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讲稿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2595196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验交流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经验交流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经验交流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经验交流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经验交流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验交流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验交流讲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学习经验交流阿克苏市第十二中学 蒋新玲正是姹紫嫣红时,2014年4 月20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带着一份憧憬,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期待与一种内心的冲动,在市教育局的组织与安排下,来到浙江省杭州富阳市富春第三小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学习。在这两个月中,我参加了该校的各种讲座报告,阅读收集学校有关资料,并深入课堂听课,与行政人员交流,了解教科研、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年级教研组等各部门运作情况,教科研主任景爱峰老师带我们参加了兄弟学校的10多次教研活动,老师们不但走出去,而且还请进来,“一月一特”请专家到校,零距离地感受富阳第三小学在学校管理、新课程改革等方方面面的成效与做法。他们超前的教育教

2、学理念、先进精细的常规管理方法、个性化鲜明的办学特色、科学完备的教师评价机制和有效多样的教师培养,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值得学习借鉴。富春第三小学创办于1985年,占地面积为11133平方米,建筑面积7845平方米。学校整体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是一所融景、情、理、趣于一体的花园式小学。办学思路:注重教学改革,坚持科研先导,加强以德治校,规范内部管理,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艺术教育为特色,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3.办学理念:2005年,学校提出了创建“阳光校园”的口号。至今形成的理念是:阳光发展为学生营造幸福成长的空间;为教

3、师搭建成功愉悦的平台。4.办学特色:阳光教育 和谐校园 艺体风采。学校现有39个教学班,1943名学生。师资素质整体优良,其中杭州市和富阳市教坛新秀25名,富阳市学科带头人10名,获省级、国家级荣誉称号19人次,并先后培养了2名省特级教师;98位专职教师。先后被命名为杭州市文明单位、杭州市文明学校、杭州市示范性小学、杭州市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学校、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浙江省书法实验基地、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实验学校、浙江省优秀家长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等。建校近30年来,学校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艺术教育为特色,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

4、学校校园场地虽小,但开设了合唱、舞蹈、射击、跆拳道、儿童画、篆刻、陶艺、葫芦丝、小提琴、书法、电脑绘画、电脑机器人、田径、篮球等多个课外艺体社团,分项目划分活动区域,教师分工负责组织指导,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特长得以发挥,更好地展示自我。书法、器乐、舞蹈、声乐、射击等项目多次获省、市金奖,连续多年获杭州市传校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一名;历届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3000多人次,其中全国级154人次,省级170多人次。教师教科研蔚然成风,教师论文获省市级奖项的达400多篇;省规课题学会表现获浙江省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近年来,学校又提出了创建“阳光校园”的口号:关注师生心灵、张扬师生个性、激发生

5、命活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引领教师不断追寻阳光下的诗意人生,引领孩子不断追寻至真、至善、至美、至乐的阳光童年!2个月中我听了上60多节课,我进行了反思,想想我们的课堂,老师沉迷于对课文内容的自我阐释,一味的抒情化乃至煽情,致使学生在课堂上是一位积极配合听众,是一位努力参与的演员,语文课堂俨然成了一个师生表演的舞台了。十年课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成效:语文课程的先进理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语文教学的领域有所拓展;语文教学的人本精神得到张扬,人文内涵日益丰富;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外阅读逐成风气;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受到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为课改助力。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任务把握

6、不准;教学理念还没能转化为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不足。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语文教学评价的研究滞后,评价方法单一,学生课业负担较重。但在富春三小我看到了语文课堂发生的巨大变化,老师不是导演,学生也不是演员,老师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教师在借助文本,实现从“教课文”到“学语文”的转变。老师们上的课,让人赏心悦目,感觉老师们教得轻松,孩子们学得愉快。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投入,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思维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智慧的启迪,与学生平等交流,给学生创设了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与

7、富阳三小老师门上的课,浅谈几点感想:一、明确阅读要求,培养阅读习惯。无论第一课时,还是第二课时,学生“初读课文、自读课文”十分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一篇课文的阅读质量,从长远来看,更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明确“初读课文、自读课文”的要求。(1)时间要明确:初读课文的时间不能少于5分钟,一般以学生读3遍课文所需时间为基准,长文则初读、自读所需时间更多。语文教师要有时间概念,更要舍得时间让学生充分初读、自读课文。在三小我看的最多的是,老师要求学生读文时,教师也同样和学生一起自由读文。(2)任务要明确:初读自读课文的任务,不能简单含糊。朗读课文的遍数要明确,

8、生字新词的拼读认读要求要明确,课文主要内容的梳理归纳要明确,带什么问题研读思考要明确。总之,初读、自读要有任务,要以任务来驱动学生的阅读行为,目标任务越明确,阅读就越有效。(3)方式要明确:以什么方式完成初读自读任务要向学生确定。一般而言,初读、自读宜用自由朗读的方式,因为学生的阅读朗读速度、质量有差异,自由朗读的方式能让所有学生以个体独立的状态,完成初读任务。低段可以采用口语方式完成初读自读任务,而中高段,更要提倡用书面方式来完成,比如阅读批注、习题式问题情境、填空式内容归纳、小标题概括、写初读感受、做阅读思考记号、写阅读疑问等。书面文字表达的方式,能人人参与,教师便于检查了解学情。以文字“

9、定格”思维,能促进思维的深入。典型学习提示:自由大声朗读课文3遍以上,认真拼读生字,读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遇到难读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用1、2句话写在课题旁边。想想、说说你的初读收获,在难懂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打上“?”。典型教师导语:1、同学们读书真努力!读了一遍又一遍,真好! 2、小明同学最认真,读了3遍还在读!3、读得慢的同学不着急,老师会等你们!其他同学请继续读!二、精心设计提问,激活深层阅读。问答式教学结构,课堂表现及其弊端:一是“随意提问”,低思维水平的问题过多,学生阅读理解缺乏方向感;二是“即时回答”,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大部分学

10、生被动“倾听”。关于课堂提问的设计与教学展开,要注意以下几点:(1)随机、随意提出的问题,“淡化”为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或者总结、承接上一个教学环节,或提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基本内容和学习任务。(教师导语采用设问、反问等方式)(2)课堂提出的问题,不立刻作答,而让学生以此为学习任务,展开自读自悟、圈划批注、合作交流;在一个“课堂提问”的研究上,作更长时间的停留,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3)若干个段落、甚至一堂课的阅读活动,均围绕1个或2个课堂提问展开。让单位时间段之内的研读活动具有一定的“向心力”。(4)研读教材、立足全文,联系单元主题,提出“大问题”,然后围绕这一“大问题”,进一步细化,一

11、步一步“经营”大问题的求解过程。五年级钓鱼的启示一文的人文蕴含作者已经用直白的语言揭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对这一“中心句”抓住不放,人文感悟很容易变成“道德说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容易被学生忽视的两个文本“空白”:(1)禁捕的规定(“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探究“为什么要这样做?”写话禁捕告示。(2)市民的行为(“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探究“市民是怎么想的?”理解“规则和每一个市民息息相关”。有了这样的境界

12、,实践道德,才有了真正的“动因”。 (文本细节) 六年级军神一文中的沃克医生的表现,从侧面反映了“军神”的伟大。然而,“沃克”医生这个次要人物的身上,还隐含着另一种人文思想。引导学生关注他,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 (次要人物)课例1:老人与海鸥第1课时,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自读自悟,结合有关语段感受:这是一个 爱鸟 的老人。第2课时,围绕“他是一个爱鸟的老人,他还是一个 的老人。” 语段(一):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腿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他是一个爱鸟的老人,

13、他还是一个 简朴 的老人。” “他是一个爱鸟的老人,他还是一个 执着 的老人。” “他是一个爱鸟的老人,他还是一个 孤独 的老人。”(链接老人的生平资料) 语段(二): 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他是一个爱鸟的老人,他还是一个 幸福 的老人。”三、细

14、化语段教学,关注语言文字。 整体感悟和研读深思,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段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向“部分研读”深入,培养学生关注语言、品味语言的阅读习惯,逐步获得更为“细腻”、“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粗糙”“浅层”“缺乏耐心”,是当前小学生阅读品质的基本特征。因此,语文课堂上,通过语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潜心阅读、用心体会、品词析句”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语段教学是阅读教学(尤其是第二课时)的核心环节,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语段教学的设计和教学展开。能否恰当选择语段,并设计教学,可以看见语文教师的阅读功力和教学水平。语段教学的方式契合了阅读检测的基本形式,是有效的“

15、应试”手段和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课堂提问、语段教学:1、2个问题,3、5个语段。语段的“灵魂”: 是统领语段的更大的“研读话题”,否则“语段”一旦琐碎、零乱,就会因为缺乏目标指向,而变得“失魂落魄”找不到思考、理解的方向感。如,白鹅语段的灵魂(目标指向)是鹅的“高傲”;猫的语段的灵魂是“尽职”,而更高一个层级的目标指向则是猫性格的“古怪”。因此,语段教学不是彼此孤立和简单拼凑,而是包含于、隶属于课堂整体的某个“线性”教学结构之中。 课例说明:四年级13.白鹅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1)理解“从容”“大模大样”的意思,并指名学生表演,感受鹅步调“高傲”; (2)与“鸭”的步调对比,进一步感受鹅的步调“从容不迫”,毫无局促不安之相; (3)播放视频京剧净角出场,直观步调从容的姿态和神韵; (4)有感情朗读(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朗读)。课例说明:四年级15.猫 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1)理解“屏息凝视”的意思;“为什么这样做?”(板书:专心)(2)“一连”说明什么?(不间断、时间长、有耐心)(板书:耐心)(3)“非不可!”有感情朗读。(板书:决心)(4)小结:为什么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