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卫辉市高级中学1011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2629391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卫辉市高级中学1011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卫辉市高级中学1011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卫辉市高级中学1011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卫辉市高级中学1011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卫辉市高级中学1011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卫辉市高级中学1011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卫辉市高级中学1011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辉市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上期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试题语 文第卷(阅读题)一、 (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现代生活使儿童易患“自然缺失综合症”到安蒂奥基亚参观洞穴遗址的游客大部分有再来一次的欲望,但11岁的波哥大男孩埃内斯托似乎对这里的风光和动物并不感兴趣,他要求导游:“给我点儿事做吧,我好无聊。在动物世界和探索栏目上我能看到更有趣的动物。”就在当天晚上,一只不足一厘米大的蜘蛛钻进帐篷,把两个孩子吓坏了。很多成人对于今天的孩子们如此远离大自然感到惊讶。甚至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在一次远足活动中,老师问学生,牛奶从哪里来,孩子们回答:从超市里。 这就是美国儿童发育问

2、题专家、记者理查德洛夫所说的“自然缺失综合征”。这种病症虽然没有出现在心理学刊物上,但洛夫在森林中的最后一个孩童:保护我们的孩子远离自然缺失综合征一书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作者认为,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人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最后一代人。从那以后,人与自然的距离就渐行渐远,如今只有一半的孩子还会参与户外活动。洛夫指出,在与自然的联系受限的环境下成长会影响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与周遭环境之间缺乏联系是造成儿童抑郁、焦虑、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肥胖和缺乏好奇心的原因之一。因此,他建议将回归自然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因为探索会激发创造力,提高与他人共处的技能。认识到亲近自然的重要性之后,哥伦比亚生物学家

3、们在1998年创建了教育和保护环境组织,在教育部的支持和各院校的合作下,让4-19岁的孩子回归自然,作为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补充。 这一项目的负责人、生物学家塞尔希奥利亚诺说,近10年来孩子们远离自然是城区发展带来社会和文化变革的结果。以前的孩子们喜欢到户外玩,因为在家里没什么意思,但现在留在家里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可以上网、听音乐、玩游戏。 此外,电视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比直接接触更可信、更舒适的看世界的窗口,如今的孩子们能认出80种电器品牌,却叫不出种树木的名称。 此外,父母的教育让孩子们对大自然产生恐惧心理,认为大自然是陌生的、危险的,从而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教师卡米洛阿吉雷说,家长们常常这

4、样说:“我女儿从来不玩土,她不喜欢,而且玩土还可能会生病。” 这种情况对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出人意料的。阿吉雷说:“孩子们对一切都很敏感,他们没有抵抗力,因为他们从来不接触细菌或病原体,因此他们一出门就会生病。”利亚诺指出,教育和环境保护组织的努力方向不是为儿童治病,而是帮助他们认识到,他们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他指出,同大自然进行过接触的年轻人一般很少会虐待动物和植物;或者说,他们很难去伤害自己认识的对象。户外教育的目的还在于让来自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孩子们都去感受属于自然环境的颜色、气味和味道。户外教育行动的口号是:“你告诉我,我可能会忘;你让我看,我可能会记住;你让我参与,我就会理解。”

5、行动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阿吉雷说,之前还需要吸入法治疗的孩子,在看过蝴蝶破茧而出之后,甚至会暂时忘记了自己的哮喘病。(选自参考消息2008年10月5日,有删改)1.下列不属于“自然缺失综合症”现象的一项是( )(3分)A. 波哥大男孩埃内斯托对自然风光和动物并不感兴趣,他觉得在“动物世界”和“探索”栏目能看到更有趣的动物。”B. 到安蒂奥基亚参观洞穴遗址的游客中大部分人有再来一次的欲望。C. 在一次远足活动中,学生说牛奶是从超市里来的。 D. 一只不足一厘米大的蜘蛛晚上钻进帐篷,两个孩子被吓坏了。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 父母的错误教育使得孩子们对大自然产生

6、恐惧心理,从而加剧了一些孩子的“自然缺失综合症”。B. 造成儿童抑郁、焦虑、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肥胖和缺乏好奇心的原因就是没有与周边环境进行联系。C. 只要让岁的孩子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就可以完全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 D. 城区发展带来社会和文化变革的结果便是孩子们远离了自然。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与大自然有过接触的人不会虐待动植物,不会伤害自己认识的对象。B. 户外教育的目的,既是为儿童治病,又是增进儿童对大自然的认同感,还要让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孩子们都能感受属于自然环境的颜色、气味和味道。C. 因为探索会激发创造力,提高与他人共处的技能,所以解

7、决儿童“自然缺失综合症”的唯一途径就是“回归自然”。D. 在与自然的联系受限的环境下成长的人,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必然受到影响。二、古诗文阅读(共 40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

8、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来源:高&考%资(源#网4对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 盘绕B 顺流而东也 东:名词作

9、状语,向东, C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名词意动 以为伴D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知:动词, 了解5. 下列句子句式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相同的一项( )(3分)A何为其然也? B 固一世之雄也C不能喻之于怀 D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 )(3分)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生乎吾前,其闻道固先乎吾 侣鱼虾而友麋鹿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A 相同,不同 B 不同,相同C 不同,不同 D 相同,相同(B)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

10、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节选)7. 用“/”为文中句子断句 (3分)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8.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共10分)(1)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3分)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4分) (3)吾何为不豫哉?(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2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玉楼春和吴见山韵吴文英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 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大

11、白,酒名。9、联系全词,说明首句中的“天涯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4分) 10、词的下阕“霜花强弄春颜色”句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8分) (三)名句默写(6分)11 补充下列名句中空缺部分:(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 。(诗经 采薇)(2)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4 )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淡 竹苏沧桑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

12、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松树很满足,即使干瘪的果子永远得不到更饱满的收获。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熏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据说气味能抵挡蛇对游人的侵袭。浮萍无根,却有心有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被践踏的草,总是第一时间奋力挺直腰杆,挂着最底层最灿烂的笑。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几乎所有的植物,都躜足劲儿,在

13、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甚至动物。三只人工繁殖的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抢着狗奶妈的乳头。甚至那口奇异的朱家千年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生立命,才有飞黄腾达的可能。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真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