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专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2626633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运动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球运动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球运动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球运动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球运动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运动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运动专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六专题训练(一)地球运动部分提升训练A卷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读图完成 12题。1. 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A 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B 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D 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2. 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A . 1小时40分钟B. 2小时20分钟 C. 3小时20分钟 D . 4小时40分钟下图为a和b两地同一日期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X、Y分别为两地最大太阳高度,且Y的取值范围为0 46,据此回答35小题。,则3 .若 X=70 A. 04.若 X=60,则Y必定为B . 2

2、0a地可能位于B .长江三角洲C. 40D. 0 或 40A.四川盆地5 .若 X=67 ,且A .长江入海区正值咸潮多发季C.青藏高原D .华北平原b地位于西伯利亚地区,则此时B.武汉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C.巴西高原一片枯黄D .北京香山红叶正值最佳观赏季节下图是经纬网图,已知 M地位于赤道,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此刻,图中 70纬线以内 为极昼,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读图回答67题。6此刻,太阳直射A .世界著名渔场B .热带沙漠地区C.世界著名油田D .暖流流经地区7图幅范围内A. 此刻,大部分地区是黑夜B .此刻,各地在同一日C.此日后,各地白昼逐渐增长D .此季节,N地

3、原野一片枯黄89题。F图中OR OQ分别表示某地二至日的正午树影长度,读图回答&当地的纬度位置为()20 N D . 67 SC.华北落叶纷飞D .北极极光绚丽A. 0 B . 11 S C9该地树影最长的日期()A.当地昼短夜长B .南欧正值雨季 下图为“全球经纬线展开示意图”,图中 AS虚线代表晨昏线,D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同 时也是GF的中点;阴影与非阴影部分分别代表 6日和7日两个不同的日期。读图完成第1011 题。A甲GXXFs C10. 此时甲地地方时为()日21时 D.7 日9时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赤道上东、西半球的白昼长度之比为23 : 13A.7日21时 B.6 日9时 C

4、.611. 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AS线为晨线B.BCC.赤道上西半球的白昼长于黑夜 D.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 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甲),回答1213题。12在下列各组节气中,北京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A 清明、雨水B 立冬、立秋C.小雪、大寒 D 雨水、处暑1 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正确的是( )A .表示大雪B .表示立春C .表示秋分D.表示芒种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MN的球面最短

5、距离为 2553千 米。读图完成1416题。B .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D .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14. 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A .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15. 若观测到 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贝U M地大致位于A. 66oN , 110oE B . 67oN, 110oE C. 66oN, 130oE D . 67oN, 130oE16. 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下图中MM 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Jt夏至日她方时0时5月1日HtH乙秋分日地方时12时A .甲 B .乙 C .丙我国第四个南极考察站一泰山站(73 51, 76 58E)于2014

6、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图6示意某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读图回答1718题。17.该日太阳位于图示 F位置时A.泰山(36 N, 117 E)旭日东升C.纽约(41N, 74 E)烈日当空18. 次日泰山站A.日出正南B.太阳高度变大B. 东京(36 N,141 E)夕阳西斜D.开普敦(34 ,18 E)夜色深沉C. 白昼变短D.极昼即将开始1920题。F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19. 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A. 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C. 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20. 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

7、1月份冰层厚度大3月份累计昼长长B. 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D. 8月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9月份平均气温高A. B. C. D.周六专题训练(一)地球运动部分提升训练 A 卷参考答案1、 C 2、 D【解析】 11、读图, a-b 期间,该地日出时间由最晚逐渐提早,但日出时间仍晚于 6 点,所 以此时段,该地昼短夜长,且昼在逐渐变长,夜渐短,C对,A、B、D错。12. 读图, 该地日出最晚约北京时间 7:40(日出最晚) ,最早约北京时间 5:20(日出最晚) , 故昼长的变化幅度为(最晚最早) *2考点: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昼夜长短计算方法。3. C 4.C

8、5.C【解析】 3.读图, a 地北京时间 8 点日出, 20 点日落,昼长 12 小时,说明该地地方时 6 点 日出,18点日落。因a与b是同一天的曲线,所以这一天不是二分日,a地只能位于赤道。若 X=70 ,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 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在 20纬线。 根据 b 的太阳高度变 化分析, b 地 0 点日出,太阳高度为 0, 24点日落,刚出现极昼现象,应是70纬线,材料中Y的取值范围为046,所以正午太阳高度为 40, C对。因为b地是极昼现象, 所以 b 地正午太阳高度不会是 0, D 错。 A、 B 错。4结合前面分析,若X=60 , a地昼长为12小时,所以此日只能是二分

9、日, 太阳直射赤道, a地的纬度约为30,根据日出时间判断,a地经度大约在90 E,可能位于青藏高原,C对。 A、 B、 D 错。 b 地只能在极点,或不考虑。5同理,若X=67 ,根据a地昼长12小时,b地有极昼现象,分析此日不是二分日,a地位于赤道,太阳直射在 23纬线,结合前面分析,b 地刚出现极昼现象,为 67纬线, b位于西伯利亚地区,所以在北半球,即此时北半球是夏季。长江流域正是雨季,咸潮少,A错。此时太阳直射点还未到达北回归线,武汉昼长没有达到最大值,B 错。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现在是干季,一片枯黄,C 对。香山红叶是在冬半年出现, D错。考点:日照图判读,昼长

10、与正午太阳高度计算。6、D 7、 A【解析】6、读图,N与P位于同一纬线上,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也先见到日出,说明N 地在东边,图示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极点为南极点。图中70纬线以内为极昼,说明南半球有极昼现象,太阳直射20 S。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到最大,说明N地地方时现在是 4点,根据图中经线度数,可以判断 M 是 0经线, N 地经度是东经 30, 由此可以计算出此时正午12点的经线度数,即 150。E。所以,该地位于澳大利亚的东海岸,沿岸有暖流经过, D 对。 A、 B、 C 错。7、 结合前面分析, N 地为 4 点,即 30 E 是 4 点,所以 30 W 是 0 点,所

11、以图示区大部 分位于黑夜, A 对。 0点也是日期分界线,所以图示区不在一个日期, B 错。此日太阳直射点在20 S,但无法判断朝哪个方向移动,所以昼夜长短变化无法确定,C错。此季节,南半球是夏季, N 地位于南非高原,草木茂盛, D 错。考点:日照图判读,时间计算,日期分界线,经纬网的意义。8 B 9.A 解析 第 8 题,结合图示知,夏至日树影朝南,冬至日树影朝北,夏至日正午树影长于冬 至,说明该地位于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由此可得出结论。第 9题,该地树影最长的日期为 6月 22 日前后(夏至日 ),南半球该日昼短夜长 (昼最短夜 最长 ) ,南欧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华北树木生长

12、旺盛,北极地区处于极昼期不 能出现极光。10.C 11.D解析:第10题,两个日期的界线为 0时经线和180经线,AS线为晨昏线,所以D点的地方时 为6时或18时,从图中可以看出 D点与图中左侧日期界线的经度间隔为 45 ,所以该日期界 线不可能是0时经线,即左侧日期界线为 180。经线,右侧日期界线即 BC线为0时经线。甲 地位于BC线以西45 ,所以其地方时为 21时。又因甲地位于 0时经线以西,其所在日期应 为旧的一天 ,即6日,所以甲地地方时为 6日 21 时。第11题,BC线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0时,而AS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 BC线以西90 ,东、西 半球的分界线为 20W经线和16

13、0E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赤道上白昼的范围为 45E向 东到 180 , 再向东到 135 W。12.C13. D解析: 12.图甲中显示小雪与大寒两个节气关于冬至对称,则这两天太阳直射点位置相同, 故北京在这两天昼长时间最接近。13依题意,图乙中表示切点位于北极圈,则可能是冬至或夏至。若为夏至,则为冬至 后、为春分后、为冬至前节气,结合题中选项分析都不符合;若为冬至,则为夏至 后、为秋分后、为夏至前节气,结合选项分析,唯有表示芒种合适。14. D15.B 16.D【解析】 : 1 4.考查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N 点为北极点,表明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若 AM 为昏线,说明北极附近为极夜,

14、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是南半球的夏季,北 半球的冬季。根据当地的物候现象容易判断正确答案为 D。15. 考查地球运动及其地方时意义。 日影最短的时刻为当地 12时,结合北京时间是 12时 40 分,可计算出当地经度为 110oE。 MN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 2553 千米,球面最短距离 111 千 米对应的弧度为 10,可计算出 MN 的纬度差为 230, N 为北极点, M 的纬度为 67oN。16. 考查地球运动及其日影问题。图中 MN 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所以 MN 为 12时,太阳位于正南方,日影朝向正北方向。17 B 18 C【解析】:17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其中地方时的概念是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时 间差异为地方时,这句话的含义就是经度相同地方相同,经度不同地方时不相同。当太阳 位于图示F位置时泰山站(76 58 E)地方时为12:00,泰山117 E为下午;东京141 E 为下午 16:20 左右, 2 月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昼短于夜,所以夕阳西斜;纽约74 W为凌晨2:00前后;开普敦18 E早晨8:00前后。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18次日为 2月 9日,相比于 2月 8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偏北,泰山站位于南半球, 2月8 日未出现极昼,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