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水压试验方案修改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2600403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水压试验方案修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锅炉水压试验方案修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锅炉水压试验方案修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锅炉水压试验方案修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锅炉水压试验方案修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炉水压试验方案修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水压试验方案修改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阴澄星石庄热电有限公司二期供热扩建工程4#水煤浆锅炉 水压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江苏华能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澄星石庄工程项目部 二0一五年七月八日目 录一. 工程概况二. 编制依据三. 施工准备及条件四. 施工技术措施五. 工艺质量标准和控制点六. 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七. 有关计算八. 水压试验前应具备的安装技术资料九. 附录9.1水压试验组织机构9.2作业流程图9.3水压试验压力升降曲线9.4水压试验系统图9.5危险源辨识表9.6锅炉本体水压试验记录一. 、工程概况江阴澄星石庄热电有限公司4#水煤浆锅炉型号NG-150/9.81/540-MY,本锅炉为单锅筒、自然循环、集中下降管、

2、型布置的固态排渣水煤浆锅炉,露天布置。锅炉前部为炉膛,四周布满膜式水冷壁。炉顶、水平烟道及转向室设顶棚管及过热器包墙。尾部竖井烟道中交错布置两级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在上级空预器后预留有脱销接口。锅炉钢架用全钢结构,按7度(里氏震级)设计。炉膛、过热器全悬吊在顶板梁上,尾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放置在后部柱和梁上。 锅炉基本参数如下:额定蒸发量 150t/h额定蒸汽压力 9.81Mpa额定蒸汽温度 540锅筒工作压力 10.88Mpa 给水温度 215(080%额定负荷)上级省煤器 300 10.88MPa下级省煤器 300 10.88MPa下降管 325 10.88MPa水冷壁 325 10.88

3、MPa过热器 540 10.88MPa 锅炉基本尺寸如下:炉膛宽度(两侧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 7100mm炉膛深度(前后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 7100mm锅炉前后柱中心线间距离 18100mm锅炉左右柱中心线间距离 9200mm锅炉锅筒标高为 34800mm锅炉本体最高点为过热连通管中心标高为 38000m锅炉最大宽度(包括平台) 11000mm锅炉最大深度(包括平台)21000mm1. 系统流程a) 水系统流程:给水省煤器锅筒下降管水冷壁下集箱水冷壁锅筒b) 汽系统流程:锅筒顶棚过热器后包墙过热器侧包墙过热器底包墙过热器低温过热器一级减温器屏式过热器二级减温器高温过热器进口集箱高温过热器出口

4、集箱集汽集箱主汽一次门2. 水压试验范围a) 省煤器系统:蛇形管、集箱、连通管b) 水冷壁系统:膜式水冷壁、集箱、蒸汽引出管c) 下降管系统:下降管母管、下降管底部连接管d) 过热器系统:高、低温过热器蛇形管、顶棚过热器、包墙过热器、屏式过热器、集箱、连通管、减温器e) 锅筒f) 疏、放水、取样、排污、加药、放空气、减温水、反冲洗等管路做至一次门g) 给水管路到操作台h) 主汽管路到一次门二. 、编制依据a) 电力建设工程技术管理制度b) DL/T5047-9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c) DL/T5031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 DL/T869-2004

5、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e) 劳部发1996276号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f)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定g) DL/T819-2002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h) 基建司电基(1993)15号火力发电厂金属光谱分析导则i) DL5009.1-200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电厂部分)j)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k)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l) 杭州锅炉集团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提供的施工图纸、安装说明书、设计说明书、热力说明书等m) 江阴澄星石庄热电有限公司4#水煤浆锅炉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准备及条件 1. 施工准备1.1人员配备:总指挥1人 副指挥2人 安全员

6、1人 操作员2人 监表员2人检查人员30人 电工2人1.2机、工具配备:a) 焊机 5台b) 升压泵(40MPa) 1台c) 压力表 025 Mpa 1.5级 2块d) 阀门扳手 6只(大、中、小各2只)e) 通讯工具及信号灯若干1.3力能配备a)电源:升压泵区设临时配电箱1只b)氧气、乙炔、氩气瓶装供应d)除盐水由老厂化水提供2. 施工条件2.1锅炉钢架施工结束,全部焊接工作结束,并经验收签证。2.2与水压有关的制造厂设备已按“制造标准”进行检查,发现的缺陷已消除,并有书面资料。2.3锅炉本体受热面和承压部件安装结束。2.4参加水压试验的管道及支吊架均已施工完毕。炉本体的疏放水、取样、排污、

7、加药、放空气、减温水、反冲洗、仪表控制等管路接至一次门。炉本体各种管道安装充分考虑到热膨胀补偿。主蒸汽、给水管道截止点阀门、附件安装完毕。2.5水压试验范围内所有焊口已施焊结束,经外观检查、热处理及无损探伤,质量合格。2.6焊在受热面管子及承压部件上的所有部件,如鳍片、销钉、密封铁件、防磨罩、 保温钩钉、门孔座和热工测量见等施焊结束,焊渣清除,检查合格。炉膛和包墙管焊接 严密,密封间隙超宽处应填补好,并符合标准要求。2.7焊在受热面承压部件上的临时铁件均应割除、打磨光滑,但不应低于母材,且 母材无割伤现象。不锈钢和易裂母材还应进行表面无损伤检查,确认无裂纹。2.8属于金属监督范围内所有各部件、

8、元件的钢号及材质均符合设计和制造文件的 规定,并经核对无误。合金钢元件、铸件和焊缝逐件进行光谱或其它相应方法的检查2.9锅炉本体各部件的吊杆、吊架安装完毕,并经调整,符合要求2.10锅炉内外部,如炉顶、楼梯、平台、零米地坪、炉膛、水平烟道、受热面等处已清理干净,无垃圾杂物。2.11水压试验用临时管系及机械设施安装调试完毕,临时管道冲洗干净后才能与正 式设备或管道连接。2.12锅筒、水冷壁下联箱的膨胀指示器安装完毕,位置正确,指针和指示牌牢固, 并校至零位。2.13水压试验范围内的设备及管道上的承压焊缝及其他应该检查的部位不准保温、 涂漆;2.14水压试验用表计齐全,至少要有两块压力表,并经校验

9、合格,有合格证,在有效期内。精度1.5级,量程不小于25MPa2.15水压试验必须使用的通道、楼梯、平台、栏杆、临时脚手架、通讯设施及照明 均装设完毕。地面、道路清理干净,无杂物堆积、不积水、畅通无阻。2.16水压试验后的废水排放应符合环保要求。2.17水压试验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已落实。2.18水压试验系统图和升降压曲线图已张挂与现场,操作方法已为操作人员掌握2.19在自检和预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已经整改完毕。2.20锅炉应按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定进行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并 应在水压试验前质量监督检查时拿出汇总资料和初步总结。2.21水压试验的放水管阀门、排污系统及管路均已安装完毕,验收

10、合格。废水排入电厂原排水系统。2.22水压试验所用药品,其它工器具已齐备够用。2.23安全阀不参加水压。四、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4.1按系统接好水压试验用管路及设备,检查水压范围内设备及管道安装完毕。4.2水压试验时,周围环境温度要在5以上,水温35-70。4.3下雨时不做水压试验。4.4水压试验后废水通过临时管道排入3#炉渣沟,水压试验后用氮气吹扫、保护。4.5锅炉上水水压试验在一个系统进行时间为一天,用水由厂区化水提供除盐水,利用3#炉上水管道上水。锅炉上水时,上水系统阀门全开,放空气管路阀门全开,其余阀门全关,上水至放 空气门出水无气泡时,由下向上逐层关闭各空气,直至关闭最后一只,停上水

11、泵,关闭上水门,准备升压。4.6水压试验4.6.1水压试验压力以汽包压力表为准。4.6.2系统升压用升压泵进行,升压速度不超过0.3MPa/min,当系统压力达到试验压力的10%(即1.35MPa)时,对系统进行一次检查,如未发现渗漏,可升至锅筒工作压力(即10.88MPa),停泵检查有无漏水和异常情况,正常后可继续升至试验压力13.6 Mpa,保持20分钟后降至锅筒工作压力,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检查中若无破裂、漏水、变形现象,则认为水压试验合格,但对焊缝处所发现的大小渗漏,均应修理,是否再进行超压试验,应视渗漏数量和部位的具体情况而定。水压合格后,系统放水降压,降压速度不超

12、过0.3MPa/min。4.6.3超压期间不进行严格的外观检查,不准用榔头敲打水压系统管壁,不准进入炉膛,只准在远处观察。4.6.4水压试验期间应检查的项目:所有受压元件、所有制造厂焊缝和安装焊缝,安装在承压上的铁件焊缝。五、施工质量标准及质保体系5.1试验压力符合要求5.2试验用水水质符合要求5.3试验水温符合要求5.4试验环境温度55.5试验程序符合要求5.6严密性检查:承压件及所有焊缝、人孔、手孔、法兰、阀门等处不渗漏、无变形破裂。5.7试验后恢复:应及时放水,并及时消除水压试验发现的缺陷。5.8水压试验安全保证组织机构体系项目工程师(丁利波)专职安全员(袁耀平)公司总部(杨国富)起重组张荣庆焊接组 宋浩俊管道组陆方平铆工组杨伟东钳工组谢兴法项目经理(董跃福) 六 、HSE保证措施6.1 HSE保证措施6.1.1 建立以项目部为核心的安全保证体系,确保安全体系的正常运转。6.1.2 使用的试压盲板必须经过强度核算,确保试压过程的顺利。6.1.3 高空排气、加盲板、压力表等处的操作,监测工作,必须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进行;不能单人进行作业;试压用泵应由专人操作,并熟知操作规程,试压泵的电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