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教学目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2627042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上册教学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一上册教学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一上册教学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一上册教学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一上册教学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上册教学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上册教学目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在山的那边 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诗歌意境,把握本诗主旨。2.深入诗歌意境,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4.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教学重点: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教学难点:对无数座山的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目标:1.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3.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教学重点:1.复述故事情节。2.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

2、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教学难点: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紫藤萝瀑布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2.理解作者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感情。3.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加强生活中的观察意识和想象意识。4.体会紫藤萝花的独特意蕴。教学重点:1.学习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2.理解文中紫藤萝花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紫藤萝花的深刻含义。春 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2.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3.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教学重点: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教

3、学难点: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济南的冬天教学目标:1.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境中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2.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3.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4.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掌握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秋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能成诵。感知课文内容,能说出文中描绘了哪些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通

4、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仿写诗歌来体会诗歌的情感。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有感情的朗读诗文,做到熟读成诵。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目标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化石吟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颂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诗歌的内涵,体

5、会诗歌所表达的丰富情感,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美,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难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看云识天气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2.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2.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教学难点:分析、把握课文主体部分(怎样看云识天气)的内容和结构层次。绿色蝈蝈教学目标:1.唤醒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2.掌握一般介绍动物的说明文的内容。3.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学习拟人手法,积累文中的拟人句。教学重点:1.利用快速阅读法归纳课文内容。2.学习拟人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1.快速而准

6、确地抓住课文内容。2.理解拟人句中透露出来的情感。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目标:1.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2.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3.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教学重点:1.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2.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教学难点:1.对登月技术的理解。2.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羚羊木雕教学目标:1.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充分感悟本文的人物思想感情,欣赏人物形象。2.理清文章线索、结构。3.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的关系。 教学

7、重点:1.充分感悟文章中的人物思想感情,欣赏人物形象,整体感知课文的人文精神。2.把握文章线索、结构。教学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中的人物思想感情,感知人文精神。2.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的关系,从中获得有益启示,并能有效地解决好类似问题。散步教学目标:1.发现(挖掘)生活中的可供写作的素材;2.体会作者祖孙三代之间互敬互爱的情意;3.理解“我”对于生活的使命感;4.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品味细节,感受课文;2.体会作者祖孙三代之间互敬互爱的情意。教学难点:1.在学习中理解(而不作理性的讲解)“小”“大”其实是一体的东西,“大”(思想、情感、立意、主旨)是蕴含在“小”(故事、细

8、节、情节)里面的东西,二者是不可分离的;2.理解“我”对于生活的使命感。诗两首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2.把握本诗新颖的构思和托物寓情的方法。3.领会本诗挚爱母亲的亲情美。4.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感悟母女之间深深的情感。教学难点:把握托物寓情的写法。世说新语两则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3积累一些文言词语。重点难点:1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2难点: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皇帝的心装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2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3理解这篇童话

9、的讽喻意义。 4培养复述课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 (1)学习复述课文。 (2)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2难点: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女娲造人【教学目标】1.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2.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3.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教学重点】1.大胆而新奇的想象。2.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知识目标1积累“嬉戏、哞哞、潺潺、眨巴、红润、孪生、痒酥酥”等词语。2了解童话的特点,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爱”的主题。能力目标:1美读课文。感受课文纯真、友好的情感氛围,体会诗情画意。2培养学生多向思考,从不同角度分析

10、理解文章的主题的能力。3研读品味文章,多角度多侧面感受作品的美。德育目标呼唤人间真情,把爱给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们,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教学重点1探究盲孩子的心理变化,并理解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2理解“影子”的象征意义。“影子”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影子”象征那些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的人。这一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注意点拨。3赏析课文的美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究文章的主题,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寓言四则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理解“饶头、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能力目标:1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2从不同角度理解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像思维训练。德育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教学重点和难点】1分析故事情节。2多角度概括寓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