施工场址附近地区的天气预报,严格遵守兰新铁路新疆有限公司关 于一般安全作业、不安全作业及严禁作业的相关规定,防患于未然。 对超过 10m 的高墩,必须做好抗风稳定性的验算。对需要增设抗风缆绳的工 况,提前落实抗风缆绳的墩身及地锚固结点。抗风缆绳一旦安装,一定张拉 到位,不允许松弛抗风缆绳出现。 位于风速大于 35m/s 的强风区、高度大于 30m 的高桥墩,其墩模施工是防风 重点。为确保混凝土浇注的连贯性,对于整体式墩模,其顶部模板段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