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践行教师的职责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260000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行动践行教师的职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用行动践行教师的职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用行动践行教师的职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用行动践行教师的职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用行动践行教师的职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行动践行教师的职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行动践行教师的职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行动践行教师的职责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 -托尔斯泰生命不再与你的长度,在于你的宽度。人生不再与你索取多少,在于你为社会奉献多少。英雄,不鸣则以,一鸣惊人!这几天,一个英雄的名字出现在疙瘩媒体报道上,流传在大街小巷。张丽莉,花一样的名字;28岁,花一样的年龄。5月8日晚上,放学时间。学校门口一辆大客车突然启动,撞向前面的大客车,使这辆车向前面几个毫无知觉的学生冲去。电光火石之间,张丽莉老师冲上来推开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底导致双腿高位截瘫。她的事迹感动了全中国,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在生与死的瞬间,她为救学生临危不

2、惧,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张丽莉老师的事迹体现了一名人民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无声的大爱,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堪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人民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伟大、最神圣而崇高的职业。自古就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简短数字,概括出教师风范。“学高为师”是说教师必须业务精炼,知识面广,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身正为范”是说教师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学识渊博只能教导学生知识,但不能教如何做人,自身正直,拥有正气

3、,才能成为别人的典范。教书育人是教师首要的天职,传授学生知识,教育学生做人,并以身作则,张丽莉老师当为楷模。我也是一名人民教师,我要向张丽莉同志学习,学习她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张丽莉同志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我们学习张丽莉同志,就要像她那样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和生死考验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冲得上去,以过人的胆识和气魄应对困难,迎接挑战。向张丽莉同志学习,就要学习她爱生如子的大爱情怀。张丽莉同志始终把每一个学生看作自己

4、的孩子,对他们倾注了慈母般的爱,即便是在身受重伤几近昏迷的危急时刻,向医生请求的还是先抢救受伤的学生。我们学习张丽莉同志,就要像她那样拥有一颗纯洁无私的心,认认真真做好身边事,力所能及帮助周围人。她是用行动诠释了“真爱与无私”;她是用行动铸就了“师魂”;她是用行动谱写了和平时代不朽的篇章!人民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在张丽莉身上无疑彰显的淋漓尽致。人们亲切的称她为“最美教师”。让我们在为还没有脱离危险的张丽莉教师祈祷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做的是用我们的行动来诠释她的舍己为人的精神,使我们的社会在收获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同步提高。学校是教师教书的场所,更是育人的场

5、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我所做的一切与张丽莉老师的英雄事迹还差得很远。今后,我会加倍努力,以张丽莉老师为榜样,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危机时刻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的舍己救人的精神。我决心在今后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做到多一分付出,少一分计较;多一分热情,少一分冷漠;多一分耐心,少一分厌烦。让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让教育真正达到一种至高境界。用我们的智慧和真心,在神圣的教坛中,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行动践行教师的职责。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钟子期听懂了俞伯

6、牙的琴音“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俞伯牙视其为知音。钟子期死后,面对江边一抔黄土,俞伯牙发出“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的感慨,摔琴而去,从此,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红楼里,宝钗与黛玉皆爱宝玉,宝钗看重功名,常拿一些伦理纲常来压制他的不羁与顽劣,黛玉却从未提及这些,因她懂得他的心性,她说“ 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是你之知己”,造化弄人,木石前缘虽是虚空一场,却怀金悼玉,梦萦千古,今日读来依然荡气回肠!不是所有的相遇都可以相知,不是所有的相知都可以永恒。生命里,我们只愿结交那些心性相宜的人,统一的语言,相同的志趣,将彼此的心灵拉近,一份懂得,不言不语,却在默契里滋生。懂得,是两颗心的

7、对望,潜生一种心灵感应,不发一言,便可知会。一声懂得,没有千言万语,却可以令人眸中含泪,心中蕴暖。这世间太多人情薄凉,你是否觉得,有一个真正懂你的人,是一种幸福与慰藉呢?茫茫人海,你不孤单,有人愿与你同运命,共风雨,如此,多好!风懂云的情怀,它,轻轻的吹送,云姿更加漫妙;雪懂梅的寒傲,它,悄悄的绽放,梅骨愈加清奇;泉懂山的伟岸,它,静静的流淌,山林更为葱茂;雨懂花的心思,它,无声的洒落,花香尤为清绝杏花疏影小楼边,一腔笛韵委婉悠扬;山亭古寺四月间,深涧桃花兀自娇娆;暗香疏影黄昏后,东篱素菊暗香盈袖;柴门冬雪夜归人,红泥火炉绿蚁新醅若懂得,景与物,也相宜。彷徨失意时,一句懂得,是严冬的一场花开春暖,茫然无助时,一句懂得, 是酷暑的一阵清凉细雨,心与心的贴近,皆因一个“懂得”而欣慰,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