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导学案设计4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2601223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导学案设计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数学导学案设计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数学导学案设计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数学导学案设计4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数学导学案设计4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导学案设计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导学案设计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 年级 下 册 数学 学科导学案 主备人 伍艳 授课时间 _ 审批人 课题平行线的性质课型新授学习小组评分授 课教 师伍艳导学方法先经历自主探究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形成结论,最后完成当堂训练题。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 。2.能运用三条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3会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点难点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且会运用它们进行简单推理和计算。课前 精要知识点独自尝试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 ,那么同位角相等。简记为 _。表示为:_ _平行线的性质2:ab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

2、果 相等,那么内错角相等。简记为,_表示为: _ 1ab2平行线的性质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 ,那么同旁内角互补。简记为,_表示为: _ 1. 提前两天发给学生完成。2.上课前教师认真批阅,查看学生完成情况 3. 给予评分(全对的3分) 4.教师上课前提问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对于大部分学生不明白的地方予以讲评(58分钟)课中课中合作探究 【点将题】1.如图所示,ABEFDC,EGDB,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1除外)共有() A6个 B5个 C4个 D2个 2如图,已知ABCD,则图中与1互补的角共有()A5个 B4个 C3个 D2个3如图,l112,l为11、12的截线,1=70,则下列

3、结论中不正确的个数有:5=70;3=6;2+6=220;4+7=180()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ABCD,1=64,FG平分EFD,则EGF= 5如图,DHEGBC,DCEF,那么与1相等的角共有 个1、5分钟独立做题,5分钟后小组分工讨论不会的题目,教师参与其中指导2、 寻找帮助:对于小组讨论无法完成的题目可请求别的小组同学解答,帮助解答问题的小组讲解正确予以加5分奖励,或者寻求老师帮助,但加分要减半3、 通过以上两步能够全部理解正确的小组每人加2分雄鹰展翅(小老师课堂)【教师点将】抽每组中学习基础差的同学将【合作探究】中的题目讲解给全班听,每组讲1题【游戏规则】1、 最

4、先冲到讲台讲解的学生加2分2、 讲解清楚,脉络清晰,同学们听懂的同学该小组每人加1分,讲解的同学加3分3、 遇到讲不清楚的地方可寻求同组人员帮助,但是帮助的组员不能加分,也可以寻求老师,但是当组加的分数减半4、 其他同学必须认真听,凡发现不认真的小组每人扣1分(15分钟)教师进行考评总结,维持纪律课中教师总结做题方法:解题技巧:(5分钟)教师根据上面学生的分析以及学习情况对这类题的方法与技巧进行总结课中巅峰对决(抢答)【抢答题】1如图,已知1=2,3=80,则4=()A80B70C60D502如图,直线l1l2,则为()A150B140C130D1203如图所示,已知ab,1=28,2=25,

5、则3= 度4 如图,直线l1l2,1=120,则2= 度 5如图,直线a、b分别被直线c、b所截,如果1=2,那么3+4= 度直线a、b分别被直线c、b所截6如图,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相交于E,F两点,EP平分AEF,过点F作FPEP,垂足为P,若PEF=30,则PFC= 7如图所示,直线ab,点B在直线b上,且ABBC,2=59,则1= 度【游戏规则】1、 将小组人员按学习基础分配分数,从15分不等,基础越差的学生分值越大。2、 必须等老师说开始完才能开始举手抢答,否则扣1分3、 起身回答正确的同学按照分值加分,答不对,其他组可再进行抢答,这组不能参与抢答4、 在同学回答问题的

6、过程中,凡有人讲话的小组每人扣1分(5分钟)教师作为评判,计分课中课堂检测【课堂测验】1、如图,已知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1)从 1=110 可以知道 2 是多少度?为什么?(2)从 1=110 可以知道 3是多少度?为什么?(3) 从 1=110 可以知道 4 是多少度?为什么?2、如图,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前后两条路互相平行。第一次拐的角B是142,第二次 拐的角C是多少度?为什么? 3、如图直线 a b,直线b垂直于直线c则直线a垂直于直线c吗?4 、 如图是一梯形机器零件模型,下底两角残缺了.现只知上底两角度数为115 和100.工人师傅不用测量就知道下底两角度数,你知道吗?为什么?(8分钟)以考试的形式进行,教师收上来认真批改,审核本堂课学生掌握的情况课后总结反思 1、本节课讲了哪些内容? 2、分别是什么?【点将】回答正确加1分,回答不正确扣5分再战江湖温故而知新的重、考点,提醒学生回去复习,下节课竞赛回答。第 6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