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句子(上)参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2573908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句子(上)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句子(上)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句子(上)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句子(上)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句子(上)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句子(上)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句子(上)参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中考语文总复习-句子(上)考点分析从近几年全国的中考来看,在中考语文试卷的选择题中,一般都会有一道与句子有关的题型。大多是让同学样从四个选项中,选择出没有语病的一项,或者选择出有语病的一项。这一个题型很成熟,也比较固定。分值一般在2分。在一些地方的中考考试中,也有可能采用主观的形式,出一段话,让同学们找出其中存在的错误,并加以修改。这两种题型的实质都是一样的,就是要考查一下同学们对于句子的掌握水平。在中考试卷中,还有可能考关联词语的使用,这种题型的实质,仍然在考句子。 对于句子的掌握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同学们的语文水平的好坏。因为在考试中,我们

2、处处得用句子。从宽泛的角度来说,考语言表达的题,考连贯的题,考用语得体的题,考作文等,都与句子有关。备考指南句子是我们说话和写作的基础。我们对于它的备考,主要是体现在对于句子知识的掌握上。了解了有关句子的知识,再辅以扎实的训练,同学们一定能够把这一知识掌握好。对于句子的备考,要了解下面的知识。一、句子类型句子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按句子结构,可以把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是指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带上一定的语气和语调。例如“我们胜利了!”“今天好天气。”非主谓句 是指由词或短语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没有主谓之分。例如“多么壮美的河山!”“真太妙了

3、!”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例如“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按句子用途、语气可以将句子分为四类:1、陈述句:告诉别人一件事。 例如“他按时到达目的地。”2、疑问句:向别人询问某事。 例如“我们去哪呀!”3、祈使句:要求别人做某事。例如“请勿攀折花木。”4、感叹句:表示自己某种强烈感情。 “啊,我真高兴!”二、单句1单句的成分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成分 作用 符号主语 一句话的陈述对象,提示“谁”和“什么” 双划线谓语 对主语的陈述,回答“干什么”和“怎么样” -宾语 动词谓语中心语的支配对象 波浪线定语 主语、宾语的

4、修饰语,标志“的” ( )状语 谓语的修饰语,标志“地” 补语 谓语的补充成分,标志“得” 2句子的主干句子的主干,就是把句中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第一步,用“”界分出主语和谓语。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第二步,用“( )”标出充当主语的短语中的定语,剩下的是中心语;用波浪线标出充当谓语的短语中的宾语:(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划波浪线)第三步,用“ ”标出状语、用“ ”标出补语、用“( )”标出充当宾语的短语中的定语,剩下的是中心语:(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这样,除去定语、状语、补语,句子主干就显示出来了:人民创造时代。摘取

5、句子的主干,是为了掌握原句的结构,对理解原句的意思有帮助。但是,必须注意,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确,有的甚至跟原句相去很远。还要注意,在摘取否定句主干时,一般要把否定词一起摘出来。三、复句1单复句的区分单复句的区分,关键是看有几套句子结构,只有一套句子结构的就是单句;具有两套以上句子结构,而且互相不包含(一句不作另一句的句子成分)的,就是复句。从关联词的角度看,如果关联词连结的是句与句,就构成复句,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如果关联词连结的只要有一头是词语,就构不成复句,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一般说来,动词、形容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主谓短语可以

6、单独成句,而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介宾短语不能单独成句。2复句的分析用符号法分析二重复句,第一层次在分句之间用“”表示,第二层次在分句间用“”表示。分句间的关系在竖线下标明。例如: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因果 假设3复句的主要类型复句类型 构成方式 常用关联词 例句(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并列关系的分句组成。常用关联词有:也、还、并、又、不是而是、是不是。例如:“ 云薄了,雾又上来了。”“我们青年人不是要空谈,而是要实行。”(2)递进复句:后一分句意思比前一分句意思更进一步。常用关联词有:更、而且、甚至、不但而且、何况尤其、 例如:“他不

7、但学习好,而且思想品质也好。”“他不但不听劝告,反而闹得更厉害了。”(3)选择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选择关系的分句组成。常用关联词有:不是就是、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例如:“或者跪着生,或者站着死。”“不是跪着生,就是站着死。”“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4)转折复句:前一分句陈述一个意思,后一分句转到另一个意思。常用关联词有:不过、然而、可是、但是、尽管还、 虽然但是。 例如:“他虽然年纪小,但是胆子可不小。”“我一再邀请,然而他执意不去。”(5)因果复句:前一分句说明原因或依据,后一分句说明结果或结论。常用关联词有:由于、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就。例如:“因为它们的内容重

8、要,所以选录了。”“他们既然深入调查,就有发言权。”(6)假设复句:前一分句假设某种情况 ,后一分句陈述该种情况。常用关联词有:如果、假如、倘若、就算也、即使也。例如:“如果相信我,就说实话。”“即使不相信我,也得说实话。”(7)条件复句:陈述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结果或不论何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有: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除非才。 例如:“只有破坏旧的腐朽的东西,才能建设新的健全的东西。”“只要有肥料,一年就可能稻麦两熟。”“国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和短处。”四、辨识、修改病句病句类型主要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1语序不当例1:应该发挥广

9、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例2: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例3: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将“他”移到“如果”的后面)2搭配不当。例1: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主谓搭配不当:“精神”与“浮现”不搭配,可将“精神”改为“形象”)例2: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例3: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3成分残缺或赘余例1:由于她这

10、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缺主语: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例2: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缺宾语:应在“敢搏”后加“精神”)例3: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附加成份赘余:“一些”与“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4结构混乱例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句式杂糅:把“为所欢迎”与“深受欢迎”两种句式糅在一起,应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例2:牧童牵着牛在吃草。(语句杂糅:把两句话的内容糅到一句中,应改为“牧童牵着牛,牛在吃草。”

11、)5表意不明例1: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指代不明:“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指代不清。)例2:北京图书馆收藏着著名学者章太炎的书。(句子歧义:北京图书馆收藏的究竟是章太炎所著的书,还是章太炎所收藏的书?表意不清。)6不合逻辑:例1: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自相矛盾: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例2: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强加因果: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中考对病句的考查不要求考生死记病句类型,

12、只要会找出毛病并修改即可,因此在熟悉主要病句类型的基础上应多做练习,掌握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方法。下面简单介绍辨析语病、修改病句的方法。辨析病句的方法:1、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如以修改。2、紧缩法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3、逻辑意义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条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4、排除法修改病句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四字诀:增(成

13、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中考语文总复习句子(下)中考典例1、(北京)每项有两句话,意思不一致的是( )A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是一种快乐。 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B一时的错误不会毁掉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一个性格坚强的人不会被一时的错误毁掉。C因为物种丰富、生态平衡,所以环境更美好。 环境因物种丰富、生态平衡而更美好。D这个小区的建设规划,没有可取之处。 这个小区的建设规划,不无可取之处。答案:D解析:D选项中的第一句话,是否定句,意思是“

14、这个小区的建设规划,是没有可取之处”。D选项中的第二句话,是双重否定,等于肯定。意思是“这外小区的规划建设,是有可取之处的”。2、(河南)修改下的病句。(1)她的画简洁明快,跳动着青春的气息,一直都是同学们所喜闻乐见的。_(2)齐晖的这篇作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在全市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_答案:2(1)将“喜闻乐见”改为“喜爱”。(2)将“把它”改为“被”。解析:第一小题中,“所”字后面,应该加上一个及物动词,而“喜闻乐见”并不具有这一功能。“喜闻乐见”可以这么用,如“音乐剧是一种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第二小题,主要是考查主动与被动的区别。在题中这个语境,应该用被动。3、(四川)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