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2598844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5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加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加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加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加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 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委托本公司对其加气站进行安全现状评价。本公司接受委托后成立了本项目安全评价小组见评价人员名单。评价小组通过现场勘查、调研、索取有关资料、进行了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应用了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法、爆炸模型法和职业危害分级法对其系统的安全符合性和安全设施的有效性进行了符合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安全对策施和建议,编制了本报告。在本次评价中,得到了被评价单位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此表示感谢。 / 目 录第一章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经过11.1安全现状评价的原则、目的及内容11.2评价依据21.3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程序6第二章经营单位概况92.1单位简介92.2项

2、目概况92.3周边环境及总平面布置112.4功能分区112.5建筑物构筑物122.6主要设备设施132.7工艺流程132.8供配电系统142.9自控设置及检测监控152.10给排水设计152.11消防152.12 防雷、防静电设施162.13通讯162.14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16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173.1 CNG加气站主要危险危害物质203.2工艺流程、设备装置危险有害因素213.3辅助设施危险有害因素243.4重大危险源辨识29第四章单元划分、评价方法简介与选择314.1评价单元划分原则314.2评价单元的划分314.3安全评价方法简介324.4评价方法选择43第五章定性定量分析

3、评价445.1定性定量评价分析过程445.2加气工艺及设备单元465.3供电及防雷防静电单元495.4站内建筑物单元515.5消防设施及给排水525.6采暖通风525.7天然气爆炸事故后果模拟分析535.8作业人员触电事故树分析评价545.9机械伤害事故树分析595.10职业危害评价分析625.11安全管理单元分析评价635.12应急救援预案分析评价67第六章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706.1防雷、防静电对策措施706.2安全色和安全标志716.3其他对策措施和建议71第七章评价结论737.1周边环境及平面布置单元737.2加气工艺及设备单元737.3供电及防雷防静电单元747.4站内建筑物单元74

4、7.5消防设施及给排水757.6采暖通风757.7加气站储气系统发生爆炸危险危害评价757.8作业人员触电事故树分析评价767.9机械伤害事故树分析评价767.10职业卫生单元777.11安全管理单元分析评价787.12应急救援预案分析评价787.13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797.14综合评价结论80附件181委托方提供的有关资料目录81附件283第一章 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经过1.1安全现状评价的原则、目的及内容定义安全现状评价是在系统生命周期内的生产运行期,通过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其危险度的评价,

5、查找该系统生产运行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并判定其危险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使系统在生产运行期内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内。目的安全现状评价目的是针对*加气站进行安全现状评价,通过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危险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以便企业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基本原则安全现状评价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和合法地自主开展安全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内容安全现状评价是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或者生产经营单位的要求进行的,应对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设施、设备、装置、贮存、运输及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安

6、全评价。主要内容包括:1收集评价所需的信息资料,采用恰当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对于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事故隐患,采用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事故模拟,预测极端情况下事故的影响范围、最大损失,以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概率;3发现的事故隐患根据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进行整改优先度排序;4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生产经营单位应将安全现状评价的结果纳入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整改计划和安全管理制度,并按计划加以实施和检查。安全现状评价范围本评价仅对*加气站进行安全现状评价,包括平面布置、工艺技术方案、设备设施、建筑结构、水、暖、电等及消防等安全防护系统,还有安全机构、职业培训、作业规

7、程、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应急预案等管理措施进行评价。天然气脱硫工艺不在评价范围内。不包括站外运输部分,不涉及该公司其它生产经营活动。1.2评价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1中华人民XX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2002年11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XX国劳动法主席令第28号,1995年1月1月实施;3中华人民XX国消防法主席令第6号,2009年5月1日实施;4中华人民XX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52号;2011年12月31日实施;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年12月1日实施;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年5月1日实施;7XX省安全生产条例XX省人大常

8、委会公告第42号;8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管二字200338号文件;9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件;10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及铁路专用线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有关事项的通知XX省安监局陕安监管发200959号;11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87卫防字第60号。规范、标准1GB12801200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2GB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要求总则;3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4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GB50025200

9、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6GB180472000车用压缩天然气;7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8SY00921998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加气站设计规范;9GB50156200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10CJJ842000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11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2GB501832004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13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14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15GB50493200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16GB5013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17GB

10、/T149762002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18SY00071999钢质管道及储罐防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19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20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21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2HG/T205132000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23GB500932002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4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5GB5027519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6GB5023619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7GB50235201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11、范;28GB138692008用电安全导则;29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30GB182652000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31GB179141999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32GB156031995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33GB123311990有毒作业分级;34GBZ230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35LD801995噪声作业分级;36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37GB116511992劳动保护用品选用规则;38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39GB28932008安全色;40GB28942008安全标

12、志及其使用导则;41AQ8001-2007安全评价通则;42AQ8003-2007安全验收评价导则;43AQ/T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44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45GB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46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1.2.3其它有关依据1*加气站提供的有关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行的数据、资料、记录等。2XX省防雷电装置检测报告。3*加气站的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等。参考资料1安全评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编,煤炭出版社出版;2化工装备事故分析与预防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年

13、;3化工安全技术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XX;4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年。其它有关依据1*加气站工程安全现状评价委托书。2*加气站安全生产管理资料汇编。1.3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程序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程序一般包括:1前期准备明确评价的范围,收集所需的各种资料。2危险、有害因素和事故隐患的识别应针对评价对象的生产运行情况及工艺、设备的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危险性分析,确定主要危险部位、物料的主要危险特性,有无重大危险源,以及可以导致重大事故的缺陷和隐患。 3定性、定量评价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点,确定评价的模式及采用的评价方法。安全现状评价在系统

14、生命周期内的生产运行阶段,应尽可能的采用定量化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科学、全面、系统地分析评价。4安全管理现状评价;1安全管理制度评价;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改及演练计划;5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综合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并按照安全风险程度的高低进行解决方案的排序,针对事故隐患提出改进措施及改善安全状态水平的建议。 6作出评价结论。根据评价结果明确指出生产经营单位当前的安全状态水平,提出安全可接受程度的意见。7编制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根据评价结果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并与被评价单位交换意见。生产经营单位与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评价报告的结论存在分歧的,应当将双方的意见连同安全评价报告一并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现状评价程序示意图第二章 经营单位概况2.1单位简介*成立于20XX。该公司主要从事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和城区内民用天然气供应,是一家拥有一座天然气门站及城市管网输配设施较为完善的民营企业。业务范围包括城市气化工程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