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计算公式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2625071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计算公式知识点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计算公式知识点总结中学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科学。特别是地球运动与时间计算、太阳仰角、各种日照图、气候、海流、各种等高线图等内容都具有鲜明的科学特征,需要更多的逻辑思维。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中地理计算公式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们有帮助!高中地理计算公式知识点总结1、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2、两点的相对高度公式:相对高度小于(n+1)等高距,大于等于(n+1)等高距。其中n为等高线的条数。3、地方时:(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要求

2、: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2)图上计算: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注意:过日界限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3)公式计算:(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限两侧的日期差异。4、时区:(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经度/15度=商.余数。假如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假如余数大于7

3、.5,所在时区=商数+15、区时(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注意:过日界限日期要先加减一天(2)公式计算: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限两侧的日期差异。6、正午太阳高度:(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2)图上推导(略)(3)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4)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7、比例尺比例

4、尺=图上间隔 /实际间隔 注意: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计算时要注意图上间隔 、与实际间隔 的单位要先换算统一。比例尺大小实际上是实际间隔 缩小的程度,数值上表现为比值的大小。比例尺的缩小或放大是间隔 的缩放、并非面积的缩放。图上间隔 往往需要在地图上量取。8、实际间隔 (1)实际间隔 =图上间隔 /比例尺(2)在经纬网图上:经线上跨纬度1度=111千米纬线上跨经度1度=111cosA千米,其中A是纬度9、人口密度人口密度=该地常住人口(人)/该地土地面积(平方千米)10、人口耕地密度人口耕地密度=该地常住人口数/该地耕地面积11、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某时段末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该

5、时段初人口数12.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比重=城市总人口/总人口13.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14 青云花园(38N)是一所集欧美建筑精华的住宅小区,设施齐全,豪华典雅。小区由西区、东区及环绕区组成。西区分布有住宅楼8栋,每栋楼有20层,约 80米高,楼距约60米;东区为一大型花园,设有游泳池及一些娱乐设施;环绕带分布有车道、绿化带等公共设施。当地人们购置踊跃。然而一年以后,一些住户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并由于协商不好,将其告上法庭。纠纷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这些用户冬季室内承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开发商百般狡辩,但住户们拿出了强有力的证据,终于打赢了这场官司,拿到了

6、应有的赔偿。(1)根据所学的知识及上述材料,你能说一说住户们拿出了什么强有力的证据吗?(2)针对上述情况,假如从考虑让住宅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的角度,你认为住宅楼群应怎样布局为好?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挪动,使得地面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中发生着有规律的变化。在一年中,夏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冬至时最小。只要在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时候,阳光可以照射到室内,那么在其余的时间里,房间内都会得到太阳光的照射。当正午太阳高度角为,A楼高为M,楼距为N时,B楼能得到充足的光照对于青云小区(38N)来说,正午太阳高度值最小时(冬至日)应为:=90纬差=90(38+2326)

7、=2834那么,它的楼距应为:N=Mcot2834=801.837=146.96(米)而青云小区的楼距实为60米,显然是由于青云花园的楼距太近(或者说楼层太高)造成了低层住宅的光照不好这就是住户们打赢这场官司的有力证据。假如小区的规划区面积足够大,可以考虑降低楼层(多盖几幢)、拉大楼距的方法;假如小区的规划区面积不允许,那么可以采用错落有致的方法来布局。同时,也可以考虑把住宅楼的走向定为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的走向。15、昼长、夜长(1)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注意:前后时刻一致即可,比方都是某地地方时,比方都是北京时间(2)昼长=(12-日出地的地方时)2昼长=(日落地的地方时-12)2注意

8、:均指该地地方时(3)图上计算:昼长=24小时昼弧/360度(4)北纬某地昼长=对应南纬的夜长(5)夜长=24-昼长16、日出、日落时刻(1)地方时、区时计算(2)日出时刻=(24-昼长)/2日出时刻=12-昼长/2(3)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日落时刻=12+昼长/217.人口计算公式,与上面第11点呼吸版主有所不同。什么是人口出生率 高中化学?人口出生率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计算公式: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什么是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年平均总人数之

9、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用于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速度的综合性指标。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年自然增长人数/该年年平均人口数)1000什么是总和生育率?是指一定时期育龄妇女各年龄组生育率之和,以千分数表示。反映育龄妇女在15至49周岁总的生育程度,也可看成为假如一批妇女按照目前各年龄的生育程度度过整个生育期,那么一生可能生育的孩子数。18.外流区的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19.正午太阳高度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20某地昼长=24与该地纬度一样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与该地纬度一样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21某地夜长=24与该地纬度一样但南

10、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与该地纬度一样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即纬度一样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长+夜长=24小时22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说明:1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2计算结果假设是正值,那么为北纬;假设为负值,那么为南纬;3R为某日日期,(R-6月22日)为该日与6月22相差的天数,(2326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挪动的纬度间隔 (假设其挪动是匀速的)4此公式用于锻炼观察力思维力计算才能,没经过验证。23.人口总负担系数什么是人口总负担系数?指被抚养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例。什么是被抚养人口

11、?指014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24.性别比什么是性别比?性别比是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应有多少男性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性别比是多少?106.74。25.耕作制度、复种指数与垦殖指数耕作制度是指农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与之相配套的农技措施的总称。复种指数是一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而垦殖指数那么是一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与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别反映出某地农业消费力程度、耕地重复利用和开发的程度。26.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27.耕地比重=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高中地理计算公式知识点总结【全文END】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