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资料(DOC 54页)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2536634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资料(DOC 5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资料(DOC 5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资料(DOC 5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资料(DOC 5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资料(DOC 5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资料(DOC 5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资料(DOC 54页)(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无机化学部分一、物质的颜色物质分类颜 色单质名称颜色名称颜色名称颜色石墨黑色金刚石无色硅灰黑色白磷白或黄色红磷红棕色硫淡黄色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深红棕色I2紫黑色铜紫红色金金色铯金色氧化物NO2红棕色N2O4无色Na2O2淡黄色FeO黑色Fe2O3红棕色Fe3O4黑色MnO2黑色CuO黑色Cu2O红色HgO红色Ag2O棕黑色酸或碱碱(固体)白色碱(晶体)无色Fe(OH)2白色Fe(OH)3红褐色Cu(OH)2蓝色盐FeS黑色FeS2黄色CuS黑色Cu2S黑色HgS黑色PbS黑色FeCl36H2O 棕褐色FeSO47H2O绿色CuCl2棕黄色CuSO4白色Cu2(O

2、H)2CO3绿色CuSO45H2O 蓝色AgCl白色AgBr淡黄色AgI黄色Ag2CO3白色Ag3PO4黄色KMnO4紫黑色水合离子或络离子Cu2+蓝色Fe2+浅绿色Fe3+棕黄色MnO4-紫红色CuCl42- 黄色Fe(SCN) 2+ 红色颜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注:(1)Fe(OH)2变成Fe(OH)3的中间产物为灰绿色。(2)CuCl2稀溶液为蓝色,浓溶液呈绿色。附表1 卤素单质及其溶液(由稀到浓)颜色卤素气态液态固态水溶液有机溶液氟淡黄绿色氯黄绿色黄绿色黄绿色溴红棕色深红棕色黄橙色橙红红棕色碘紫红色紫黑色棕黄褐色紫紫红色注:(1)常见有机溶剂为密度小于水的苯、酒精、

3、汽油;密度大于水的CCl4、CS2等,它们均为无色。 (2)碘酒:褐色附表2 常用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指示剂PH范围酸色碱色甲基橙3.14.4橙色红色(pH3.1)黄色(pH4.4)甲基红4.46.2橙色红色(pH4.4)黄色(pH6.2)石蕊5.08.0紫色红色(pH5.0)蓝色(pH8.0)酚酞8.210.0粉红色无色(pH8.2)红色(pH10.0)注:(1)蓝色石蕊试纸遇酸变红;红色石蕊试纸遇碱变蓝。(2)pH试纸(黄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其它1久置的浓硝酸(溶有NO2)呈黄色,工业盐酸(含杂质Fe3+)呈黄色。2粗溴苯(含杂质Br2)呈褐色,粗硝基苯(含杂质NO2)呈淡黄色。3无色的

4、苯酚晶体露置空气中可被氧化成粉红色的有机物。4苯酚与Fe3+作用呈紫色。5I2与淀粉溶液作用呈蓝色。6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呈黄色。二、俗名总结序号物质 俗名 序号 物质 俗名 1 甲烷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1 Na2CO3 纯碱、苏打 2 乙炔电石气 12 NaHCO3 小苏打 3 乙醇酒精 13 CuSO45H2O 胆矾、蓝矾 4 丙三醇甘油 14 SiO2 石英、硅石 5 苯酚石炭酸 15 CaO 生石灰 6 甲醛蚁醛 16 Ca(OH)2 熟石灰、消石灰 7 乙酸醋酸 17 CaCO3 石灰石、大理石 8 三氯甲烷氯仿 18 Na2SiO3水溶液(水玻璃)9 NaCl食盐 19 KAl

5、(SO4)212H2O 明矾 10 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 20 CO2固体 干冰 三、金属及其化合物部分考点揭秘钠及其化合物:(一)、钠1 N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命题角度为是否违反电荷守恒定律。2 Na的保存:放于煤油中而不能放于水中,也不能放于汽油中;实验完毕后,要放回原瓶,不要放到指定的容器内。3 Na、K失火的处理:不能用水灭火,必须用干燥的沙土灭火。4 Na、K的焰色反应:颜色分别黄色、紫色,易作为推断题的推破口。注意做钾的焰色反应实验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避免钠黄光的干扰。5 Na与熔融氯化钾反应的原理:因钾的沸点比钠低,钾蒸气从体系中脱离出来,导致平衡能向正反应移动。(

6、Na+KCl(熔融)=NaCl+K(二)、氢氧化钠1 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2 溶解时放热:涉及到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将浓氨水滴加到氢氧化钠固体上,其反应原理为:一是NaOH溶解放出大量的热,促进了氨水的分解,二是提供的大量的OH-,使平衡朝着生成NH3的方向移动。与之相似的还有:将浓氨水或铵盐滴加到生石灰上。涉及到的方程式为NH4OHNH3H2O NH3H2O3 与CO2的反应:主要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CO2少量和过量时,产物不同)4 潮解:与之相同的还有CaCl2、MgCl2(三)、过氧化钠1 非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因其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外,还有氧气生成,化学方程

7、式为:2Na2O2+4HCl=4NaCl+2H2O+O22 过氧化钠中微粒的组成:1mol过氧化钠中所含有离子的数目为3NA,或说它们的微粒个数之比为2:1,命题角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3 过氧化钠与水、CO2的反应:一是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二是考查电子转移的数目(以氧气的量为依据)。4 强氧化性:加入过氧化钠后溶液离子共存的问题;过氧化钠与SO2反应产物实验探究。(四)、碳酸钠与碳酸氢钠1 俗名:Na2CO3(纯碱、苏打);NaHCO3(小苏打)2 除杂:CO2(HCl):通入饱和的NaHCO3溶液而不是饱和Na2CO3溶液。3 NaHCO3(少量与过量)

8、与石灰水的反应:命题角度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4 鉴别:用BaCl2、CaCl2或加热的方法,不能用石灰水。5 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问题:因HC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顺序为c(Na+)c(HCO3-)c(OH-)c(H+)c(CO32-),也有c(CO32-) c(H2CO3)。(五)、氯化钠:1 除杂: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利用二者的差异情况,进行分离。NaCl(KNO3):蒸发、结晶、过滤;KNO3(NaCl):降温、结晶、过滤。2 氯碱工业:电解饱和的食盐水,以此为载体,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题目的突破口为:一是湿润的淀

9、粉KI试纸变蓝,判断此极为电解池的阳极;二是在电解后的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液变红,判断此极为电解池的阴极。3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因其是高中化学中的第一个定量实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命题角度为:一是计算所需的物质的质量,二是仪器的缺失与选择,三是实验误差分析。点评:钠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碳酸氢钠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电解饱和的食盐水已成为高考的热点。铝及其化合物:(一)、铝1 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因它是唯一能与碱反应的金属,具有代表性,易成高考的热点,主要涉及除杂问题。2 铝箔的燃烧:现象是铝箔熔化,失去光泽,但

10、不滴落。原因是铝表面的氧化膜保护了铝,氧化铝的熔点(2050)远远高于铝(660)的熔点。3 铝、铁钝化:常温下,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发生化学反应)不是不反应,因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但在加热条件下,则能继续反应、溶解。4 铝热反应:实验现象: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光芒,放出大量的热,有大量的熔化物落下来。引燃剂:镁条、氯酸钾;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5离子共存:加入铝能产生氢气的溶液,说明此溶液含有大量的H+或OH-,酸溶液中不能含有NO3-、AlO2-,溶液中一旦有了NO3-,溶液就成了HNO3,它与铝将不再产生氢气;碱溶液中不能含有Al3+、NH4+,但可含有AlO2-。

11、(二)、氧化铝1熔点高:作耐火坩埚,耐火管和耐高温的实验验仪器等。2两性氧化物:因它是化学中唯一的两性氧化物,特别与碱的反应,更应引起重视。3工业制备铝:2Al2O3(熔融)4Al+3O2(三)、氢氧化铝1制备原理:命题角度为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强调用氨水,而不能用强碱。2两性氢氧化物:因它是化学中唯一的两性氢氧化物,特别与碱反应,更应引起重视。3治疗胃酸过多:因其碱性不强,不会对胃壁产生强剌激作用,但可与胃酸(盐酸)反应,不能用强碱如NaOH。4明矾净水原理:因溶液中的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Al(OH)3胶体,它可以和悬浮水中的泥沙形成不溶物沉降下来,故明矾可用作净水剂。点评:铝及其化合物具有

12、一些独特的性质,如铝与碱的反应、Al2O3、Al(OH)3分别是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利用铝能与碱反应而其他金属不能,经常出现在实验题中,有关Al、Al3+、AlO2-的离子共存问题,也是高考的热点。铁及其化合物:(一)、铁1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可能设计成探究实验,探究产物等。2铁的生锈:纯铁不易生锈,生铁放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原理是发生电化学腐蚀,涉及的主要反应原理:Fe-2e-=Fe2+(负极),2H2O+O2+4e-=4OH- (正极),4Fe(OH)2+O2+2H2O=4 Fe(OH)3, 2Fe(OH)3.xH2O =Fe2O3.nH2O+(2x-n) H2O3铁与氯气、盐酸反应

13、:产物分别为FeCl2 、FeCl3,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在推断题和实验题的除杂中经常出现。(二)、氧化物1铁的氧化物成分:废铁屑的主要成分Fe2O3;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 nH2O;黑色晶体、磁性氧化铁为Fe3O4;红棕色粉未,俗称铁红,作红色油漆和涂料的为Fe2O3,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它是炼铁的原料。铁在氧气燃烧与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都是Fe3O4。以上知识,往往容易出现在推断题和实验题中。(三)、氢氧化物1实验室制备Fe(OH)2 :现象: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沉淀。命题角度为:为较长时间的看到Fe(OH)2白色沉淀,采取的防护措施:一是煮沸,二是将胶头滴管插入液面以下,三是加一层油膜,如苯、汽油等。2Fe(OH)3的受热分解:2Fe(OH)3Fe2O3+3H2O,与此相以的还有Cu(OH)2、Al(OH)3。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因其具有独特性,制备胶体的过程和对应的方程式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实验操作要点:四步曲:先煮沸,加入饱和的FeCl3溶液,再煮沸至红褐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