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做理智的消费者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2518750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 做理智的消费者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三节 做理智的消费者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三节 做理智的消费者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三节 做理智的消费者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三节 做理智的消费者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节 做理智的消费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 做理智的消费者(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做理智的消费者【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合理、适度、科学的消费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意识,做一个有着较强法制观念的消费者。能力目标:能理智地作出自己的消费选择;初步形成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是合理消费;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做一个维权的消费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多媒体显示图片,学生欣赏后交流:思考:你是如何把握自己的消费的?2、引入课题: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消费,这既包括吃饭、穿衣、住房以及使用日用品、交通工具等物质方面的消费,也包括满足精神文化

2、需要的消费,如看电影、唱卡拉OK、旅游等。当我们购买商品或享用服务时,我们便成了消费者。所以,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维护我们作为一个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关注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3、板书课题:做理智的消费者二、师生活动,展开话题。(一)合理消费1、对话每个同学可能都有一定的零用钱,你的零用钱从哪来?学生交流,教师整理:勤工俭学你的零用钱从哪来?非正常途径父母亲朋2、问卷调查:你会支配零花钱吗?你想过怎样运用零花钱吗?先检查一下自己是怎么做的吧。我的零花钱来源于_我每月的零花钱是_我每月的消费_(有/没有)计划当零花钱不够要超支时,我通常会_我对自己目前的

3、消费经常感动困扰的问题是( )。A、钱总是不够花 B、父母唠叨嫌花钱多 C、月初还够,但月末很紧张 D、其他我想主要原因是:-_教师:通过刚才的调查,同学们可以对自己的零花钱使用情况进行一下评价。4、相关链接:中学生的消费行为中,追求高档、名牌、时尚的现象并不少见。 一位初中二年级学生,在他生日的这天,特地举行了一个生日聚会,他和十多位同学在一家著名饭店消费了近2000元。有的中学生追求名牌,所用的物品,像书包、钢笔、运动服等等都是名牌,为用名牌“包装”自己,动辄花费几十元甚至几百元。从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反映了如下的消费心理:求新性 兴趋 从众性 盲目性教师指出: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消

4、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许多人特别是中学生在购买商品的动机和目的上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在选购商品时款式、价格,选择购物的地方是超市、名店。对此你们有何看法。5、趣味测试:看看你属于哪种消费心理?A、当你看到喜欢的东西,你会:(1)马上买(2 )多走几家看看(3)无所谓B、面对商品,你会:(1)看其品牌、时尚、包装(2)注重其实用价值(3)无所谓C、有一件你很喜欢的东西,但很贵,如果你家境不好,你会买吗?(1)体谅父母,不买(2)一定要买(3)再等一段时间教师小结:我们的购买力基本上是依赖于父母和家庭,经济来源绝大部分是父母给的零花钱。我们怎么使用手中所积攒下来的钱,需要认真思考,既要考虑到家庭的承受

5、能力,也要考虑到商品的适应性。6、讨论:小明和小军是好朋友。最近小明花了几百元买了一身名牌运动衣,穿上可神气了,还常常在同学们中间炫耀。小军见了直眼红,也向父母要钱购买。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你认为他们俩的做法合适吗?学生讨论略。引导:中学生在选择商品时,该注重的是:是否价廉物美、是否实用、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7、生活多棱镜:镜头一:近日,吴先生兴冲冲地骑自行车去接放学的儿子,在校门口看到送同学上车的儿子时,儿子却不予理睬。儿子气呼呼地将书包挂在他的自行车上,头也不回地走回家。晚饭时,儿子眼泪直落地说:“你骑自行车来接我,而且还是破的,把我的面子都丢光了!人家的老爸都用小车来接,哪怕你走路

6、去接我,也比骑破自行车好。”南方都市报2004年4月8日(1)你认为吴先生听了儿子的这席话会有何感想呢?(2)你对文中儿子的做法怎么看?为什么?镜头二:中学生玲玲:“上月同学过生日,酒席散桌同学一群,礼物多多,十分高兴。我的生日就在下月,爸妈没钱,宴席不订,最多家里摆一桌,生日冷冷清清,真扫兴!”镜头三:中学生飞飞呆坐在教室里,望着手中的几张钞票,一脸愁容:“唉,午饭天天吃素,省了几个月连100元都没凑齐。去年我的生日,两个好友送了厚礼,过几天他俩生日,我得送两份礼,买的礼品差了又说不过去,真是愁死我了!”通过观察,请你列举生活中的类似现象作出自己的评论。(1)类似的现象有:_(2)我的评论:

7、_教师引导:中学生在消费是应该做到节约、合理消费,不要一味追求时髦、流行或高消费。组织学生阅读教材资料我这样用压岁钱(二)维护权益1、活动探究:学生阅读教材P57小明和小亮的案例,思考与探究:小明受伤该由谁负责?小明该怎么办呢?学生发言略。教师总结归纳:小明和小亮作为消费者享有的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权受到了侵犯,因而他们可以找商家要求赔偿。2、经验交流:教师出示一些商店中出售的食品,要求学生判断哪些是合格产品,哪些不是?思考与讨论:不合格商品有何危害?如果你购买了不合格产品,你会如何处理?3、请你出主意;案例:教材P58请你给姜丽出个点子,怎样才能使老太太卖劣质食品的行为受到应有的惩罚?教师

8、引导:老太太卖劣质食品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姜丽可以向工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举报,使老太太受到应有的惩罚。4、知识链接:消法提示第三十四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5、情境剧场:(多媒体显示)教师启发:法律赋予我们消费者权利,我们自身也需要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这种意识不仅要体现在交易过程中,而且要体现在不公平交易之后。在交易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消费知识和法律知识,保持应有的警惕,尽量不

9、给不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在侵权行为发生以后,我们则应勇敢地拿起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我做法官:案例:教材P58孙海的故事。指名学生回答:我的判决结果:_我的理由是:_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9信息平台找出答案。7、创新与实践:给你一双慧眼避免掉进消费陷阱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消费时都有过掉进陷阱的经历(买了本不想买的东西,甚至是劣质产品,更有甚者是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等),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请你收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识破陷阱的方法,以便在种种消费陷阱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在全班交流。陷阱具体表现:掉入陷阱的后果(以实例或实物、照片为证):避免上当的方法:8、实战

10、演练:若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办?请选出你会采取的行动。在饭店吃饭后结帐,帐单上的收费多了数十元。服务员解释说误写菜单,用了昂贵的材料烹制,所以价钱贵,并要你照单付款。你会拒绝付款,找饭店经理理论。照单付款,不做任何追讨行动。照单付款,然后向有关部门投诉。你买了一台电脑,回家后发现机器有毛病,但发票上写有“货物售出,恕不退换”的字样,你会自认倒霉,不再追究。找商店负责人理论,要求更换或赔偿。另外购买一台电脑。向消协投诉,要求协助解决。教师小结: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消费者在商品交易中上当受骗、权利受损确属难免。因经营者不依法履行或不适当履行义务致使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时,消费者哟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使问题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三、教师课堂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的经济活动都属于消费活动,所以,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维护我们作为一个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关注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板书设计:做理智的消费者合理消费维护权益中学生消费的特点中学生该怎样合理消费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努力做一个维权的消费者教学疑惑:“维护权益”是一个很大的、与我们公民关系非常密切的一个法律知识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要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怎样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教师在讲解这个内容时,需要查阅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增加更有代表性的案例,以增进讲解的说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