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九古代诗歌鉴赏4鉴赏诗歌的语言限时训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2629397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九古代诗歌鉴赏4鉴赏诗歌的语言限时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九古代诗歌鉴赏4鉴赏诗歌的语言限时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九古代诗歌鉴赏4鉴赏诗歌的语言限时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九古代诗歌鉴赏4鉴赏诗歌的语言限时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九古代诗歌鉴赏4鉴赏诗歌的语言限时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九古代诗歌鉴赏4鉴赏诗歌的语言限时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九古代诗歌鉴赏4鉴赏诗歌的语言限时训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九古代诗歌鉴赏4鉴赏诗歌的语言限时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减字木兰花春怨朱淑真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春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注 朱淑真是一位容貌出众、善绘画、通音律、工诗词、乐交游的才女,但婚姻不美满,婚后抑郁寡欢,故诗词中“多忧愁怨恨之语”。著摸:撩拨、沾惹。仍:重复。剔:剪剔灯芯的动作。请就上片中的“独”字作简要赏析。答案:独,孤独。无论是行走静坐还是吟唱应和,以至卧倒于床塌,都是凄楚孤零、独自一人,揭示了其婚姻不美满的现实。五“独”连用(重复使用),充分表现出女词人的孤独与寂寞之

2、情,从而塑造了一个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女词人的形象。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长安夜雨薛逢注 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桂玉:喻昂贵的柴米。这首诗的“诗眼”是首联中的哪个字?试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答案:“忧”。全诗先写作者生活的艰辛(“心关桂玉”),次写命途的不顺(“运落风波”),最后写生命的衰老(“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宿洞霄宫注林逋注 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区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道家认为大涤洞是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此诗颔联是写景佳句,写景很有特点,

3、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具体的赏析。答案:色彩绚丽。用了“碧”“红”“青”“白”四字,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彩绘画。充满生机。涧水载着红叶奔流,白云点染着树林。对比强烈。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树是青色,却映白云。动静相生。“流红叶”何其匆匆,“点白云”何等悠闲。(任选其二即可)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拟古十二首(其三)李白注 石火:石头打击冒出的星火。即事:眼前、当下的事。诗的前四句是怎样体现出李白想象丰富、夸张豪放的写作风格的?答案:李白常将想象、夸张的手法综合使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的意境。诗的前四句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与夸张的手法,极言人们自古就试图要用超长的绳子系日,要用堆到

4、接天高度的黄金买光阴。虽然是极度的夸张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引起读者的共鸣,感受到诗人不绝的忧思和万古的愁绪。题组二综合练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曹彦约注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岁旦:一年的第一天。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吴门:指苏州或苏州一带,即诗题中的“平江门外”。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此指春节。(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歌标题中的“冬至”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留滞舒州”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及缘由。B诗歌第三、四句写诗人回忆去年在吴门时,城门早早关闭,江面结冰

5、,回家的行程被延误的情景。C诗歌第五句中的“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是指拜两次,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兄长的敬意。D最后两句写诗人想到自己身在异乡,又处于贫寒之中,无暇思念故乡,冬至时思念之情顿起,写下了这首诗。E这首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担忧融为一体,扩大了诗歌的内涵。(2)诗眼指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本诗第一联中哪个字是诗眼?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项,“回忆去年在吴门时”错误,三、四两句写的是眼前“滞留舒州”的景象,诗人担心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D项,“又处于贫寒之中”望文生义,“穷年”指一整年

6、。答案:BD(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思想感情的能力。答案:第一联中的“惊”是诗眼。(2分)诗人为冬至的到来、春节为期不远了感到惊叹,(1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伤感之情,(1分)以及因留滞在舒州,担心不能及时赶回家与母亲在春节团聚的忧虑之情。(2分)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赵嘏注苔矶:水边突出的长满青苔的岩石。翠微:青翠的山色,泛指青翠的山。秦城:长安。(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宅边秋水浸苔矶”描写了住宅旁边秋水浸湿苔矶的情景,既点明了时令特点,又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B“日日持竿去不归”是虚写,回忆当年在

7、故乡的生活状态,“持竿”表现诗人生活的闲适,“去不归”表现诗人对持竿垂钓的喜爱。C“重嘶匹马吟红叶”使用拟人的手法,意思是马的嘶鸣也许是在吟唱红叶的美好吧,诗人以此表现对家乡风物的赞美之情。D“却听疏钟忆翠微”是对故乡风物的回忆,意思是诗人回忆起在故乡山中听到的钟声,还有那青翠欲滴的山色。E尾联回到现实,写诗人与友人相见,禁不住流下泪来,泪水沾湿了衣裳,这表现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的深情。(2)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7分)(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的能力。A项,“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错,作者回忆中的故山生活是轻松闲适的。D项,解读错误

8、,“却听疏钟忆翠微”是说听到钟声忆起了故乡的山色。答案:AD(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的能力。答案:从意象上看,颔联两句各选三种富有特色的景物组接成画,描画故山风情,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尽思念;(2分)从意境上看,用杨柳、大风、潮水、蒹葭、冷霜、飞雁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悠远的意境;(3分)语言上,这两句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朴素自然,更突出了对故乡景物的记忆之深。(2分)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苏轼注李思训: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山水画的创始人。小姑:指小孤山。彭郎:即彭浪矶,在小孤山对面。当地民间有彭郎是小姑之夫的传说。(1)下列对这首诗的

9、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歌起笔两句“山苍苍,水茫茫”,展现出山水苍茫的画面,把读者自然引入画境。B大小孤山四面环水,诗人连用“崩”“去”“搀”等几个词语,展现了“孤山”之险。C“沙平风软”两句,写江风轻柔,江波起伏,大小孤山随小舟在江上起伏低昂。D诗歌最后两句劝诫舟中的商人不要轻狂侮慢,勿对已做他人妇的江中美女心存幻想。E在这首题画诗中,苏轼还发挥了诗歌语言节奏感与音乐美的特长,使诗歌的境界美与音乐美完美统一。(2)“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描写江中的大小孤山,别有情趣。请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6分)(1)解析:C项,应是大小孤山“仿佛”随小舟在江上起伏低昂。D项,“勿对已做他人

10、妇的江中美女心存幻想”有误,诗中尾句借用谐音,饶有风趣地把小孤山说成“小姑”,把彭浪矶说成“彭郎”,并非真是要告诫舟中贾客什么。答案:CD(2)解析:此题的题干中有一句“别有情趣”,这指明了鉴赏方向,答案要详细说明的就是这一句的“情趣”。结合赏析的一般规律和此题的要求作答即可。答案: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2分)把大小孤山比喻成两位美人,她们发髻高耸,仿佛正在以水为镜,梳妆打扮,(2分)写出了大小孤山的清丽秀美(或“使静态的画面具有动态的美感”),使客观的自然充满了人的情趣。(2分)8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水龙吟秋兴吴则礼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澄江过雨,凉

11、飙吹面,黄花初把。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把茱萸细看,牛山底事,强成沾洒。注贳:读sh,赊欠。社:一种民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牛山:晏子春秋载,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也?”(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词的上阕“秋生”句和“澄江”句,交代了时节,描写了环境特点,营造了悲壮高亢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B“苍鬓”句,描写了词人两鬓斑白,人生老迈,漂泊孤苦,只能靠自己种地养鸡糊口,连喝杯浊酒也要赊欠的困顿境

12、遇。C“把茱萸细看”与王维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异曲同工,遥想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诗人的思念。D“牛山底事,强成沾洒”句用典,借用齐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来抒发时光易逝的人生悲叹。E整首词所描写的萧萧落木、雨后澄江、云水萦舍、月下江树的景象,画面感极强,表现了词人独具匠心的构图能力。(2)下阕写词人酒醉“欹眠”后,有“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一句。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一句。(6分)(1)解析:A项,营造了悲凉孤寂的氛围。C项,诗中的“把茱萸细看”抒发的是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和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并不是“遥想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诗人的思念”。答案:AC(2)答案:这一句描写了词人酒醉中的梦境:词人回到家中,儿女牵衣,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参加社日活动。与下文醒来后眼前孤独漂泊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虚实结合表现了词人的羁旅愁苦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