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第一单元先秦时期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2596209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第一单元先秦时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一部分第一单元先秦时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一部分第一单元先秦时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一部分第一单元先秦时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一部分第一单元先秦时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第一单元先秦时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第一单元先秦时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先秦时期【课程标准】必修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必修2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概括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括,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必修3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孑L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概括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知道诗经楚辞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各不冋时期的文学特色。选修1

2、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选修4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知识结构】1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时间夏(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年)商(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时代特征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时期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早期国家出现,逐步形成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混

3、战,分封制瓦解,社会动荡;各国为增强国力纷纷改革;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初现(大动荡、大变革)经济早期农业生产,井田制基础上奴隶集体劳动;青铜时代土地私有制度逐步确立,以精耕细作、小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初现文化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甲骨文、青铜乙术、历法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梳理】一、原始社会(一)政治:禅让制(二)经济:原始农业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作物:(世界最早)耕作方法:、石器锄耕土地制度:氏族公社所有(三)文化:原始的“图画文字”;彩陶画鹳鱼石斧图二.夏商周时期的政治(一)夏商周国家制度王位世袭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4、王朝一一夏。其子启以取代了,使王位在家族内部传承,王权具有神秘色彩。行政管理:商在中央设相、卿士,地方封侯和伯。商王对各方国的控制力有限,除对商承担纳贡和征伐的义务外,方国有很大的自主权,有时还经常与商王处于战争状态。(二)分封制(古代称为“分封”,封邦建国)宗法制目的解决贵族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内容分封土地和人口1.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2. 诸侯义务: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1.实质:2. 核心:3. 原则:嫡长子继承,小宗服从大宗3.诸侯权利:对下属进行再分封特点1. 是最高统治者;土地与义务是周王与诸侯关系的纽带2.1.2. 血缘关系维系3. 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影响1

5、.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拓展了疆域2周王确立了的地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和统治,开发1.宗法制是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了边远地区,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统治效果加强,周王朝延续数百年3. 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西周成为强国4. 受封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2. 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3. 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嫡长子和众子有双重关系,既是兄弟又是君臣)等独立性,为春秋割据埋下隐患.-IV、f一者天系宗法制是的基础,成为维护分封制的,巩固了分封制;分封制是的外在体现,一者互为表里,互为依存。在家

6、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三)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1浓厚的部族色彩(夏族、商族、周族)2.宗法制:制度体系的核心3分封制: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4.世卿世禄制:选拔官吏的基本方式5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三.夏商周时期的经济(一)农业农具:木制的和石锄、石犁,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用于生产。技术:排水、除早、培土、制肥、治虫。作物:西周时期有稻、粟、稷、麦、桑、麻。土地制度:实行“”(土地国有制度)生产方式:集体耕作。(二)手工业概况:商周时期“工商食官”,官营手工业发达。冶铸业:商周时代青铜铸造繁荣,等为代表;西周晚期已有铁器。制瓷业:商周时已烧出原始瓷器。丝织业:中国

7、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距今四五千年已开始养蚕并有丝织品。商朝时期有织机,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三)商业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者称,因此后人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商周时期政府曾米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四. 夏商周时期的文化历法:夏朝的夏小正,商朝的“殷历”。文字:商朝文字(甲骨文)已形成完整体系。五.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一)总体状况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天子衰微,诸侯争霸混战、走向瓦解。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战争以兼并为主,愈加频繁、残酷。各国为富国强兵进行改革,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统一趋势不断加强。(二)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根据土地多少和

8、好坏征收赋税,发展经济,整顿军备,改革赋税。鲁国: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三)战国时期1.魏国: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推行“平粜法”,制定法经,强化国家机器职能。2楚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限制贵族权力,裁免官吏,削减俸禄,发展军力奖励军功,要求官吏秉公执法。4.秦国:秦孝公任用商鞅两次变法,力图改变秦国落后面貌。(1)措施: 经济:,以法律形式,此后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年;首倡“”以保护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收,巩固统治;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政治: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级制;废除“”;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推行县制。 文化:“燔

9、诗书而明法令”。 社会风俗:推行小家庭政策(2)评价:进步性:推动秦国社会进步,促进,国富兵强,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其诸多变法措施均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局限性:轻视教化,刑法严酷,加重了。六.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一)农业1.农具和技术出现并逐渐推广,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法一一垄作法。2. 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3. 小农经济的形成基础:生产力()的提咼;的确立:统治者的提倡(如商鞅变法)基本生产单位:家庭(男耕女织)生产目的: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特点:,家庭为单位,属于典型的。优点:农民具有一定,利于精耕细作。缺点:规模小,脆弱。(二)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三)商业(四)官府

10、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地位提高,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七、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一)思想:“百家争鸣”1.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巨大的构成“百家争鸣”的社会根源;“士”的活跃和私人讲学的兴起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基础;诸子百家针对各种社会问题争相发表见解,互相驳难、互相驳难,又对各国诸侯游说,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张,形成“百家争鸣”。2.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奠定。3重要学派及代表人(1)儒家孔子: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出生鲁国。少学礼乐。壮年创办私学、收徒讲学。五十从政,失败后周游列国。晚年整理文化典籍,删修春秋。政治学说:以“”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学说,反对,主张,认为血缘之爱是仁的起点

11、和原动力;崇尚礼治,“(周礼)”;主张恰当协调仁和礼的关系,提出,过犹不及。教育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人”、“君子”;教育对象上主张“”;教育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认识:“”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其政治思想,是“仁”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礼”是“仁”的规范。“有教无类”是“仁”在教育上的身体力行。地位和影响: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中国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古代核心内容;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孔子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日本、朝鲜、启蒙运动)。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性善论(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仁政和“”论。 荀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性恶论;礼乐教化;“

12、”和“”。(2)道家: 老子: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道”为万物之本源:“”和“”;辩证法思想因素。 庄子: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把世间万物都看作相对的,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可获得精神自由。(3)法家韩非子: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主张法治、权术、威势,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二)科技1指南设备:战国时期发明“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2天文:留下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和哈雷彗星记录,战国时期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八百多恒星位置。后人据此辑成,是世界上出现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春秋时期米用19年7闰,战国已确定了一年主要节气,如立春、春分等。3.医学:战国问世

13、、西汉编定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三)文学1.诗经:春秋末年出现的中国第一部,收录西周至春秋三白多首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经孔子编订,奠定的基础。2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米用楚国方言,创作新的诗歌体裁一一楚辞。其代表作为长诗离骚,具有。(四)艺术1.绘画:战国帛书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青铜铸造精美,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2戏曲: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八、先秦时期的终结秦王嬴政统一六国条件:商鞅变法,秦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社会经济发展,人民渴望统一,法家思想等传播有利于统一。过程:秦王嬴政吸引贤士如李斯、尉僚等人,采纳李斯建议,先灭弱

14、小的韩国,又以离间计灭赵,再以水攻灭魏,后命王翦率倾国之兵灭楚,最后消灭燕、齐。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基础达标会考练习题】1. 右图所示封国林立的现象出现在卄廉*-WW-*A.西周B.秦朝C.西汉D.隋朝2. 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的“封建”是指A.封邦建国B.建立军队C.制定周礼D.营建都城3西周贵族统治阶层内部森严的等级是A. 周王一卿大夫一诸侯一士B.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 周王-卿大夫-士-诸侯D.周王-诸侯-士-卿大夫4. 下列对西周分封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扩展统治范围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D.诸侯在辖地继续实行分封5.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左传的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周王室强大B.郑伯不畏周王C.分封制瓦解D.诸侯之间不和6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B.确立嫡长子继承制C.分别宗族亲疏,强调尊卑有序D.明确小宗服从大宗7.“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这句话反映的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8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政治等级,以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9我国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铁犁牛耕C.灌溉施肥D.松土育秧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