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257759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 y非带奈何愁一、 选择题(每题分,共0分)1、 季相最明显的群落是( B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 北方针叶林 D.热带雨林2、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存在生态系统内个营业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 )A.能量越来越少 B. 能量越来越多C. 能量没有变化 D.因生态系统不同而变化不同3、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状况下的演替过程是( B )A. 原生演替 次生演替 C. 水生演替. 旱生演替4、生态学做为一种科学名词,最早是由( A )提出并定义的。 E.Haeke B.EPo A.ansley D. Darwi5、臭氧层破坏属于( B )A. 地区性环境问

2、题 B. 全球性环境问题 . 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 D. 某个大陆的环境问题6、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气可维持50g产量,钾可维持350产量,磷可维持0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 )A.250kg 左右 .350kg 左右C 0kg 左右 D 不小于500g 7、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 C )A增长型种群 B.稳定型种群 C.下降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 、ev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个类型,其中表达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 A ) 凸型曲线 B. 凹型曲线 C.对角线型曲线D. S型曲线 9、N/dt (KN/K)这一数字模型表达的种群增长

3、状况是( D )A. 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B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C.无密度制约的持续增长 D. 有密度制约的持续增长 10、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属于( D ) 原始合伙 B 竞争 C. 中性作用 D.偏利作用 11、下列说法对的的事( D ). 生态系统由动物、植物、微生物构成B. 生态系统由自养生物、异养生物、兼养生物构成 生态系统由植物、食植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构成D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构成1、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 )A.种子植物 B.真菌 蓝绿藻 蕨类植物13、不符合群落演替方向性的特

4、性是( D ).群落构造从简朴到复杂 B.物种构成由少到多 C.群落稳定性越来越高 D. 种间竞争越来越剧烈、按logtic方程增长的种群的最大持续收获量是( D)A k/ Bk4 Cr/2 D k 15、环境生态学诞生的标志是(A )A.沉寂的春天问世 B.只有一种地球问世.人口炸弹问世 .增长的极限问世16、水生植物的特点是( ).通气组织发 B机械组织发达C.叶面积小 D.根系发达7、下列有关生态位的论述,对的的是( A ).如果两种物种的生态位有部分重叠,它们之间就会存在潜在的竞争。B.生态位范畴越大(宽),越倾向于是一种特化物种。C.环境变化不会导致生态位发生变化,如生态位压缩、释放

5、、移动等。D.群落中优势种和建群种的生态位最大(宽)。18、下列有关演替趋势的论述,错误的是( D )A.一般来说,演替总向着使群落构造和成分更复杂的方向。一般来说,演替总向着能充足运用多种资源,改造环境能力更强的方向。C.在某些因素特别是人的影响下,演替会向着自然演替相反的方向进行。D.演替总向着本地气候顶级方向进行。19、下列有关生物群落发生的论述,错误的是( )A.群落发生是从物种迁移和定居开始的,首选占有空白生境的生物称为先锋植物。B.先锋物种一般都具有生长速度快、散布能力强、生殖能力强等特点。C.在稳定的顶级群落中,储藏着大量有也许成为先锋物种的潜在定居者。D.先锋物种在竞争中通过改

6、造环境来巩固自身在群落中的地位。2、在一种处在稳定期的森林群落中,其年龄构造应当是 ( )A.幼龄植株百分率非常高。B.各龄树木数量从幼龄到老龄成比例减少。C.各龄树木数量大体相等。D.幼龄植株百分率非常低。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0分)、自然界的生物不能单独生活在非生物的环境中,而受到周边其他生物因子的影响。(T)、休眠是生物对外界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动物的休眠在发生在冬季,如蛇类冬眠。(F)、环境因子中,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是直接作用。(F)4、在16下饲养的小白鼠其尾巴要比在2下饲养的长。(F)5、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的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的个体数量为/。()6、所谓生态对策就是一种物种

7、或一种种群在生存斗争中对环境条件采用适应的行为。(T)7、一种种寄居在另一种种的体内或者体表,并摄取寄主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称为寄生。()8、在系统系统中,与一级食肉动物相比植食动物受到捕食的压力较大。(T)、水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对光能的运用率比陆地生态系统高。()10、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是指消费者和分解者运用初级生产物质进行同化作用建造自身和繁衍后裔的过程。(T)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分)1、每种生物对一种环境因子均有一种生态上的适应范畴,这个范畴的大小称为 生 态幅 。2、当种群数量N趋近于K值,(N/)由1逐渐下降为零,表达种、群增长的剩余逐渐缩小 ,种群潜在的最大增长可实现限度逐

8、渐 减少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单向流动 、 逐级消耗 。、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一般分为种类型,其中 集 群 分布是最常用的种群空间分布构造。6、种群的基本特性是空间特性 、数量特性、遗传特性7、光照强度达到光饱和点 时,植物光合伙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长。8、年龄锥体的三种类型分别为迅速增长种群 、稳定型种群和下降型种群。9、生态金字塔涉及能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和 生物量金字塔 三种。、生物多样性一般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三个层次。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了三个原则,即: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和共同性原则。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分)1、 生物

9、放大:又叫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在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残留浓度不断升高的现象。2、 动态生命表:根据观测一群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死亡或存活的动态过程而获得数据编制的生命表。3、 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畴内,可以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运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生态元的生态位。4、 种群:在一定期间内和一定空间内,生活和繁殖同种个体所构成的群5、 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涉及供应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简

10、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答:综合伙用。生态环境是一种统一的整体,生态环境中多种生态因子都是和z其她因子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中发挥作用,任何一种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她因子的不同限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主导因子作用。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中,其中必有一种或两个是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她因子也发生变化。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某些生态因子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如地形因子;另某些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起直接作用。阶段性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品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导致的。生态因子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环境中多种

11、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似,但都各具有重要性,不可缺少;但是某一种因子的数量局限性,有时可以靠此外一种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都依赖于多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伙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核心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2、简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内容。答:(1)有机质的合成与生产、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持;()调节气候;(3)营养物质储存与循环;(4)土壤肥力的更新与维持;()环境净化与有害有毒物质的降解;()植物花粉的传播与种子的扩散;(7)有害生物的控制以及减轻自然灾害等。3、生态系统有哪些基本功能?答:()生物生产: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涉及初级生产和次

12、级生产两个过程,前者是生产者(重要是绿色植物)把太阳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故又称之为植物性生产;(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通过食物网络在系统内的传递和耗散过程。(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生命成分的生存和繁衍,除需要能量外,还必须从环境中得到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4)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功能整体性除体目前生物生产过程,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方面外,还表目前系统中各生命成分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习惯上称为信息流。六、论述题(每题12分,共分)1、今年入冬以来,国内华北地区再度浮现严重的雾霾天气,P5和PM0浓度爆表。试从环境生态学的角度简述雾霾的概念,分析其成因

13、和危害,并提出可行的应对措施。答:1)雾霾的天气学解释 雾霾涉及了两种天气现象,即“雾”与“霾”。“雾”指的是空气中弥漫的小水珠,而“霾”指的是空气中弥漫的人类肉眼看不见的颗粒粉尘物。“雾”能使能见度减低,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而“霾”对人体的健康导致了极大的威胁。而雾霾就是指空气中既有“雾”又有“霾”,是两者的混合体。2)国内雾霾产生的因素.特殊的气象条件b.大量污染物排放c.污染物的区域运送d污染源及其奉献率的不拟定性3)雾霾的危害.危害居民身体健康b打破生态系统平衡c阻碍交通运送d.损害政府公信力e.有损国家形象4)治理雾霾对策a.健全法律制度,的确堵住致霾漏洞b.调节能源构造,提高能源运用率c加强机动车管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d.区域联动,提高全社会公众参与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