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259425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xx哈尔滨模拟)下列有关水与生命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发生癌变其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的细胞低B正在萌发的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下降C在线粒体和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有水生成D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解析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细胞内代谢比正常细胞旺盛,因此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细胞高;正在萌发的种子,代谢旺盛,自由水含量较高,此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下降;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水,蛋白质的脱水缩合也会产生水,对应的细胞器分别是线粒体和核糖体;自由水和

2、结合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答案A2(xx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体与水分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贮藏中的种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B水从根系向地上部分的运输与细胞壁无关C适应高渗环境的动物可排出体内多余的盐D缺水时,动物体的正反馈调节能促使机体减少水的散失解析本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生物体内水的有关知识。贮藏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低,以保持休眠状态;水沿着由死亡细胞的细胞壁组成的导管从植物的根系向地上部分运输;缺水时,动物体的负反馈调节能促使机体减少水的散失;适应高渗环境的动物体液渗透压相对较高,但仍要排出体内多余的盐,以维持内环境稳态。答案C3元素和化合物是生物体的物质基础,下列相关叙述正

3、确的是()A糖类和脂质都属于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B缺水时,血浆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降低C磷脂、ATP、核酸的组成元素均含C、H、O、N、PD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均呈紫色解析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生物大分子包括多糖、蛋白质、核酸等,不包括脂质,A错误;缺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调节人体水盐的平衡,B错误;磷脂、ATP和核酸的组成元素均包括C、H、O、N、P,C正确;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甲状腺激素属于氨基酸类衍生物,只有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才能产生紫色反应,D错误。答案C4下列能说明无机盐离子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的是() A当植物缺少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

4、花粉发育不良 B钠盐是以Na的状态存在于细胞中的 C农业生产中要给农作物施氮肥 D山羊的血液中如果Ca2的含量过低,就会出现抽搐解析植物缺少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说明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B项和C项没有体现相应离子在生物体中的作用;血液中Ca2含量过低出现抽搐,说明无机盐离子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作用。答案D5(xx沈阳模拟)下列关于无机盐在生物体中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镁是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的各种色素的组成元素B人体缺铁会影响正常的有氧呼吸功能C人体血液中Ca2浓度太低,会出现抽搐症状D细胞中的某些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具有一定作用解析镁是构成叶绿素

5、的元素。人体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影响氧的运输,进而影响有氧呼吸功能。人体血液中Ca2浓度太低,会出现抽搐症状。细胞中的某些无机盐离子(如HCO3)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一定作用。答案A6下列食物营养成分与鉴定试剂及显色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淀粉:碘液,紫色B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C脂肪:苏丹染液,红色D蛋白质:双缩脲试剂,蓝绿色解析淀粉遇碘产生蓝色。脂肪与苏丹染液产生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答案B7(xx营口模拟)在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的鉴定中,下列有关操作及其作用,错误的一项是()A在鉴定前留出一部分样液,作用是设置对照B制备蛋白稀释液,防止蛋白质与双缩

6、脲试剂反应后粘在试管壁上C研磨梨或苹果时加入石英砂,是为了研磨充分D脂肪鉴定中加入酒精,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活性,有利于观察解析此题考查物质检测的操作,具体分析如下:A项,物质鉴定前留出一部分样液的作用是进行对照;B项,蛋白液浓度过高时,反应后粘在试管壁上不易洗掉;C项,研磨生物材料时加石英砂的目的是使研磨充分;D项,脂肪鉴定时加乙醇是洗去浮色。答案D8(xx安徽师大附中模拟)在检测下列物质时所选用的实验材料、试剂和反应现象都正确的是()选项检测物质实验材料试剂反应现象A还原糖胡萝卜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B蛋白质豆浆双缩脲试剂蓝色C脂肪花生子叶苏丹染液橘黄色DDNA人口腔上皮细胞吡罗红红色答案C9(x

7、x广漳模拟)表格中是某同学探究不同材料中还原糖含量高低的实验。下列是对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试管1试管2试管3试管4苹果提取液2 mL雪梨提取液2 mL白菜提取液2 mL蒸馏水2 mL斐林试剂1 mL1 mL1 mL1 mL水浴加热砖红色很深砖红色深砖红色较浅无砖红色A.苹果组织细胞中含还原糖较高B白菜叶肉细胞中也含有还原糖C试管4中溶液为无色D试管13中,溶液颜色渐变成砖红色解析试管4中有斐林试剂,溶液颜色为蓝色或浅蓝色;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发生的颜色反应,颜色渐变过程为蓝色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答案C10分析下表,可推测()溶液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甲乙甲、乙混合注:“”显色,“”显色更深;“

8、”不显色。A甲溶液含有淀粉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解析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变蓝色,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根据溶液甲中的颜色变化可知其含有蛋白质;根据乙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可知其含有淀粉;甲、乙混合后,两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了还原糖,由此可知,甲溶液中含有淀粉酶,乙溶液中含有淀粉。答案D11(xx滨州检测)下表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溶液溶质的元素组成检测试剂颜色反应溶质的基本单位甲C、H、O砖红色葡萄糖乙C、H、O、N等双缩脲试剂A.甲可能是麦芽糖溶液B是斐林试剂,使用时需水浴加热C乙液可能是一种酶溶液D是紫色,是

9、核苷酸解析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根据表格分析,甲是还原糖,乙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答案D12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 和30 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和提取液。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如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 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用5065 的温水浴加热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甲呈浅砖红色

10、,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解析萌发的小麦种子可产生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可溶性还原糖,而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产生酶的量是不同的,30 时酶产生量远大于20 时,因此在提取液中产生酶的量远大于提取液,由此产生的还原糖的量:乙甲丙,因此用斐林试剂鉴定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u(OH)2的颜色。答案D二、非选择题(40分)13(16分)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_,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糖发生作用,形成_沉淀。(2)在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_,用其染色时,冲洗浮色要用酒精,

11、这是因为酒精_。(3)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摇匀。其中双缩脲试剂B的量只需4滴,而不能过量,为什么?_。(4)本实验注意事项:斐林试剂极不稳定,其甲液和乙液需_,使用时再临时混合均匀用于实验。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试剂_,造成碱性环境,再加试剂_。在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中,对试管中溶液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_,试管口不要朝向_,以免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的操作和基本知识。(1)还原糖具有还原性,能将斐林试剂中的Cu2还原成Cu,生成Cu2O砖红色沉淀,所以可用斐

12、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存在。(2)苏丹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能溶解在酒精中,根据这一性质可用酒精洗去浮色,便于观察。(3)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原理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形成紫色。若加入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即CuSO4,CuSO4本身呈蓝色,与试剂A反应产生的Cu(OH)2也呈蓝色,会掩盖生成的紫色,影响实验观察。答案(1)斐林试剂砖红色(2)苏丹能溶解苏丹(3)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会与试剂A反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4)分别配制、储存A液(0.1 g/mL NaOH溶液)B液(0.01 g/mL CuSO4溶液)烧杯底部实验者或其他人14(10分)(xx河西质检)农民在储存玉米种子前

13、,需将刚收获的玉米种子晒干后,才收进粮仓存放。如果暴晒的时间不够长,在粮仓中堆存时玉米会产热导致霉烂。根据科学研究,玉米的产热量与种子消耗的氧气量成正比。播种玉米时,农民又将玉米种子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种子产热速率也越来越快,种子逐渐变“甜”了,几天后,种子开始发芽,这时玉米种子内的含水量达到峰值。请根据以上事实及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农民晒种时玉米种子失去的主要是以_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的水。当把种子晒干后放在试管中加热烘烤,直至碳化,此时失去的水分主要是_。(2)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玉米种子变甜了,这种甜味物质是_,可用_试剂进行鉴定,它是由种子中的_(物质)水解后生成的。(3)通过上述事实可以看出,细胞的代谢强弱与细胞的_有密切联系。(4)在种子从浸水萌发到长出第一片真叶这段时间,种子内有机物的变化为_,而在这段时间内种子的鲜重却在_。解析(1)在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有两种:自由水和结合水。 种子中自由水容易失去,结合水在试管中加热烘烤的过程中会失去。(2)种子在浸泡过程中,细胞内的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具有甜味;麦芽糖和葡萄糖是还原糖,能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