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内支撑施工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2576082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内支撑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基坑内支撑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基坑内支撑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基坑内支撑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基坑内支撑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内支撑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内支撑施工方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基坑内支撑施工专项方案 第一章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盐田盛迪嘉海湾里大厦项目 工程地点 深圳市盐田区深盐路与官上路交汇处东南侧建设单位 深圳市盛迪嘉置业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深圳市深龙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深圳市长勘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单位 艾奕康设计与咨询(深圳)有限公司施工单位 汕头市达壕建筑有限公司工程规模 该项目拟建建筑物设计0.00标高为1956年黄海高程11.00m,设3层地下室,基坑底绝对标高为-3.00m(底板+垫层按800mm考虑),根据周边地形,基坑开挖深度为12.8013.50m。基坑总周长约302m,面积约5610m2。 现场条件及周围环境

2、场地北侧基坑开挖边线距离深盐路边线约6.5m;东南侧为在建盐田现代产业服务中心(一期)项目,基坑开挖边线距离原支护边线约2.209.20m,设计期间,该项目地下室已回填;西南侧紧邻官上路,基坑开挖边线距离道路边线约6.3m;西北侧设计期间为临时板房。 基坑周边管线较密集,有电力、电信、给水、雨水、污水等管线,部分管线距离基坑边较近,对于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的要求较严,在基坑施工前应进一步查明管线情况,做好相应的管线保护或迁改方案。工程主要部位与特征拟建建筑物3层地下室,底板+垫层按800mm考虑。 内支撑特点 1)基坑支护设置二道内支撑,并在局部支撑梁上增设钢筋混凝土面板,板厚为200mm(详见

3、支撑平面布置图),立柱灌注桩及面板混凝土强度均为C30。2)第一道支撑作用在冠梁上,支撑梁采用8001000mm,支撑连梁采用6001000mm,混凝土强度为C30;第二道支撑梁采用10001000mm,支撑连梁均采用8001000mm,混凝土强度为C30。3)支撑立柱下部采用直径为1.0m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上部采用钢格构,钢格构入灌注桩4.0m;立柱桩按进入基坑底以下不小于15.0m控制。钢格构立柱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220,中心偏差不大于20mm。钢格构采用Q345B钢。4)立柱桩采用旋挖灌注桩,桩身采用C30水下商品砼浇灌,桩位允许偏差为50mm,垂直度允许偏差0.5%,桩底沉渣不大于5

4、0mm。桩内配筋采用均匀性配筋,钢筋笼制作和就位要严格控制,主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钢筋笼直径允许偏差10mm,箍筋间距允许偏差为20mm,钢筋长度偏差为50mm,钢筋保护层厚度50mm。5)支撑体系的安装必须遵守先撑后挖的原则,并等现浇混凝土构件强度达到80%以上才能开挖下一层土方;6)支撑部分挖土时,应对称平衡开挖,以确保支撑受力均匀;7)支撑拆除应对称拆除,并制订专门的施工方案。工期要求30日历天。 第二章 施工准备2.1施工机具准备2.1.1咬合桩桩头破除设备及人员于2016年11月16日进场并投入使用;2.1.2钢筋加工班配套设备及人员于2016年11月22日进场并投入使用。2.1

5、.3其它机具详见后附机具一览表。 2.2施工材料准备2.2.1钢筋于2016年11月18日前全部进场,在收到下料单后即开始加工。2.2.2砼采用商品砼。现场用模板、木方、隔离剂等数量按项目部指定时间入场。2.2.3组合定型模板现场存贮500m,不够用时由物资部根据实际需求量及时采购。2.2.4其它材料由各部门根据需要采购。2.3施工班组进场2.3.1咬合桩桩头破除班于2016年11月16日进场,钢筋班、木工班、砼班根据现场工作面展开后,随时进场。2.4施工条件准备2.4.1地下水降至第一道支撑梁底标高1m1.5m以下。2.4.2咬合桩必须检测合格。 第三章 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降水-土方开挖-

6、截原咬合桩桩头-桩头处理-做咬合桩超声波检测-冠梁、支撑梁(板)钢筋加工-安装腰梁植筋-支撑梁(板)模板支设-支撑梁(板)浇筑-砼养护-土方开挖。 第四章 内支撑主要施工方法41测量放线4.1.1测量组根据施工图纸现场放线,如果图纸中的支撑梁(板)位置与现场实际的立柱桩位置不符,则需调整相关水平梁的位置,使之与现场立柱桩相符。调整位置须经设计同意后,现场就严格按此执行。4.1.2土方开挖期间每日测量一次,遇异常变形加密测量。测量布点图见后附图4。4.1.3施工测量按导线确定支撑梁(立柱桩)中心位置,临时水准点和支撑梁(立柱桩)中心位置轴线控制桩的设置应便于观测且必须牢固,并应采取保护措施,支撑

7、梁(立柱桩)中心位置轴线、高程 ,应经过复核方可使用,并经常校核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的规定;施工测量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水准测量高程闭合差平 地20 (mm)山 地b (mm)导线测量方位角、闭合差导线测相对闭合差直接测量距俩次较差40 n(mm)1/30001/5000注: 1、L为水准测量闭合路线的长度(KM)2、n为水准或导线测量的测站数4.2土方分项工程4.2.1因支撑梁(板)需接立柱桩,故首先应将立柱桩内、外余土用人工清除、并冲洗干净;4.2.2基坑内排水沟底的坡率为0.20.5%,坡顶排水沟底的坡率为0.10.5%,支撑梁(板)外降水见土方开挖专项方案。4.3植筋分项工

8、程 4.3.1支护桩上植筋25钢筋,锚入桩内400、腰梁内锚入600,每根桩植筋不得少于4根。 4.3.2 钢 筋 胶 粘 剂 采 用 国 产A级胶。须查验出厂合格证。并在监理或甲方代表的见证下取样送检,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3.3钢筋植入后7日内严禁受 到 触 动 和干扰植筋,按砼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N2抽样规则,按重要结构构件,应按其检验批植筋总数3,且不少于5件在监理或甲方代表的见证下随机抽检。 4.4钢筋分项工程(一)设计要求: 1.本工程为支撑梁(板)现浇混凝土结构,钢筋采用HPB300、HRB335、HRB400钢筋,所有钢筋应事先除锈较直。 2.主筋锚入冠

9、梁长度900mm;冠梁保护层厚40mm。 3.支撑梁(板)、连梁保护层厚40mm;所有加腋部位高度(宽度)均为0.5m; 4.支撑梁(板)主筋锚入腰梁1000mm;支撑梁、冠梁的截面配筋均为通长配筋;加强钢筋范围内箍筋间距为100mm; 5.支撑梁(板)主筋应尽量穿过格构柱,如不能穿过格构柱的应将主筋弯起与格构柱焊接,搭接长度为5d,双面焊、焊缝宽度0.6d.焊缝厚度0.35d,格构柱焊接质量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格构柱钢材材质采用Q345B钢。 6. 节点处支撑顶、底面钢筋放置原则:冠梁或腰梁钢筋设置在外,主撑在内,连杆在中间;加密箍筋与转角加强箍筋需在腋角加强钢筋范围内设置;支撑梁的截面配筋

10、为通长配筋,混泥土为C30;(二)钢筋加工: 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进场的钢筋须查验出厂合格证,并在监理或甲方代表的见证下取样送检,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HPB300级钢筋未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3.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5.箍筋弯钩

11、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6.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7.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8.钢筋表面应整洁,粘物、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带有颗粒壮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有麻点的钢精严禁使用。圆盘钢筋要调直,采用卷扬机冷拉方法,拉长率不得超过4%。 9.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表5.3.4的规定: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项 目

12、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箍筋内净尺寸5(三) 钢筋连接: 1.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 2.钢筋的接头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3.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4.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5.接头

13、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6.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7.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5.4.6)。8.同一连接区段内

14、,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2) 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3) 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9.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 应符合下列规定: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2)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3) 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10.钢筋机械连接安装接头时可用管钳扳手拧紧,应使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标准型接头安装后的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p。 安装后应用扣力扳手校核拧紧扭矩,拧紧扭矩值应符合本规程下表的规定。 直螺纹接头安装时的最小拧紧扭矩值钢筋直径 (mm) ) 16 1820 2225 2832 3640 拧紧扭矩 (N.m) 100 200 260 320 360 1)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应相互顶紧,这是减少接头残余变形的最有效的措施,是保证直螺纹钢筋接头安装质量的重要环节; (四) 钢筋安装 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