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2599499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大体积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XX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编 制: 审 核: 审 批: XX有限公司XX年XX月XX日目 录一、编制依据.3二、工程概况.3三、施工准备.43.1技术准备43.1.1优化配合比.43.1.2底板混凝土温差计算.63.1.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计算.73.2混凝土浇筑领导小组.93.3施工现场准备.103.4施工交底准备.103.5机械准备.11四、施工布署11五、混凝土的浇筑115.1底板浇筑方式.115.2基础底板浇筑技术要求.125.3底板混凝土养护方法.13六、混凝土测温.146.1测温点的布置方式.146.2测温管布置.146.3测温记录要求.17七、保

2、温保湿养护降温措施18八、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质量控制18九、底板混凝土施工应急准备19十、底板内特殊部位的处理19十一、质量保证措施19十二、安全文明安全施工2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盛世华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本工程地下室部分施工图纸。3、国家有关的规范、标准、规程、图集。 序号名称编号1规程规范标准法规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2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

3、-2003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20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BJ462005)建筑机械安全技术规程(GBJ3386)2其它本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环境程序文件,企业标准及管理制度高层建筑施工手册及其它参考文件资料二、工程概况盛世华章1#、2#、3#、4#楼位于平顶山市轻工路东段南侧原造纸厂院内,本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CFG桩基础,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主楼地下2层,地上33层,建筑高度为99.2m。1#、2#、3#工程0绝对高程为85.2米,4#楼绝对高程为85.4米,本工程室内外高差为0.6m,总建筑面积均为78000m2.地下室一层层高

4、为2.9米、二层层高为2.9米。1#、2#、3#、4#楼一层、二层均为商铺,且附楼沿1#、2#、3#、4#楼相连,一层层高为4.5米,二层层高为4.2米主楼地上三层至三十三层层高均为2.9米,均为一类高层住宅楼,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下室防水为一级,屋面防水为二级。本工程基础为筏板基础,基础厚度为1.800m,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S6,砼用量约为1380m3。这种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具有水化热高、收缩量大、容易开裂等特点,故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做为一个施工重点和难点认真对待。大体积

5、混凝土施工重点主要是将温度应力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防止和降低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因此,特编制大体积砼施工方案。三、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底板混凝土浇筑日期在11月份,正值冬期施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控制混凝土的中心温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混凝土的中心温度通过两方面的措施进行控制,一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温升,二是提高混凝土入模浇筑温度,以上两条措施分别从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升温这两方面进行技术处理。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条: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各有关的规定。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3、砼试块的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

6、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其强度必须达到规范标准。4、对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5、确定采用阶梯式递进分层浇筑方法,每浇筑层50cm,紧接着施工第二层,每层施工宽度6米左右。6、配合比委托试验室提前试配,掺用外加剂按照图纸设计进行配置。7、砼采用集中搅拌,泵送砼,使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大(1-3)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掺用粉煤灰等掺合料,以改善砼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8、加强砼测温工作,根据温差关系确定采取相应措施。3.1.1优化配合比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外墙部位属于二b类环境,混凝土的总碱含量不大于3.0Kg/m3,氯离子

7、含量不超过0.2%,水灰比不大于0.55。根据本设计图纸的要求,采用掺加MPC聚合物纤维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 ,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0.00015(水中14D),限制干缩率0.0003(水中14D,空气中28D)。2、试验室配合比要求为降低水化热,水泥采用低水化热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了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升,在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的条件下,把水泥用量降低,降低水化热,同时掺入一定量粉煤灰,“分解”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掺入粉煤灰,可保证设计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避免施工裂缝出现,掺入粉煤灰可降低混凝土徐变、干缩性和热膨胀系数,提高抗泌水性和抗离析性,混凝土抗渗性能显著

8、增加,对抑制碱集料反映也有效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d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d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当混凝土有抗渗指标要求时,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8%;骨料的选择,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 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31.5mm,并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1%; 应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 55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

9、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低于160mm。 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75kg/m3。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砂率宜为3842%。拌合物泌水量宜小于10L/m3。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和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3、外加剂、掺和料选用采用高效缓凝减水剂和MPC膨胀剂,调整混凝土凝结时间使其满足施工要求,保证混凝土整体性浇筑,同时加长混凝土内部散热过程,避免温度裂缝。所有

10、掺合料和外加剂等均选用绿色环保型产品,且无污染、无毒害、无氨类等,并经检测合格产品。 4、配合比水泥砂石水掺合料外加剂粉煤灰减水剂膨胀剂35475210381755310.42812.1242.9320.4940.1500.0290.079/水胶比0.43砂率%425、原材料升温冬期浇筑混凝土,宜采用热水拌和、加热骨料等提高混凝土原材料温度的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低于5。3.1.2底板混凝土温差计算水泥水化热引起的绝热温升与混凝土单位体积中水泥用量和水泥品种有关,并随混凝土的龄期增长按指数关系增长,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浇筑后的3-5天,一般在3-5天接近于最终绝热温升,在计算中取t

11、=3根据底板要求选取计算模型为:坍落度160mm、混凝土入模温度5、大气平均温度-5,其他相关数据依据相应的数表查得。本配合比采用xx水泥P.042.5水泥,最终水化热380KJ/kg。1、混凝土内部最终绝热温升Th计算公式为Th =(WQ/Cr)(1-e-mt)=(354+530.25)380/(0.962400) 1= 60.57 W水泥用量,含粉煤灰的有效量,折减系数取0.25(kg/m)Q水泥的水化热380KJ/kgC混凝土的比热0.96J/(kg.K)r混凝土的容重2400kg/mm与水泥品种、浇注时温度有关的经验系数,取0.295t龄期,d2、混凝土拌和物的浇注温度根据xx气候条件

12、,混凝土浇注时大气温度按 -5计算。3、混凝土内部中心实际最高温度()TmaxTmax=Tj+Thx=5.0+60.570.506=35.65Tj混凝土入模温度,取5.0 x 不同底板厚度,不同龄期的降温系数,取0.506(查表根据1.6M的板厚按内插法计算)4、混凝土的表面温度Tb(t)=Tq+4h(H-h)DT(t)/HTq环境温度取-5 DT(t) 混凝土内部与外界气温之差DT(3)=Tmax-Tq=35.65-(-5)=40.65H为底板计算厚度,底板以单面暴露于空气中的平板看待,混凝土基础底板实际厚度h=1.6m h混凝土结构虚厚度h=kl/bk为计算折减系数,取0.666;混凝土导热系数l=2.33w/mk;b为保温层的传热系数,b=1/(di/li)+1/bq),砼浇筑完后表覆盖一层塑料布养护,di为各种保温层的厚度,l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l=0.0882,bq为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5.59 w/mk,则b=5.59w/mk 需要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