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作文指导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2601222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作文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五单元作文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五单元作文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五单元作文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五单元作文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作文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作文指导(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运用描写人物的各种方法,侧重各种细节描写与肖像描写,激活人物的个性。 教学方法:引趣法,回忆法,启发式双边教学法,对比法,研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 导语: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新面孔,结识新朋友,并在后来的相处中不断加深了解,成为我们的老朋友。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记忆的长河里搜索一下这些人留在我们心里的印象。同学们听过 “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世上可笑之人”这幅对联吗?(课件展示弥勒佛图片学生欣赏) 二、教学过程: 师问:你们可知道对联描写的人物是谁? 生答: 学生甲:弥勒佛 师问:看来你对课外知识了解得不错。那么这副对联概括出弥勒佛的什么

2、个性?从哪几个字看出个性的? 生答: 学生乙:大肚容难容事宽容,开口笑可笑人乐观。 师问:看,他说得多准确啊!大家想想,个性到底是什么含义? 生答: 学生丙:人物的个性是指人物在思想、品质、言行、习惯等方面与众不同的特征。师说:瞧,你对人物个性了解得真全面。 师问:大家再看看这幅对联是运用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此描写方法与个性结合点在哪儿? 生答: 学生丁:肖像描写也就是外貌描写:肚大宽容;笑口乐观。 师问:我们在第五组文中学习了几篇写人的作文,请你们回忆一下,人物描写的方法除了外貌描写,还有什么描写呢?学生齐答:还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师问:那么你们能用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说明

3、说明吗?学生1:我找到的是有关人物外貌描写的句子:“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从这些外貌描写的句子中,我知道闰土是个健康可爱的少年。学生2:我找到的是语言描写的句子: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这些句子看出闰土的生活很丰富,他懂得很多知识。学生3:我找到的是既有人物外貌描写又有动作描写的句子:“其间有一个

4、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摸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从中可以了解到闰土非常机智勇敢。学生4:我找到的句子是:“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去,不一会儿,就和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给他取出碎玻璃片,消毒,又敷上药,扎好绷带。”这里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关心穷苦人的品质。师问:看来咱们对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掌握得相当好,而且对各种描写的作用也深有研究,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啊!下面我请大伙听一段文字,猜猜他是谁。突出这位同学什么个性?(眼睛下一个高鼻梁,小平头,圆脸,中等个儿,体重适中,学习一般)。 生答: 学生5:实在猜不出来,因

5、为此人的肖像描写没有个性体现。师问:那么描写人物时,是否每文必有人物肖像描写? 生答: 学生6:不一定 师问:通过这副对联与课文复习片段,同学们可以总结出如果运用肖像描写激活人物个性,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学生答: 学生7:肖像个性一体才使用。 师说:除了大家说的各种描写之外,在表达方法上还有细节描写,也能凸现人物个性。 二、 对比、讲评修改的例文,在修改中体会描写人物方法的妙处。 1、研究文章开头师:先请大家就下面所选的开头谈谈看法。 习作材料: 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有一棵老树和一棵小树。老树枝叶枯黄,根已衰老;小树枝叶茂盛,正在茁壮成长。这就像我的外婆和我一样,外婆现在年事已高,不能劳累;我正

6、值青春年华,茁壮成长。 生:究竟是写“我”还是写“外婆”,看不明白。 生:“老树”与“小树”的比喻用在这儿不妥当,它们不能成为回忆的实体。 习作材料: 又是绵绵的小雨,我来到了外婆的坟前,四周一片寂静。坟上,已经开出了小小的紫花,那是外婆最喜欢的。“外婆,我来了。”我轻轻地呼唤着。可是,却没有人回答。我的眼泪一滴滴地落下,勾起了对外婆的回忆。 生:景与情结合得好,把作者带到特定的情境中。 生:有些语言还不够自然,最后一句改成“我轻轻地呼唤着,眼泪一滴滴落下,历历往事涌上心头”更好些。 习作材料: 你是我眼中稍纵即逝的流星,一闪而过,悄然隐去。我惋惜这相逢的短暂,但更珍惜这短暂的相逢,因为,你一

7、路燃烧而来,你曾将我的一段人生历程照亮。 生:有浓浓的诗情,但有点朦胧。 生:第二人称的使用使怀念之情更浓,但“你”到底是谁应在下文中点明,不能朦胧到底。 习作材料: 在学校的这些日子里,我常常会想起家里的那串紫色的风铃 生:别具一格,能引起悬念。 生:既然是写人的,应点明“风铃”与所写之人的关系。 师:同学们的分析都很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写人记叙文的开头通常要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有时留点悬念固然好,但要在其后适当的地方交代清楚,不要让其成为“悬案”。下面请大家总结一下,写人记叙文究竟怎样才能开好头,最好结合观点举点更有代表性的范例。 生:开门见山,点明题旨。 生:一般要写明时间、地

8、点、人物,最好能给故事的叙述打下伏笔,设置悬念。 生:要能渲染一种气氛,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故事背景之中。 2、再看看我们同学的习作原文与修改文的不同。同学们注意在原文下面加了横线,修改部分是红字,说说修改原因。 学生习作5: 唐僧之现代版 他有着唐僧一样清秀的面孔,有着唐僧一样憨厚的性格,有着唐僧一样唠叨的习惯(修改文改为:还记得大话西游中那个唐僧吗?他是否让你“佩服”的五体投地?!我身边就坐着这样一个令你五体投地的现代版的唐僧。)当你上课时正与“周公”相会时,耳边总会响起这样的“问候”:“你困了?”“你真的困了?”“你真真真的困了?”“你要是真困了,我就不打扰你了”(修改文增加了:“作个好梦”

9、“你睡着了?”“你能睡着吗?”不把你“烦”醒,“唐僧”是绝不会停下来的,朦胧中看着他那上下蠕动的嘴唇,似乎在念着紧箍咒。让你头晕目眩,此时你可以深切的体会猴哥当年的痛苦。)而当你用喷火的双眼瞪他时,他却像唐僧对观音姐姐似的虔诚地微笑,让你恼怒全无。“唐僧”就是用这样唐僧式的方法叫醒熟睡的你,让你振奋精神,重新投入到学习中来。 学生1:修改文删去了作者对人物个性的概括性语言,设置了悬念,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改得好。 学生2:第二段增加了语言、动作细节描写,使人物个性跃然纸上,引人发笑。 学生习作6: “老糊涂仙” 我的奶奶今年七十多岁了,只是满口假牙,可吃起东西绝不逊色,一转眼就没。(修改文为

10、:但是说来也许你不信,我洗脸的几分钟时间,她就能吐出三个凤爪鸡爪子骨头,唉,真有速度!可见凤爪根本不是她老人家满口假牙的对手。)可能是她老人家年岁太大,记性有点不好,告诉她一点儿事,过一会儿就忘,再告诉她一遍,她还不承认,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修改文为:一次吃饭时,奶奶说:“看小宇瘦的,我得去厨房拿个碟子,给我孙子加点好菜补补!”我正美滋滋地等着吃小灶呢,奶奶拿回的却是酱油,我委屈地提醒她时,奶奶却说“我说过吗?”)为此我送给奶奶个外号“老糊涂仙”。 学生3:原文语言干瘪,内容空洞,人物个性缺少鲜活性。而修改文在第一段中增加的例子,贴近生活,真实可信,比原文的说教性评论有味道。 学生4:第二段举

11、出生活实例,加入语言、细节描写,使奶奶既慈祥又可爱的形象呼之欲出。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棒,为了便于记忆,我再将主体部分的写作要求概括为(板书):具体化、立体化、一体化。“具体化”就是刚才大家说的用具体细节展现主人公的精神风貌、性格特点。“立体化”就是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使人物形象丰满,从外形到精神气质,既要形似,更要神似;情节上跌宕起伏,甚至有令人意想不到之处,能扣人心弦。“一体化”就是讲求叙写的事情之间成为有机整体,血脉相通,共同表现同一主题。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阶段,谈谈写人记叙文的结尾。 习作材料7: 我永远不会忘记有一个向导的身影-感谢你,蒋老师! 生:一句话就戛然而止,简洁。 习作材料8:

12、 是啊,年的学习生活,顾老师慈母般地悉心照料着我们这群不懂事的孩子,当我们都已长大懂事了,她又要去迎接另一批不懂事的孩子。她不是我们的亲妈妈,但她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 学生、有抒情笔调,但语言罗嗦。 学生、“慈母”“亲妈妈”“母亲”三种说法不统一,最后一句宜改成“她不是我们的亲生母亲,但比亲生母亲给予我们的更多”,这样前后关系会更和谐。 习作材料9: 雨,还在下着。这绵绵的细雨,就像我的思绪一样长,一样永无尽头,我站在外婆的坟前,眼泪又一次地流了下来生:特定的景,特定的情,让人感受到怀念的沉重。 习作材料10: 姐,天气凉了,可增添了衣裳? 学生1:一句问候情意深长,余味无穷。 师:好。看

13、来关于文章结尾的评价我也没有更多的话要说了。下面请大家接着谈谈关于写人记叙文结尾要注意的方面,可以结合一些典型范例来谈。 生:要能呼应开头,总结全文,揭示主题。 生:要能抒发真情,感染读者。 生:最好能令人回味,发人深思。 生:结束语应像豹尾,简短有力。 四、总结本课 师问:结合以上本组文作家的力作与同学的几篇文章,同学们想想写出人物的个性应遵循哪几条原则呢? 生答: 学生1:肖像描写不是每篇作文必有的,人物的肖像与个性有契合点就写,否则不必写。 学生2:写人的作文必有细节描写。 学生3:屏弃我们对个性的概括性语句。 学生4:举出突出人物个性贴近生活的例子,能够增加人物个性的真实感与生动性。

14、学生5:最重要的是作文在老师讲评之后,一定要再改一遍,我们的作文水平才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师:大家做了非常好的总结,关于结尾的要求我也进一步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下(板书):揭旨升华。“揭旨”就是揭示主题;“升华”是指使情感、境界能进入更高层次,耐人咀嚼回味。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将写人记叙文的要求最后浓缩成五个字(板书):格、事、脉、戏、情。“格”就是写人记叙文(其实所有文章都这样)要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式,也就是说是起、承、转、合的基本模式;“事”就是要有特定的事情,具体的描述;“脉”就是血脉相连,所写的事与事之间有内在联系。这三个字体现了文章的基本要求。“戏”就是记事富有戏剧性,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情”就是字里行间饱蘸感情,用真情撞击读者心扉。正所谓“文章不厌改,多改出华章”,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能够逐渐拉近同学们与文学大家的距离,写出有个性的佳作来。五、学生动手写习作,老师巡视指导。(略)板书设计: 写人习作:激活个性,活化人物具体化、立体化、一体化揭旨升华格、事、脉、戏、情描写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