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复习要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2534494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结构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筑结构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筑结构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筑结构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筑结构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复习要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按构造材料的不同建筑构造分为混凝土构造,砌体构造,钢构造,木构造2. 排架构造的屋面横梁与柱的顶端铰接,柱的下端与根底固接3. 框架构造的组成构件,框架构造主要有横梁和柱及根底组成主要承重体系。框 架柱与框架横梁刚性连接,形成整体刚架。底层柱脚也与根底顶面固接4.4-6为多层建筑,7-9为中高层,10层及10层以上或者高度在24米以上的公 用建筑为高层建筑5.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指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要目的同时也承受相应范围内的 竖向荷载而在房屋构造内设置的成片钢筋混凝土墙体。21. 构造的预定功能要求有哪些?平安性、适用性、耐久性2. 什么叫作用?什么是直接作用?什么是间接作用?什么是永

2、久作用、可变作 用和偶然作用?作用指施加在构造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以及引起构造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 的原因。直接作用指施加在构造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间接作用指引起构造外加 变形或约束变形的作用。永久作用指在设计基准期内量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 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作用。可变作用指在设计基准期内量值随时间变 化而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的作用。偶然作用指在设计基准期内 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且持续时间短的作用.3. 什么叫作用效应、构造抗力?它们有何特点由作用引起的构造或构造构件的反响,例如内力、变形和裂缝等,称为作用 效应;荷载引起的构造的内力和变形,也称为荷载效应。构

3、造或构造构件承受作 用效应的能力称为构造抗力。作用和作用效应是一种因果关系,故作用效应也具有随机性,影响构造斥力 的主要因素却不是作用效应,而是构造的几何参数和所用材料的性能。4. 什么是构造的可靠图?在衡量可靠度时,有何时间和条件的规定?为什么?构造的可靠度是对构造可靠性的定量描述,即构造在规定的时间内构造设 计使用年限,在规定的条件下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施工,不考虑人为过失的影响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5. 如何划分构造的平安等级?他与重要性系数有何关系?构造的平安等级是按照构造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的严重性而划分的。一到三级分别是1.1 1.0 0.96

4、. 何谓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如何分类?整个构造或构造的一局部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 能要求,此特定状态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 常使用极限状态。7. 构造或构造构件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标志有哪些?为什么所有构造构件都必须进展承载力计算?为了平安标志:1、整个构造或构造的一局部作为刚体失去平衡。2、构造构件或其连 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的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3、构造转变为机动体系。8. 什么是荷载标准值、荷载设计值?什么是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强度设计值?荷载标准值是荷载的根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 值

5、,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荷载设计值是荷载代表值与荷载分项系 数的乘积。材料强度标准值是材料强度的代表值,材料强度设计值是在标准值的 根底上,除以大于1的材料分项系数得出的。31. 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2. 略3. 检验钢筋质量的指标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性能是检验有明显屈服点钢材 的四项主要质量指标,对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那么只测定后三项。4. 何谓钢筋冷拉?冷拉后的钢筋性能有什么变化?冷拉是将钢筋拉伸至超过其屈服强度的某一应力,然后卸载,以提高钢筋强 度的方法。冷拉后的钢筋,强度有所提高,但塑性降低。5.5. 冷拔后的钢筋性能有何改变?经过连续冷拔后的冷拔

6、低碳钢丝,钢筋强度可提高,但塑性显著降低,且 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冷拔可以提高钢筋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6. 热轧钢筋分哪几个级别?随着级别的提高,钢筋的性能有何变化?热轧钢筋分为,及等三个级别,相应的数值为钢筋强度标准值。在热轧钢 筋中,随着钢筋级别的提高,其塑性有所降低,钢筋强度提高。7. 为什么钢筋和混凝土能共同工作?根底是粘结力,三局部组成,混凝土收缩 和钢筋之间的摩擦力,混凝土颗粒的化学作用产生的胶合力,钢筋外表凹凸 不平和混凝土之间的机械咬合力。8. 混凝土构造对钢筋性能的主要要求?1、混凝土结硬后,能与钢筋结实地粘结,互相传递应力、共同变形,二者间 的粘结力是钢筋和混凝土共同作用的

7、根底。2、钢筋和混凝土具有相近的温度线 膨胀系数,当温度变化时,混凝土和钢筋之间不致产生过大的相对变形和温度应 力。3、混凝土提供的碱性环境可以保护钢筋免遭锈蚀。9. 何谓混凝土的徐变?有力的作用混凝土受压后除产生瞬时压应变外,在维持其应力不变的情况下即荷载长期不 变化,其应变随时间而增长,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16、引起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收缩对混凝土有何影响?混凝土在空气中硬化时体积变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收缩的原因主 要是混凝土的枯燥失水和水泥胶体的碳化、凝缩,是混凝土内水泥浆凝固硬化过 程中的物理化学作用的结果,与力的作用无关。混凝土的自由收缩只会引起构 件体积的

8、缩小而不会产生应力和裂缝。但当收缩受到约束时,混凝土将产生拉应 力,甚至会开裂。19、为什么钢筋伸入支座内应有一定锚固长度、钢筋搭接时应有一定搭接长度? 设锚固长度的目的是通过该长度上黏结应力的积累,使钢筋在支座中锚固可靠, 不会被拔出。钢筋绑扎拒接时,只有在搭接长度足够长时,才能通过钢筋与混凝 土之间的黏结力来传递钢筋与钢筋之间的内力。41.在工程中,那些构造构件可按轴心受拉构件计算,那些可按受压构件计算? 受拉构件:承受节点荷载的屋架或托架的受拉弦杆和腹杆;拱的拉杆;圆形 水池池壁的环向局部受压杆件:承受节点荷载的屋面腹杆和受压弦杆;以恒荷载为主的等跨多层 房屋的内柱等4-4在轴心受压构件

9、中配置纵向钢筋和箍筋有何意义?为什么轴心受压构件宜 采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答:轴心受压构件的纵向钢筋除了与混凝土共同承当轴向压力外,还能承当由 于初始偏心或其他偶然因素引起的附加弯矩在构件中产生的拉力。在配置普通箍 筋的轴心受压构件中,箍筋可以固定纵向受力箍筋的位置,防止纵向钢筋在混凝 土压碎之前压屈,保证纵向钢筋一混凝土共同受力直到构件破坏;箍筋对核芯混 凝土的约束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构件最终可能发生突然破坏的脆性性质。 螺旋形箍筋对混凝土有较强的环向约束,因而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混凝土强度对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影响较大,故宜选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4-6轴心受压短柱的破坏与长柱有

10、何区别?其原因是什么?影响 的主要因素有 哪些?答:轴心受压短柱的破坏:无论受压钢筋咋构件破坏时是否屈服,构件的最终承 载力都由混凝土压碎来控制。在临近破坏时,短柱四周出现明显的纵向裂缝,箍 筋间的纵向钢筋压屈外鼓,呈灯笼状,以混凝土压碎而告破坏。箍筋和混凝土之间存在粘结力,两者的压应变相等。当到达极限荷载时,钢筋混 凝土短柱的极限压应变大致与混凝土棱柱体受压破坏时的压应变一样;混凝土压 力到达棱柱体抗压强度。假设钢筋的屈服压应变小于混凝土破坏时的压应变, 那么钢筋将首先到达抗压屈服强度,随后钢筋承当的压力维持不变,而继续增 加的荷载全部由混凝土承当,直至混凝土压碎。对于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长柱

11、,轴向压力的可能初始偏心影响不能忽略。构件受荷后,由于初始偏心距将产 生附加弯矩,而附加弯矩产生的水平挠度又加大了原来初始偏心距,这样相互影 响的结果使长柱最终在轴向力和弯矩的共同影响作用下发生破坏,其破坏荷载低 于同条件下的短柱破坏。对于长细比很大的细长柱,还可能发生失稳破坏现象。 此外,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由于混凝土的徐变,侧向挠度将增大更多,从而使长 柱的承载力降低得更多,长期荷载在全部荷载中所占的比例越多,其承载力降低 得越多。稳定系数主要和构件的长细比有关。5-2适筋梁到开场受荷到破坏阶段经历的受力阶段。答:阶段I弹性工作阶段当弯矩较小时,构件根本上处于弹性工作阶段,截面的内力很小,应

12、力与应变成 正比,沿截面高度的混凝土应力和应变的分布均为直线,与材料力学的规律一样, 混凝土受拉区为出现裂缝。荷载逐渐增加以后,受拉区混凝土塑性变形开展,拉 应力图形呈曲线分布。当荷载增加到使受拉混凝土边缘纤维拉应变到达混凝土极 限拉应变时,受拉混凝土将开裂,受拉混凝土应力到达混凝土抗拉强度。阶段II一带裂缝工作阶段当荷载继续增加时,受拉混凝土边缘纤维应变超过其极限拉应变,混凝土开裂。截 面上立即开裂,截面上应力发生重分布,裂缝处混凝土不再承受拉应力,钢筋的 拉应力突然增大。在开裂面,受拉混凝土逐渐退出工作,拉力主要有钢筋承当;随着荷载的增大, 裂缝项压区方向延伸,中和轴上升,裂缝宽度加大,新

13、裂缝逐渐出现;混凝土受 压区的塑性变形有所开展,压应力图形为曲线形分布。阶段III一破坏阶段随着受拉钢筋的屈服后,截面的承载力无明显的增加,但塑性变形急速开展,裂 缝急剧开展,宽度变大,并向受压区延伸,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迅速增大,构件 挠度大大增加,形成破坏前的预兆。随着中和轴高度上升,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不 断缩小。当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纤维到达极限压应变时,受压混凝土压碎,构件完 全破坏。钢筋混凝土梁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由于混凝土本身是非弹性,其抗 拉强度远大于抗压强度。随着增加,应力的改变,中和轴位置,应力图形改变; 大局部阶段是带裂缝工作,应力与不成正比。均质弹性材料,应力与呈正比,

14、 中和轴位置,应力图形状不变,只有量的变化。5.3答:配筋率: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构件截面的有效面积之比。参考?混凝土 构造设计原理?沈蒲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P68 1适筋破坏:配筋量适中。破坏特征:受拉钢筋首先屈服;随着受拉钢筋塑性变形的开展,受压混凝土边缘纤维到达极限压应变,混凝土压碎;钢筋和混凝 土的强度都得到充分发挥利用。梁破坏前有明显预兆;呈塑性性质,这种破坏称 延性破坏。2超筋破坏:当构件的配筋率超过某一定值时。破坏特征:那么破坏是受拉 钢筋不会屈服,破坏是因混凝土受压边缘到达极限压应变、混凝土被压碎而引起。 发生这种破坏时,受压区混凝土裂缝不明显,破坏前无明显预兆,钢

15、筋的强度得 不到充分利用。是一种脆性破坏。3少筋破坏:梁的受拉区配筋量很小时。破坏特征:当梁的受拉区配筋量很 少时,其抗弯能力及破坏特征与不配筋的素混凝土梁类似。受拉区混凝土一旦开 裂,那么裂缝就急速开展,裂缝处的拉应力全部由钢筋承当,裂缝处的钢筋拉应 力迅速到达屈服强度并进入强化阶段,甚至钢筋被拉断;受拉区混凝土裂缝很宽、 构件挠度很大,而受压混凝土并未到达极限压应变。这种破坏“一裂即坏,破 坏弯矩往往低于构件开裂时的弯矩,属于脆性破坏。5-4答:少筋破坏和超筋破坏都具有脆性性质,破坏前无明显预兆,破坏时将造 成严重后果,材料的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应防止将受弯构件设计成少筋和 超筋构件,只允许设计成适筋构件。为了防止发生少筋破坏,要求构件的受拉钢筋面积不小于按最少配筋百分率计 算出的钢筋面积。为了防止超筋破坏,要求相对受压区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