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疑难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257472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疑难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语文疑难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语文疑难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学语文疑难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学语文疑难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疑难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疑难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蒹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它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征??蒹葭?抒 写的是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它在艺术上有以下特征:1采用比兴:这首诗分三章,每章首二句都以蒹葭起兴,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 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到达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2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层层推进。3意境的整体象征: “在水一方,可望不可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湖洄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 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

2、人生体验。意境的整体象征,使?蒹葭?具有丰富的人生哲理意味。2与?诗经?相比,?楚辞?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在语言形式上,楚辞以六言、七言为主,句 式参过失落,富于变化,语言词采绚烂,意味深长,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在创作方法上,它不象?诗经?用近于现实本来面目的形式,如 实地反映当时的现实,而是通过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和感情的抒发来曲折地反映现实。作品大量采用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梦想巧妙神异,想 象奇特无羁,感情热烈狂放,具有浓厚的浪漫精神气质。3?季氏将伐颛臾?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政治主张?表现孔子反对战争,主张治国以礼,为 政以德的主张。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喻义是什么?第一是把

3、季氏比作虎兕,把颛臾比作龟玉。季 氏攻伐颛臾,就好比虎兕从笼子里跑出来伤人;如果颛臾在鲁国境内被季氏攻灭,就好比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这 层比喻义有力地揭露了季氏的贪暴及其伐颛臾的非道义性。其二是把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和季路比作虎兕的看管人和龟玉的保管人。出现“虎兕出于押,龟 玉毁于椟中的情况,其过错在于虎兕和龟玉的看管人和保管人。同样,季氏将伐颛臾,也是辅佐季氏的冉有和季路的责任。这层比喻义表现出孔子对自已学生的严肃批评。5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梁惠王的“移民移粟并非仁政,只是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不尽心相比,只是形式上、数量上距离上的不同,没有本质的区别。6井蛙不可以语

4、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这段话说明人不可能超越自己的生存环境,因而认识是十分有限的。这里运用了类比论证。7概括?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共叔段、姜氏和颍考叔四人的性格特征。郑庄公阴险狡诈、老谋深算、胸有城府、工 于心计、伪孝伪悌、善于应变。共叔段贪婪狂妄、愚昧无知。姜氏偏狭昏聩,以私情干政。颍考叔聪明机敏。8什么是汉乐府?汉代乐府诗在艺术上有什么特征?西汉武帝时期,官方设立了“乐府这一采诗机构。汉代乐府诗就是汉代乐府机关采集、演唱的一些歌辞。后来古乐逐渐失传,这些歌辞便被视为一种阅读欣赏的书面文学了

5、。汉代乐府诗在艺术上的特征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及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与?诗经?一脉相承;长于叙事铺陈、使用丰富多样的叙事手法;句式以五言为主、间以杂言;语言富于生活气息、质朴自然。9?十五参军征?一诗的主题是什么?这首叙事诗主要表现一个久经征战的老兵还家后的凄凉处境和悲苦心情,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给广阔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10.?短歌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抒发了曹操求贤假设渴的感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11.分析说明?短歌行?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借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深长思念。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6、:全部袭用?诗经小雅鹿鸣?的原句,借以表达自己优待贤才的态度。“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使用 “周公吐哺的典故,贴切地表达了要礼遇天下贤士,让他们帮助自己统一天下。隐含了统一天下的宏志。12陶渊明?饮酒?“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的妙处何在?“见南山是无意中的偶见,不是有意去望。南山的美景正好与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融为一体,情景交融,诗人悠然的神态、心情都被衬托出来了。假设“见改成“望字,有刻意寻求之态,悠然之态将荡然无存。13?谏逐客书?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中主要采用哪种论证方法?采用了归纳论证、正反比照论证、类比论证。主要采用的是正反比照论证。14?山居秋暝?哪两联表现出动静相衬、视听结合特点?

7、颔联和颈联写景动静相衬、视听结合。15高适的?燕歌行?中包含了哪些比照?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比照。开篇即有将军的轻敌与战败的比照。“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比照最为鲜明,一苦一乐,生动地描绘了军中的阶级对立关系。诗中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邀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别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比照。“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千里关山,两心牵挂,淋漓尽致地揭示出征人思亲的感情。 结尾提出李广那么又是古今比照。16. 李白?将进酒?诗中运用陈王曹植这一典故的作用是什么?陈王曹植才华横溢,但遭兄侄猜忌,终不得用。李白钦佩他的才能,借以自比,一方面表现对自己才能的自信,更

8、重要的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17解释?无题?相见时难颔联所用的比兴手法和双关意义。用“蚕吐丝、“蜡流泪起兴,比喻耗尽生命的追求。用“丝谐音“思,用“到死、“成灰与“方尽、“始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传达出刻骨铭心、生死不渝的儿女至情。此外,它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含义隽永,耐人寻味。18. 为什么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喻愁生动贴切?用“一江春水喻愁,使无形的愁有了具体的形象,就像“一江春水那样澎湃汹涌,无边无际,把愁写到了至大。19.唐代古文运动的宗旨是什么?内容上提倡儒学,反对佛、老;形式上提倡以先秦两汉散文

9、为样板,单句散行,反对骈俪。20谈谈韩愈在?进学解?中所使用的迂回曲折的写作笔法。作者写作本文本来是为了抒发自己长期不受重用,反遭贬斥的不满情绪,揭露挖苦执政者不以才德取人的,但他并未直截了当地指责有司,采用了反话正说的手法。如第二段把自命非凡、怨恨牢骚的意思借学生之口尽情宣泄,第三段又自谦才德浅薄,无功受禄,唯有乐天知命,随遇而安,师生之间一问一答,亦庄亦谐,都是暗寓讥讽之意。文章中看不出作者愤怒的呼喊,悲哀的倾诉,但不平与牢骚却被曲折地传达了出来,这种迂回曲折的写作笔法非常巧妙。21.从?前赤壁赋?“苏子与“客的对答,可以看出苏轼思想存在哪些复杂矛盾?主客对话实那么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

10、侧面的矛盾斗争。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这两方面的感情是苏轼在贬谪生活中经历的烦恼和摆脱烦恼的旷达人生态度的自然流露。这里既有儒家的入世苦恼,也有释道佛老的超脱,表现了苏轼思想的复杂与脱俗。最后主人说服了客人,表现了苏轼人生态度中乐观与旷达占主导方面。22结合柳永?八声甘州?一词,谈谈慢词的特点。慢词的篇幅较大,一调少那么八九十字,多那么一二百字。善于运用铺叙、白描手法和通俗的语言。因此大大丰富了词的内容,提高了艺术表现力。23.简析李清照?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一词的“化虚为实的手法。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哀之多,愁情之重,将抽象的愁

11、思表现得既有形状又有重量,这就是化虚为实的写作手法。24.?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用了几个典故?所用典故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一是用张翰感秋风思家乡鲈鱼的典故,表示自己的家乡已被金人占领,有家难归,自己有志报国,不能辞官归隐;二是用刘备鄙视许汜求田问舍的典故,表示自己决不追求个人私利,要像刘备那样以国事为重;三是用桓温感伤岁月流失的典故,表示时光流失,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悲哀。连用典故,使词含蓄而耐人寻味,且增大了词的容量,表达出丰富复杂的思想。25.?报刘一丈书?的主旨是什么?描绘了哪几种人的行为丑态?他们各自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报刘一丈书?主旨:作者接到刘一丈的来信,针对刘一丈对作者“上

12、下相孚,才德称位评价,就“上下相孚的内情,本质作了揭示,反映了当时严嵩父子把持朝政时官场的混浊,吏治的腐败描绘了干谒者、门者、权要者、闻者等人的丑态。干谒者奴颜婢膝。门者狐假虎威,权要者贪婪虚伪,闻者趋炎附势。26. ?报刘一丈书?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志节?表现了作者不向权贵低头,不肯同流合污,刚正不阿、洁身自好的可贵气节。27.分析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中心论点:有毅力者就成功,否那么就失败。论据:第二、三段运用了事实论据,最后一段运用的是理论论据名人名言论证方法:比照论证、类比论证28分析郭沫假设?天狗?中“天狗的象征含义。“天狗是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反叛精神的象征,是

13、“开辟洪荒的大我;借“天狗自由、无羁、破坏与对抗的形象,发出气吞一切的绝叫:“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29.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谈一谈新月诗派所提倡的“三美理论。三美理论从三个方面要求诗歌:音乐美,诗句有和谐的韵律和韵脚;建筑美,诗歌在整体上有节的匀称、句的均齐;绘画美,强调诗画相通,突出意象,诗歌具有画面感。?再别康桥?一诗,每节两韵,节节转韵,韵脚多是发声绵长的复韵母,产生韵味悠长又潇洒灵动的音乐美。每节四句,每一小节句式整齐、类似,构成一种反复、循环的吟唱效果。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通过轻轻地、悄悄地这样的叠词,首尾照应,使诗歌在形式上浑然一体,具有建筑美。

14、30.北岛?答复?一诗的主旨是什么?诗篇揭露了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现实,对矛盾重重、险恶丛生的社会发出了愤怒的质疑,以坚决的口吻表达了对暴力世界的疑心,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了“我不相信的答复。31.?爱尔克的灯光?一文中写到三种灯光,各包含着何种象征意义?“灯光 在 文中有什么作用?第一次出现的灯光象征了旧礼教,旧家庭的没落、衰败;第二次出现的爱尔克灯光象征生活悲剧,希望破灭;第三次出现作者心里之灯,坚决的信念朝着新生活直去。灯光是全文的根本线索。32简述王蒙?春之声?在艺术上的创造性。它突破了传统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方式,而把反映现实生活的焦点集聚在人物心理内象的直接袒露上,以有限的篇幅充分

15、展示主人公在特定的环境中涌现出的复杂、丰富的内心活动,意识的自然流动,通过对人物内心图景的细致描绘,勾勒出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命运遭际和思想性格,同时也表示出社会生活丰富而又纷杂的面影。33小说?苦恼?中所表现的“苦恼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提示出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苦恼孤寂的心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关系的自私、冷漠。34?变形记?在艺术表现上与现实主义作品有何区别?大量通过主观幻觉、梦境和错觉,以及荒谬、变形和写实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生活。35为什么说?变形记?具有真实性?作家正是通过象征手法,让笔下的荒谬世界与现实生活对接,从而使荒谬的小说具有真实性,变形只是一种方式,一种手段,暴露、表现那么是目的,这与现实主义作品具有相同旨归。从这个意义上讲,?变形记?是怪异而真实的,它怪异而真实地表现社会对人的挤压和扭曲。解析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答复下列问题: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A“社稷作何解释?国家、最重要的。B孔子这段话是立论还是驳论?驳论。C这段话的主旨是什么?季氏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