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肋板涵施工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262653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方案】肋板涵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施工方案】肋板涵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施工方案】肋板涵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施工方案】肋板涵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施工方案】肋板涵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方案】肋板涵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方案】肋板涵施工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涵洞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一、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朔州至准格尔线涵洞施工图(一标); 2朔州至准格尔铁路工程ZSXS-1标段投标文件; 3二、工期安排及施工方案2。1 工程概况本标段涵洞共计35座,其中肋板涵24座,盖板涵11座。2。2 施工队伍安排本路段涵洞工程计划由五个涵洞施工队负责施工,优先施工对路基填筑有影响的和地基需要处理的涵洞,为涵背过渡段及路堤大面积填筑创造条件。拟上场混凝土工、模板工、起重工、电焊工、钢筋工、架子工、电工、机械司机、机械修理工等工种。各施工队负责施工工点详见表1,施工机械设备见表2:表1 涵洞施工队伍配置表队伍项目涵洞一队涵洞二队涵洞三队涵洞四队涵洞五队负

2、责工点DK73+695。514m肋板涵DK76+721-2m 盖板涵DK80+77.61-1.5m盖板涵DK83+457。81-5m盖板涵DK86+11316m肋板涵DK74+331-3m盖板涵DK76+872。431-3m盖板涵DK80+169。081-3m肋板涵DK83+53813m肋板涵DK86+646.414m肋板涵DK74+22813m肋板涵DK78+352。514m肋板涵DK80+3961-6m肋板涵DK83+643。961-4m盖板涵DK86+9061-4m肋板涵DK74+3791-2m肋板涵DK79+388。0911。5m盖板涵DK80+606。5213m肋板涵DK83+750

3、1-4m肋板涵DK89+66014m肋板涵DK74+7191-2m盖板涵DK79+435.51-2m盖板涵DK80+77516m肋板涵DK84+1981-3m肋板涵DK90+875.814m肋板涵DK74+8541-4m盖板涵DK79+56212m肋板涵DK80+95514m盖板涵DK84+73916m肋板涵DK91+22。71-4m肋板涵DK75+21315m肋板涵DK79+903.31-4m肋板涵DK85+27212m肋板涵DK75+448。515m肋板涵DK85+530143m肋板涵表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序号机械设备名 称规格及型 号单位数量技术状况备注1强制式搅拌机JS500台5良好

4、2柴油发电机75KW台5良好3交流弧焊机DX6315台5良好4单相潜水泵QDX324台5良好5钢筋切断机CQ400A台5良好6插入式振动棒D50根30良好6m长2。3 计划工期及施工进度本段路线涵洞施工计划于2009年3月1日开工,2009年8月27日完工. 2。4 涵洞工程施工组织和施工顺序修筑施工便道并和近处既有乡村道路接通,保证现场施工材料的运输。涵洞施工不单设置拌和站,利用就近的拌和站供应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泵车泵送入模。钢筋在各施工队钢筋加工场地集中加工,用平板车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绑扎成型。水泥砂浆采用砂浆搅拌机拌和,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2.5 施工准备工作施工便道:

5、施工便道通到该段涵洞施工工地,能满足材料、设备、人员到达现场需要。施工用电:现场主要与就近桥、隧道等结构物共用电网,并备用75Kw发电机一台,以便满足施工用电需求。施工用水: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主要利用打井取地下水,蓄水池储水,以便满足施工需求.场地平整:堆料场地、加工场地的平整硬化,能够保证材料施工质量。涵洞附属工程采用浆砌片石和混凝土工程,砂浆采用砂浆拌和机搅拌,砌体表面一律勾凹缝。2。6施工方案2.6。1 基坑开挖在施工准备工作就绪后,开挖基坑。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基坑每侧放宽80cm,并视地质开挖具体情况在具体放坡.在机械开挖至距设计标高30cm处时,采用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

6、并清底。基坑每测放宽80cm,并沿四周挖0.5*0。5的排水沟,在基坑开角设集水井,用水泵将水抽出,确保坑底不受水浸泡.2。6.2 基础施工基坑开挖完成后进行地基检测,地基承载力达到300Kpa并经监理工程检测合格后进行级配碎石的施工。级配碎石在拌和站按设计要求拌制,用汽车拉运至施工现场,机械分层碾压。压实标准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级配碎石完成并经监理检测合格后,进行肋板涵主体基础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模板采用组合钢模,钢管架加固。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合,小翻斗车运输。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和附着式振动器进行捣固。2。6.3 肋板涵身施工肋板涵涵身施工前,先做好测量定位工作,在基础上精确出施工

7、中心线和沉降缝位置。肋板涵身制作的施工程序是:在基础上支立框架底板的模板 绑板扎底板钢筋 浇筑底板混凝土 养护 支内模 绑扎侧墙及顶板钢筋 支外模 浇筑侧墙混凝土及顶板混凝土 养护 拆模 涵身防水层。肋板涵身长钢筋采用闪光对焊焊接,纵向打磨加工,当纵向打磨加工困难时采用搭接电弧焊焊接。其它电焊接头采用电弧焊焊接,焊接接头应错开布设,同一断面范围内不得有50的焊缝在同一位置.钢筋上不应粘有油污及石蜡而影响钢筋错位和变形.肋板涵混凝土分两阶段施工,即先浇筑框架底板(包括下梗肋),当框架底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再绑扎边墙及顶板钢筋,灌注边墙及顶部混凝土.肋板涵混凝土模板采用大块钢模及特制角

8、模组合而成。混凝土拌制由拌合站集中拌合,人工用小推车推送入模,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混凝土施工要分层进行。每层30cm左右,两侧对称浇注,混凝土振捣要适当,既要防止振捣不足,也要防止振捣过量,以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开始泛浆,不再出现气泡为度,振捣棒每层振捣应插入下层5cm左右。混凝土施工缝的接茬时,将接合面的木块、锯木、刨末以及尘土等予以清除,并将表面一层浮浆凿去,用水冲刷干净。灌注时先铺与原先混凝土相同配比的砂浆35cm后再浇筑新的混凝土。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采用合理的级配和较低的水灰比,加强振捣,避免漏振,为保证水泥强度的稳定和混凝土表面颜色一致,使用同标号,同期出厂的水泥产品。涵洞附属工程采

9、用浆砌片石和混凝土工程,砂浆采用砂浆拌和机搅拌,砌体表面一律勾凹缝。2.7。4 防水施工 肋板涵防水层施工:防水层采用THF-防水层,具体施工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防水层完毕后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进行基础回填施工。三、 施工方法及工艺涵洞开工前根据设计资料,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对其位置、方向、长度、出入口高程以及与排灌系统的连接等,进行核对.涵洞施工前按设计要求对基底进行处理,地基承载力检测合格后进行基础施工。涵洞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石方采用风镐破碎或浅眼松动爆破,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请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证,进行基础施工。涵身在现场立模分层浇筑混凝土,插入式振捣密实。涵洞施工

10、完成后,当涵身结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进行涵背回填。3.1 地基评价和检测3。1。1 地基评价涵洞施工前,结合初步的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详细的补充地质勘查,准确评价涵洞地基条件。在涵洞开挖至基底标高时,根据施工图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现场复核,对地质不符的基底,根据开挖揭示的地质情况判断,对基底采用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原位测试方法进行现场勘测,报告监理工程师,重新评价地基条件,确定涵洞地基的处理措施.涵洞地基承载力的检测方法,根据基底的不同地质情况,选用N10轻型动力触探、N63。5重型动力触探、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原位测试方法进行现场勘测,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进行地基条件评价。设计无地基处理的涵洞在地基承

11、载力检测合格后即可进行涵洞施工。3.1.2 地基处理措施控制承载力检测不合格的地基,根据设计单位确定的处理方案,按规范要求对基底进行处理,施工完成后按验标中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检验频次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检测合格后开始涵洞施工。3.2 明挖基础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底部预留20cm保护层,采用人工开挖。有水流涌出时,要配足抽水设备,禁止基坑被水浸泡,以免降低基底的承载力.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草袋围堰等不同的基坑防护方法,遇到岩石地层后,石方采用风镐破碎或浅眼松动爆破.当基坑挖至标高后,请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证,进行基础施工。3。3 钢筋混凝土施工涵身在现场立模浇筑,分层浇筑混凝土,插入式振捣密实

12、。涵洞施工完成后,当涵身结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进行涵背回填。肋板涵肋板集中在拌合站预制,用车运输到施工现场,用吊车安装,下部构造同时施工,赢得时间、缩短涵洞施工工期。3.3.1 钢筋工程3。3。1.1 钢筋加工钢筋在加工弯制前应调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 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当利用冷拉法矫直钢筋时,钢筋的矫直伸长率为:I级钢筋不得大于2%;级钢筋不得大于1. 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曲率半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 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

13、筋,其末端应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钢筋宜在常温状态下加工,不宜加热.弯制钢筋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弯向两端,弯钩应一次弯成.3.3。1.2 钢筋接头 钢筋的接头,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热轧钢筋均采用双面焊缝搭接焊. 焊缝高度应等于或大于0。3d(d为钢筋的直径),并不得小于4mm,焊缝宽度应等于或大于0.7d,并不得小于8mm。进行搭接焊时,搭接长度应等于或大于钢筋直径的4倍(I级钢筋)或5倍(II级钢筋)。 钢筋接

14、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不应小于10d。3.3。1。3 钢筋安装 安装钢筋时,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在多排钢筋之间,必要时可垫入短钢筋头或其他适当的钢垫,但短钢筋头或钢垫的端头不得伸入混凝土保护层内. 当设计中未注明保护层厚度时,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从钢筋外侧到混凝土表面的净距)不应小于30mm,亦不应大于50mm;对于厚度在300mm以内的结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箍筋或不计算应力的次要钢筋,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对于环境介质的分外侵蚀性的工程或大体积基础工程,保护层厚度宜增加。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可用水泥砂浆垫块支垫,其强度不应小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垫块应互相错开,分散布置,并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 绑扎和焊接的钢筋骨(网)架,在运输、安装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得有变形、开焊或松脱现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在钢筋的交叉点处,应用直径0。7-2。0mm的铁丝,按逐点改变绕丝方向(8字形)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扎结.除设计有要求外,钢筋骨架的箍筋,应与主筋垂直围紧;箍筋与主筋交叉点处应以铁丝绑扎;构件拐角处的交叉点应全部绑扎;中间平直部分的交叉点,可交错扎结。根据安装需要可配以必要数量的架立钢筋。 钢筋骨(网)架宜先行预制,并应有足够的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