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丨村镇银行发展概况及风险浅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2544210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研究丨村镇银行发展概况及风险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专题研究丨村镇银行发展概况及风险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专题研究丨村镇银行发展概况及风险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专题研究丨村镇银行发展概况及风险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专题研究丨村镇银行发展概况及风险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研究丨村镇银行发展概况及风险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研究丨村镇银行发展概况及风险浅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研究丨村镇银行发展概况及风险浅析 摘要,首家村镇银行获批筹建,经过十一年的发展,村镇银行在数量和覆盖范围上虽初具规模,但由于风险管理不足、盈利增长受限和不良贷款高企等原因,村镇银行仍是银行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面临诸多信用风险。一、村镇银行发展现状村镇银行经过的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底银监会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以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月,村镇银行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等6省(区)的农村地区首批试点。国内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县惠民村镇银行有限责任

2、公司于2月8日获南充银监管分局批准开业,同年12月13日,经银监会批准,国内第一家外资村镇银行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业。村镇银行数量增长迅速,已成为最主要的涉农金融机构。万德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全国范围内村镇银行1567家,较148家增长9.6倍,村镇银行县(市、旗)覆盖率达到67%,覆盖了411个国家级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同时,自起,村镇银行已经在机构数量上超过农村信用社,成为涉农金融机构里数量最多的银行类型(见图一)。一方面由于农村信用合作社通过并购重组转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另一方面银监会放开了村镇银行的准入资本范围,调低注册资本、取消营运资金限制,放宽业务准入条件与

3、范围,加速了村镇银行的蓬勃发展。规模方面,村镇银行涉农贷款增速迅猛,资产规模增速较快。至间,村镇银行不同类型涉农贷款规模均有显著增长(见图二),涉农贷款余额达到0.55万亿元,农户贷款余额0.32万亿元。至,涉农贷款余额年平均增速44.32%,农户贷款余额年平均增速54.74%。资产规模方面,截止到9月,村镇银行资产总额为1.3万亿元。 二、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信用风险从银监会放宽准入至今,村镇银行虽发展势头良好,但仍面临诸多信用风险问题,银保监会会议中多次提到继续加强、改进“三农”金融服务,同时年初,印发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推动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推动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

4、务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1、风险管理不足,公司治理问题突出受管理水平、监管标准的制约,大多数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普遍缺失,股权混乱导致公司治理问题突出。大多数村镇银行在一定程度上缺少风险管理的技术基础和管理理念,治理驱动力不足,自控能力缺失。受制于人力、物力等资源限制,村镇银行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对于风险管理的常用工具运用极其不足,如缺少对于Basel监管标准下的资本模型、风险监测系统、风险监测指标等工具的应用。其次,村镇银行规模较小,业务种类较为单一,导致银行主观上对于风险管理的意识不如国有大型银行,特别是对于高风险的投资产品、表外业务等风险意识较弱。监管标准上,村镇银行机构数量多、分布广,

5、地区差异明显,经营模式差异较大,降低了监管效率。支农助农的政策特征又使村镇银行与商业银行有所区别,但也不是完全的政策银行,这大大增加了有效监管的难度。因此,现有对村镇银行的监管运用的是商业银行的监管标准,管得过严、处罚较多,造成村镇银行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公司治理上,仍然存在股权混乱和关联交易的问题。一些村镇银行存在股权变更频繁,股东之间关系复杂,多层关联,导致利益相关方通过表决委托权和一直行动来取得对于银行的实际控制权。个别股东借道股权质押,变相出让股权或融资。缺少关联交易内控制度,没有对关联的审批和披露进行明确规定,仍有为关联方输送利益的违规行为发生。仅3月以来,2家村镇银行因“未经监管

6、部门任职资格许可,违规任命高管”而被罚。在4月银保监会的关于召开中小银行及保险公司公司治理培训座谈会的通知中,再次提到推动中小银行和保险公司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严格内控管理。2、盈利增长受限吸收存款难度高、放贷能力弱,侵蚀了大量利润。客观上,村镇银行经营区域经济情况阻碍其盈利增长。村镇银行的市场集中在县(市、旗),包括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人均收入较低,金融工具普及度相对较低,村镇银行盈利增长受到一定影响。此外,互联网金融机构快速扩张、农村地区“高利贷”活跃,挤压村镇银行原本薄弱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制约其放贷能力。虽然个别银行通过收购、并购建立起村镇银行体系,但仍然面临亏损

7、问题。例如:重庆农商行自开始搭建村镇银行体系,目前已在云南、福建、江苏、广西、四川等省份共设有12家渝农商品牌的村镇银行,该行共9次增持福建福安渝农商村镇银行等8家村镇银行股权(耗资3.7亿元)。但在前三季度,12家村镇银行中有5家出现亏损,12家村镇银行盈亏相抵后累计亏损5931.52万元。3、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不良贷款增速仍居高位 村镇银行不良贷款高企,不良贷款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其他类型银行机构。截至12月末,我国农村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余额为3,566亿元,同比增长51.8%;不良贷款率为3.16%,同比上升0.6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1.6

8、3个百分点、1.45个百分点和1.64个百分点。村镇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速显著高于金融机构平均值,增速也位列同类型银行之首(见图三)。,村镇银行涉农不良贷款余额的增速虽由的279.6%降至的44.9%,但仍显著高于同类型的银行,且远高于银行金融机构的平均水平。村镇银行定位于服务当地三农和中小企业,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小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加剧等问题,导致贷款偿还压力增大,村镇银行因此面临更为严峻的不良贷款压力。此外,受村镇银行的经营市场影响和品牌影响力限制,贷款客户主要集中在相邻村镇,贷款方向集中在三农和中小企业,客户分散程度较低,当相邻村镇经济发展遭受较大影响时,贷款质量较易受影响。111月,5家农村商业银行评级展望被下调,下调评级展望的主要原因是逾期贷款大幅增加。受经济下行和区域经济结构影响,预计部分地区村镇银行逾期贷款大幅增加。农村商业银行资产不良的持续暴露,势必会侵蚀农村商业银行的利润,对其经营稳定性构成一定挑战,削弱其偿债能力,加剧信用风险。,在强监管、严处罚的执法导向下,部分村镇银行将面临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违规处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政策导向将进一步规范村镇银行的业务重心围绕“三农”和小微企业,但银行盈利增长仍缺少动力支撑。文/李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