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无答案苏科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263498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无答案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无答案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无答案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无答案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无答案苏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无答案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无答案苏科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物理 一 、选择题 (每空2分,共32分)1、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 (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2、正要咬饵上钩的鱼,突然听到脚步声受惊逃走, 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 A.大地空气水鱼 B.空气水一一鱼 C.大地水鱼 D.水鱼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

2、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4、 下列关于颜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B将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在一起会混合出黑色 C将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在一起是白颜色 D将颜料中的蓝、黄颜料混合在一起是绿颜料5、下列现象中,不可以说明光具有能量的是 ( ) A.白光由七种颜色的色光 组成 B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的温度会升高 C光照射到胶片上,可以使胶片感光 D 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可以转化为电能供人们使用6、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 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可见光 C.雷达天线发射

3、和接收的是无线电波 D.医生用超声波为人们检查身体7、摄影师有时照相时,要在镜头加一个滤镜,这样的目的是 ( )A、使物体所成的像更清晰一些 B、使物体所成的像更大一些C、使物体所成的像更小一些 D、为了使拍出的像改变色调8、在一工棚的顶上有一方形小孔 ,太阳光通过它落到 地面上形成一圆形 光斑,这一 现 象表明 ( )A.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 B.太阳的形状是圆的C.地面上的光斑是小孔的像 D.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走向穿衣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黑板“反光”是因为光在“反光”处发生了漫反射 C.放映电影时银幕上的像是虚像 D.激光准直,利用了光

4、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10、如图,凸透镜焦距为10cm,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25cm刻度处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6070cm的刻度范围内移动 B,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大于 70cm的刻度范围内移动C,为了找到像应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 D,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11、把高为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 A,7.5cm B,12.5cm C,4.5cm D,10cm12、下列关于折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有 ( )A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大于

5、入射角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有可能不变 D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13、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下图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 ( )14、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 A, 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

6、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1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的图像,如图1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B, 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C, 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6、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

7、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且胶片应正立放置 B, 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cm小于20cm,且胶片应倒立放置 C,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20cm,且胶片应倒立放置D, 将白色的墙上蒙上一层红布,仍可以看到完整的奥运标志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1、 在学校的联欢会上,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_产生的.同学们听到的琴声是通过_传播的。2、 航天员在太空漫步时,他们即使相距得很近,交谈也必须要借助无线电工具,这是因为真空_的缘故。我们能分辨出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不同。3、 下列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是:

8、1)夏天,自来水管“出汗”,这是_现象。 2)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室内,镜片会模糊,这是_现象。3)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白气”,这是_现象。 4)将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个月后就会变小或消失,这是_现象。5)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这是_现象。4、2020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将发生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如果天气晴好,中国是全球最佳观测地.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的_ 道理解释.观察日食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能用肉眼或通过没有减光设备的望远镜直接观看,否则容易造成视网膜损伤,甚至失明.比较简易的做法是如图所示,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这是利用了_ . 5、说起光速,人们总是感觉快

9、得无法想象其实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内将其降得很慢。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光速只有3ms,我们的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写出一个场景:_ 。6、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 (较亮、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地面发生了 。7、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则反射角是_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度;如果这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入射角是_度。8、下列是一些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光现象:日食和月食水中倒影小孔成像池底“变浅”黑板“反光”雨后彩虹.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_ ;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 .(选填序号)9、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将一支

10、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后,放在红光的外侧,过一会儿,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将 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 ,以上现象说明它具有 效应,在银行里,把100元人民币放在验钞机上,人民币上会显示100字样,如右图所示,说明人民币就是真的,这是利用 的性质。.10、湖边的路灯距湖面高3米,湖水深5米,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倒影”是 像(填“实”或“虚”),它是由于光的_ _ 形成的,该“倒影”距离湖面_ _米。11、身高1.7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当他向镜子靠近0.5m时,他在镜子中的像到镜的距离是m,镜中像的高是m。12、岸上的人觉得水中的游泳运动员“腿变短了”,这是光的 现象,此现象说明:

11、光从 中斜射入 中时,折射光线将 (填“靠近”或“远离”)法线。13、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距透镜10处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然后开始在光具座上做实验。 (1)此同学实验用的凸透镜焦距是_; (2)当烛焰在离凸透镜30处,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将呈现出一个_像。(3)当烛焰在离凸透镜15处,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将呈现出一个_像。14、小刚用已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池中的水排掉后,小刚仍想在原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则他应调整照相机,使镜头 (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三、作图题

12、(每题2分,共8分)1、如图,A是光源,从A发出的光当中,有一束经过镜面反射以后经过B点,请找出这束反射光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2、请在右上图中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的光路。3、如图所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请作出反射光线的方向、大致作出折射光线的方向。4、请在下图中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四、实验题 (每空1分,共24分)1、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 A 、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 _有关。(2)通过_ 、 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2)。结果发现乙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