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研究课题资料(2008年)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2598577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研究课题资料(2008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德育研究课题资料(2008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德育研究课题资料(2008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德育研究课题资料(2008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德育研究课题资料(2008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研究课题资料(2008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年XX中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资料以德治校,加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课题工作计划在区、镇教育学会的直接指导下,我校承接的中国教育改革实验区课题和谐教育中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构建与机制运作研究子课题以德治校,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研究于2008年3月21日正式开题。下面就课题组近段时间的工作思路及下阶段工作部署汇报如下:一、对德育实践性的考虑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生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孤立地研究道德的本质、特性、结构是不能真正认识道德以及德行的培养的。本课题研究认为,德育的实践观是德育首要的基本观点。(1)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

2、是德育过程的起点。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因而其制定的依据和标准,是品德的整体形成状态。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的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标志德育目标实现了。这说明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德育实践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形式,德育实践活动贯穿德育过程。德育过程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双方互为主客体关系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确立和形成,教育者主体性和受教育者主体性(双主体性)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达到辨证的统一。学

3、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并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活动和交往是学生经常性的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实践活动既有课堂看来;实践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这些德育活动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采,形式生动活泼,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德育实践活动是品德形成的根本基础。(3)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学生的品德素质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学生在面临的生活情景中,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潜在的品行变为显性的德性,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来认识和评定其品德素质水平。同时,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认识个体品德对

4、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在德育过程中,学生如果不把认识理解的道德知识运用到道德实践中,不仅自身品德素质不能得到切实提高,而且会出现“知行不一”的情况。只有把品德培养引向道德实践,德育才能取得实效,同时,德育实践也是克服学生言行不一现象的最好途径。因此,真实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品德形成和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二、对德育体系深化研究的重点内容的考虑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对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一些新问题需要与时俱进,也发现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加强,一些面上的问题需要深入,一些粗糙的问题需要精细化,这些问题构成了深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5、(1)关于德育目标和内容根据江泽民同志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如何与时俱进,深刻理解德育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内涵?这是德育目标深化研究的首要问题。其次,德育的初中学段目标和分年级目标如何表述?如何体现年龄特点和德性形成和发展规律?这的确是德育目标深化研究的难点。第三,德育内容思想教育、政

6、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要素”各自的具体内容、特点和规律是什么?如同智育的各门学科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和规律一样,德育总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也有不同的内容、特点和规律。如果不能正确划分其内容,不能正确认识其特点,不能正确遵循其规律,就难以实现德育的科学性,也就难以收到实效性。第四,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确定为基本道德规范。如何把基本道德规范具体化为若干个德育目标?这些德育目标怎样形成序列、循序渐进地分布到高中学段的各个年级?每个年级又如何把这些“德目”化为教师可操作、学生可接受的

7、具体内容?这是德育内容深化研究的重点,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第五,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网上垃圾的令人忧虑,全世界普遍关注和呼唤“科技道德、环境道德和网络道德”。如何对青年学生加强科技道德、环境道德和网络道德教育?同样是德育内容深化研究的重点,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2)各年级德育内容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原则,以体现德育实效性根据总体思路,(即:遵循青年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德育工作规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论的原则,整体构建高中学校德育内容体系),初步确定初中阶段三个年级德育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具体内容,切实加强德育实效性。具

8、体内容:初一年级:初二年级:1、设计我的初中生活1、时代呼唤人才2、认识自我,开发潜能2、人才需要健全的人格3、融入集体,学会交往3、理想植根于现实4、寻找榜样,把握人生4、走进社会大课堂5、与学习相伴终身5、困惑与警醒6、走进军营,体验坚强6、心理健康,人格更美7、知法守法,依法成才7、做守法的现代公民8、敢于竞争,善于合作8、我们需要朋友9、把握情绪,主宰自我9、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10、构筑人格长城10、我的中国心11、美是生活的崇高境界11、我们的使命是开拓创新12、履行我们的责任12、地球的危机13、继承、借鉴、创新13、审美与人格情操14、读书上网、充实人生14、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9、15、我和我的祖国三年级:1、十六岁,新生命的开始2、在集体的熔炉里成长3、点亮远航的灯塔4、做具有国际意识的公民5、学会学习6、认识健康,拥有健康7、总结与创新8、人生考核的预演9、莫道前途是坦途10、路,在创业者的脚下延伸11、成才立业,回报大地三、工作步骤(1)落实研究队伍(2008年3月6月):由政教处牵头,组织部分班主任、任课教师成立研究与实验课题小组。(2)制定详细研究实验计划(2008年3月7月):子课题全体成员群策群力,在充实完善课题计划的基础上,制定更为详尽的研究计划。(3)确立分年级、分项目子课题实验班(2008年10月前)。(4)抽样、问卷调查(2008年5月12月):从参加实验的三个年级的实验班中抽样、问卷调查,为实验提供客观依据。(5)编写问卷调查表(2008年5月12月):供抽样、问卷调查使用。(6)整理资料、撰写论文(2008年1月6月):阶段性工作小结。(7)通过市、区教教育学会审定并推广研究成果。总之,我们承担的课题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坚信:在区教育学会的指导下,在子课题组各校的通力合作下,团结协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研究,我们就一定能够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为建立21世纪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体系做出我们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