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防踩踏事件应急预案四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2620827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中学防踩踏事件应急预案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实验中学防踩踏事件应急预案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实验中学防踩踏事件应急预案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实验中学防踩踏事件应急预案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实验中学防踩踏事件应急预案四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中学防踩踏事件应急预案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中学防踩踏事件应急预案四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中学防踩踏事件应急预案第一篇为了有效应急处置学校内可能发生的拥挤、踩踏安全事故,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订本方案。一、领导机构与职责:1.机构设置:1)学校成立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副组长:成员:2.机构职责:1)领导小组职责:全面领导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学校实际,研究制订工作意见,并对办公室、预防检查小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统一指挥拥挤踩踏安全事故处理,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统一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

2、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生活秩序。- 1 -2)办公室职责:下发上级有关文件和本办制订的各项文件、通知,指导下属各相关部门或人员实施应急处理预案。接到事故报告,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随时掌握应急处理进展情况,协调各方关系,具体负责人员调度,组织后勤保障,保障应急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二、日常工作开展:1.强化督查。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由办公室牵头,以各项安全制度落实为重点,结合学校其它安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结果以通报全体教职工。2.落实职责。校长为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第一责任人,安全监督员、值班领导、上课教师为直接责任人,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负责,实行

3、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3.加强教育。加强对广大师生宣传教育,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4.添置设备。学校要对照配备标准,逐步完善和提高照明等设施的配备。- 2 -三、事故应急处理。1.报告制度。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具体为:师生发现有学生受伤,打电话、口头向学校值班领导报告,发现较严重事故,应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由领导小组向上级门及当地政府报告,同时立即启动学

4、校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2.救援措施。一旦发生较严重学校安全事故,由校长负责救援指挥。校长应当机立断,立即启动学校应急预案,按照预备方案,各就各位,组织救援行动。初步摸清情况,彻查事故原因,并建立相关名册。3.医疗求援。学校发生较严重拥挤踩踏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求援,并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受伤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4.联系家长。学校发生较严重拥挤踩踏卫生安全事故,应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安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设立家校联络处,及时解答家

5、长提出的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妥善处理相关问题,确保问题的解决。5.人员调度。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度,办公室具体安排,必要时可向卫生、公安抽调人员支援事故处理。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听从指挥,确保到位。- 3 -6.信息公开。保障广大师生和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实验中学防踩踏事件应急预案第二篇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学生因上课下课拥挤发生踩踏意外事故以及迅速、有序、高效处理好学校踩踏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上

6、级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学生密集出入时防踩踏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预防踩踏事件工作以保护学生安全为目标,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按照统一指挥,分部门分班级负责的原则,针对学生上下楼梯时人数密集,本着以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确保师生安全。二、成立防踩踏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副组长:成 员:- 4 -三、办公室工作职责: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各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2、学校行政领导要识别容易出现踩踏的风险所在,重点防范,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守秩序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3、学校行政领导要经常性地对学校教学和生活设

7、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确保走廊、楼道的畅通。4、办公室印制全校教师通讯录,并定期核对电话号码,所有行政、班主任、值日人员确保通讯录中能有一个电话畅通。班主任要在身边常备家长通讯录。5、学生密集出入时,每楼层安排四名老师维持秩序:四、班主任和教师职责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求1、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行,不要拥挤,防止踩踏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有这样现象的学生要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错误行为。2、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3、学生在经过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所在教师

8、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5 -4、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值班教师或所在老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同时根据伤情拨打 120 急救电话,组织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处理。5、教师都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定,特别是对上下楼道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要经常讲,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6、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在场的教师和领导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紧急铃声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7、未依法履行安全职责,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或违反本规定的,经校行政会议的认定,由学校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或者其他处罚。因渎职、失职或者管理失控发生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由有关上级部门和公安机关依照有关

9、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应对踩踏事件处置预案发生事故后,目击者要立即向领导小组反映,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所有成员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同时,迅速拨打电话报警并向管理中心报告,请求援助。报告应该包括以下信息: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程度、危害;已采取和准备采取的应急行动。实验中学防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6 -第三篇学生安全重于泰山,为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维护学生的生命安全,特制定预防学生踩踏事故措施及应急预案。一、工作原则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工作,对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安全职责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人,级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

10、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并签定安全工作责任书。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起床、吃饭、集合(含上操、升旗、学校或级部集会等,以上统称集合)等集中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班级逐次下楼。每月一次定期检查楼道、楼梯的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二、组织机构(一)成立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 长:副组长:组 员:(二)应急处置机构及分工各职能部门和全体教职工都负有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各救援队伍是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 7 -主要是担负本校各类事故的救援及处置。1、现场指挥组组 长:组 员:主要职责:负责指挥和组织安全事故的处置工作,

11、对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作出重大决策,督促各相关应急处置小组按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2、现场协调组成员:各级部主任主要职责:负责贯彻传达领导指示,报告处理情况,协调有关单位(如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负责救援和抢险。3、现场抢救组成员:校医、体育教师主要职责: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救治。学校领导小组成员应及时到第一线参与现场救助工作,并负责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在现场的最高领导即为现场抢救组指挥,每一个成员及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要参与到现场救助工作中。4、善后处理组组 长:成 员:负责对死难、受伤职工家属及学生家长的安抚、慰问工作,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安全、不

12、稳定因素。- 8 -5、信息报道组成员:负责事件报告的起草、把关工作,做好新闻单位的接待、采访工作。6、后勤保障组成员:负责处置安全事故过程中的车辆、接待、物质保障等工作。三、工作措施(一)加强教育与管理积极开展学生防踩踏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认真开展校园隐患大排查,加强对楼道问题的专项检查和研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环节。具体做好如下工作:1、班级定期开展防止拥挤事故发生的安全专题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自救自护方法的教育和训练。2、总务处定期仔细检查楼梯间设施,保证楼道、楼梯的照明,及时更换照明设施,要按照国家标准加高、加固楼道栏杆、楼梯扶手,并落实专人定期检修,发生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换。及时疏通封堵

13、和占用的疏散通道,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3、值日领导重点检查督促,并做好记录。4、制作悬挂防踩踏教育警示牌,教育和提醒学生在楼道、楼梯实行右行,禁止追逐、打闹。5、集合按学校指定路线行走,确保学生的安全。强化- 9 -对学生起床、吃放、集合、放学等关键时间节点的安全管理。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起床、吃放、集合等集中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要适当错开时间,分级部、分楼层逐次下楼,学生不能乱窜楼梯,所有值班教师或任课教师分楼层定点定时定位置进行安全疏导,负责维持秩序,管理学生。6、任课教师按时上课、下课,不占用学生上厕所的时间,避免下课时的拥挤。7、出现停电或楼梯间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学校值班领导与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8、冬季结冰时间,楼梯卫生区清理不用湿拖布清理,避免结冰路滑,滑倒造成事故。可利用气温较高时彻底清理。(二)明确责任分工1、责任分工:(1)公寓楼:学生起床学生下楼秩序的维护由级部值班教师负责,各级部分别负责本级部所在楼层。(2)教学楼:凡在教室上课的任课教师下课时遇到集合、吃饭等学生集中下楼梯活动,须负责学生从教室向外有秩序疏散,并注意控制疏散人数,防止楼道因人数过多而出现的拥挤现象。二层负责人:东西楼梯口分别为高一级部管理主任、干- 10 -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