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2635405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2018年9月教学进度表周次起止时间本周教学主要内容备注预备周8.26-9.2开学常规教育19.3-9.7我们关心天气 天气日历29.10-9.14温度与气温 风向和风速39.17-9.21降雨量的测量 云的观测49.24-9.28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510.1-10.7十一长假610.8-10.12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710.15-10.19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810.22-10.26溶解的快与慢 100毫升谁能溶解多少克食盐910.29-11.2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1011.5-11.9

2、听听声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111.12-11.16声音的变化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1211.19-11.23声音的传播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311.26-11.30保护我们的听力 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1412.3-12.7身体的结构 骨骼、关节和肌肉1512.10-12.14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运动起来会怎样(二)1612.17-12.21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1712.24-12.28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1812.31-1.4整理与复习(一)191.7-1.11整理与复习(二)201.14-1.18总复习第一单元 天气第一课 我们关心天气教学目标:科学知识

3、: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过程与方法: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学准备: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X;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教学活动过程:一、认识天气现象1出示一X“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2根据学

4、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5汇报交流。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3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4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5提问:今天的天气

5、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6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7带读提示语。8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9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X“网状图”。三、总结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XX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

6、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课后反思:第二课天气日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教学难点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学准备:1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X2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3大的天气日历一X4气温柱形图表一X5温度计每组一支6科学记录本和

7、笔教学活动过程:一、认识一些天气符号1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2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3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并提示学生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4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5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6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因为,从这一次开始,学生将持续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天气情况进行判

8、断。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能力还不强,教师应重点对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7回到教室后,教师可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提问学生:哪一X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请一名同学把小记录卡粘在“天气日历”今天的日期栏内。8依次提问学生哪一X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降雨量、风向、风级?9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今天的气温。10讨论怎样安排每天的记录任务?明确分配任务的方案,确定每天在什么时间来观察天气。课后反思:第三课温度和气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

9、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每组一X温度填充图。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教学过程: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2、学生

10、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5、 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三、气温的测量1、 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

11、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3、 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X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课后反思第四课风向和风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过程与方法: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

12、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吗?二、探究内容:(一)风向和风向标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2、你能通过风水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1)出示自制风向标。介绍制作方法(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4)我们还可

13、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二)风速和风速等级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我们制作小风旗来测量。3、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三)实地观察1、测量风向和风速2、记录到天气日历中课后反思: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过程与方法: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教学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制作说明书一份,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纸带,胶带纸;喷壶【教学过程】一、导入1、 降水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我们怎么判断雨下得多大呢?生自由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雨的等级的。二、探究内容:(一)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1、出示自制简易雨量器生根据制作说明书,尝试制作雨量器2、 展示自制简易雨量器,讨论:雨量器的口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影响?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降水也可以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