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案例分析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2601128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管理案例分析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分析题1. 材料一:去年十月,我接手了一个四年级的班级, 接班后,我用不苟言笑、严厉来维护着“师道尊严, 竭尽所能地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在我的“威 严”的“震慑”下,孩子们对我必恭必敬。上课时,一 个个坐得笔直,没有人敢说话,他们的眼神不敢再淘气, 眼里流露的是顺从,是紧张,还有一点畏惧。材料二:在面对课堂上不守纪律、做小动作的学生时, 我不再板着脸训斥,拍着桌子吆喝,而是换一种方式, 换一个角度去对待。我尝试着用其他的方式善意地提醒 学生改正缺点。对上课讲话、不听讲的学生,我写字条 提醒他们:“如果你能参与到课堂发言中,那有多好啊!” 对上课爱做小动作,不举手发言的学生,我鼓励

2、他们:“你 只要肯努力,一定能行,快快行动,我们都看着你呢!” 就这样,使孩子们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更让孩子们充 分感受到了老师的宽容、理解、信任。比较分析以上两个案例,谈谈小学班主任应该如何在学 生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结合案例情况用“班级管理的发展趋势”这部分理 论加以分析阐述,要点如下:1、阐述威信的两种来源:权利性影响和非权力性影 响。现代班级管理,教师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越来越占有 重要的地位。班主任的威信来源于良好的形象,有重要 影响的方面有:班主任的学识;班主任的“教育的爱”; 班主任的榜样;语言美。2、教师的管理方式由专制式向民主式过渡3、树立理想的自我:(1)明确良好班主任的形象;

3、 (2)把良好的形象作为理想的自我。塑造理想的自我: (1)认识现实的自我;(2)实现理想的自我2. 在记者对吉林省安图县4所初中和4所小学进行 调查的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小学生不愿意参加劳动, 有的学生连清扫校园也不愿意参加,甚至连日常的值日 也会让别人代劳。有高达20%的学生,让别人给自己洗 衣服,家长不在时自己就吃不上饭。在长岭县调查显示, 有的小学生花钱雇同学写作业;有的花钱拉选票争当少 先队中队委员;有的花钱更改考试分数。调查发现,一些学生追求高消费,花钱大手大脚, 浪费惊人。一些小学生一个月的零花钱高达几百元,过 生日也要到饭店去大办酒席。江源县在14所中小学调查 了解到,中学生中

4、仅有19.5%的人崇拜劳动模范,而崇 拜明星的却高达34.7%。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调查采访时,不 少人士认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巳经刻不容缓。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 一些看法和建议。(1)分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社会不良 风气对这些涉世不深、“免疫力”不强的青少年产生了消 极影响,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社会不 良风气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观、人生观的 养成。二是学校、家庭德育教育的缺失或不足,让我们 失去了塑造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目前,重智育 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的情况依然严重,很多家长对子女溺爱有加,教育不足。(2)阐述

5、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就学校 而言,应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把德育摆在 素质教育的首位。同时针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与时俱 进地创新教育的方法;在家庭教育方面,要不断提高家 长素质,使家长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孩 子,克服溺爱、粗暴等错误做法,改掉不良习惯,在教 育子女中起到示范的作用。与此相配合,社会要充分利 用各种教育资源,为青少年提供课余的活动场所,开展 积极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青少年健全 的人格。3. 材料一:一个平时纪律涣散的学生,在数学课上 被老师批评,很不服气,为示反抗,在课间休息时,将 一把小扫帚悄悄地卡在教室的前门顶上借以“报复”。 恰好

6、这位老师临时与班主任调课,当班主任推开门走进 教室的一瞬间,扫帚不偏不斜正砸在了她的肩上。学生 中顿时有人哄笑起来。材料二:在一次英语课上,由于录音中语速太快, 学生跟不上来,英语老师便放慢语速,并让学生跟读, 但几遍下来,有些同学的语速还是有些绕不过来,便产 生了畏惧情绪、不愿再读了,当英语老师再次让他们模 仿跟读时,有的同学干脆说:“我是读不来的。”就不愿 再跟读了。而有些学会了的同学则骄傲起来了,有位同 学甚至说:“我学会了还要重复读,真没劲!”分析:1.以上两个案例反映了班级管理中的什么现 象?分别属于什么类型? 2.联系实际谈谈处理的方式。反映了班级中的突发事件,分别是恶作剧和与教师

7、顶撞。处理班级突发事件的方式如下:(1)既要“就事 论事”,又不能就事论事;(注意:要展开进行论述); (2)既要“因人而异”,又不能因人而异;(注意: 要展开进行论述)(3)既要“快刀斩乱麻”,又要“冷 处理”;(注意:要展开进行论述)(4)既要给学生 “留面子”,又不能留面子;(注意:要展开进行论述); (5)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家庭因素,又不能考虑家庭因 素。4. 材料一: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一向学习认真的汪锋 同学上课总是分神,作业也马马虎虎。我便找他谈话, 他也是一副不予理睬的模样。我找其他同学了解,原来 是因为有一次上课点他回答问题,他没答上来,我在班 上严厉批评了他,因为那个问题是我上

8、堂课反复强调过 的。而他上堂课由于生病请假没上。我的批评使他委屈, 伤害了他的自尊心。材料二:有一女生性格倔强,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 当班干部时工作主动泼辣。上初一和初二时,见到有的 男教师处理男女生纠纷、排座位、对男生违纪行为偏袒 等。她便认为男教师对男生有偏爱,对女生存偏见。有 几次她站出来为女生辩护,反遭讥讽和嘲笑。于是,她 公开宣称:“我就是不喜欢男教师教!”材料三:青少年反对成人再把自己当小孩来看待, 要求以成人的身份出现。一项调查表明,中学生中,独 生子女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大人看的占76.4%,非独生 子女占78.2%以上案例反映了什么现象,联系实际分析产生这种 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9、。参考答案:1、以上案例反映了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现象。(5分)2、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8分)主观上:(1)青少年心理特征:各种生理机能基本 发育成熟,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随着成人感的产生, 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求成年 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理解他们、尊重他们。(2)心理过程发展的不平衡。青少年时期,认识、 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往往不平衡。(3 )好奇心的驱使。青少年多数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4)思维品质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在认知发展的过 程中,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等品质虽有一定程 度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客观上:社会因素的影响。逆反心理的形成与一定 时期的社会条件、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3、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教育(7分)(1)改善社会环境,杜绝逆反心理滋生的社会土壤。(2)尊重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开展科学的思想品德 教育。要按照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身心发 展的特点,进行科学的教育。(3)重视青少年的自我教育,注意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注明:案例分析题的答案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答题情 况酌情给分.青山埋白骨,绿水吊忠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