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班阅读资料——孔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2517800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优班阅读资料——孔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培优班阅读资料——孔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培优班阅读资料——孔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优班阅读资料——孔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优班阅读资料——孔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优班阅读资料孔子班级 姓名 学号一、感谢孔子给我为之的勇气 你有敢为人先的心,你有治国安邦的理想,你有迎难而上的奋进,这些都支持着你去做你想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你令多少豪杰都折服于你的勇气。皆赞:孔子,勇哉! 楚狂接舆讥讽你,长沮桀溺轻视你,你没有因为他们的话而消极,而是更坚定了你实现自己理想之决心。因为你知道取得成功,沿途必然经历多次失败,没有长远的眼光,是看不到未来,更得不到成功的。一路都是风雨,步步皆是辛酸,可你不叫苦,不叫累,实践抱负,比什么都重要。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不改初衷!想到自己,对着一道解不出的数学题,便唉声叹气、直摇头,叹自己能力不行、做不来。呵,我该有多么羞愧。几千年

2、前的你在别国奔波的身影仿佛展现在了眼前,孔子,我要以你为榜样,尝试失败,不怕辛苦,一样为梦想行千里也不怕了。因为,我有你给的坚持下去的勇气。 颜渊曾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你之所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想与“仁者的你”有着莫大的关系,心系天下,关心百姓,你有“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心愿。因此遇到危险,你总是站在最前面,以最坚定的信念去化解问题,来保一方平安。孔子,你用你的“敢”践行了人生的信条。 你坚决地丢弃荣华富贵,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你曾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好啊!你为了自己的原则,视财宝如粪土,大多君子两袖

3、清风,正如你一般吧。你的言与行都践行着敢谈敢做的原则。陈成子弑简公,你虽知道报告此事无益处,可你身居大夫,知道什么身份就该做什么身份的事,你去了,结果是失败的。可你的行为再次告诉我,只有为之,为之才能无愧于心啊! 什么是敢为?孔子,是你的伟大实践告诉我:不过是“为之”二字!自己若想出人头地,不仅要有敢于“冒尖”的信念,更要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战胜外在的困难或落后势力的阻挠,唯有为之的勇气才能做到,才能展示才华,创造辉煌人生。这一番领悟,因为孔子你,我才懂。感谢你,孔子,给我为之的勇气。二、孔子巧避社交尴尬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途)论语阳货

4、孔子是个很有个性的人,对于他不喜欢的人,不想见的人,哪怕对方地位很高,权势炙手可热,他也会选择傲慢地回避。那时的鲁国,权势掌握在季孙氏等三大家族手里,而季孙氏家又被管家阳货所掌管,所以说,阳货是鲁国的实权派人物。孔子却不怎么喜欢他,当然这也是有事由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季孙氏有一年大宴鲁国的士人,孔子还正在为亡母戴孝。听到这个消息,对于自己的身份很自信的孔子,腰间别着孝服就上门去赴宴了,偏偏被管家阳货挡在门外,还被数落一番。“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这等于是在公众场合扇了孔子一个耳光,孔子好没面子。后来,孔子越来越有出息,阳货觉得有必要笼络一下孔子,于是一改常态主动提出

5、要见孔子。孔子始终记得当年的尴尬,就避而不见。阳货很狡猾,就送了一头烤乳猪给孔家。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样孔子肯定就得上门拜谢才行,阳货就是抓住“礼节”这一点:你不见我,我用礼节逼你来见我。孔子也精明得很,琢磨出了一个在礼节和个性之间的恰当选择。他先打听好哪一天阳货不在家,就趁那天急急忙忙上门拜访,这样礼节上说得过去,又避免了见面的尴尬,“时其亡也”。孔子的处理既在礼节上做到周全、滴水不漏,同时又保全了自己的尊严,不跟尴尬的人做尴尬的会面。然而,孔子的运气不够好,在半路上还是碰到了阳货。阳货在半路上就邀请孔子道:“孔老师,你是个有才能的人,又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

6、孔子听了,也见好就收,说马上就去做官。细想下来,孔子的行为将我去巴结你,变成你主动来寻我,在这个变被动为主动的过程中,身价自然就上去了。 (摘自文史博览)三、孔子梦周公 做梦是人皆有之的一种生理和精神心理现象。研究表明,在一个晚上的睡眠中,每个人平均要做六七个梦,而这些梦通常都与人们平日的兴趣、愿望或担心、恐惧等情感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即如常言所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多关于梦的文献记载和传说,为人耳熟能详的就有华胥梦、南柯梦、飞熊入梦、黄粱美梦、庄周梦蝶等等。孔子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故事见于记栽的相当多,其中有的就与梦有关。比如搜神记记载,一天

7、晚上,孔子梦见在今江苏沛县某地有一股赤色的烟气升起。他感到诧异,于是招呼颜回、子夏驾车赶过去一看究竟,然后感慨道:“几百年后天下将会有新的主人了,这就是炎汉刘邦,陈胜、项羽不过是陪衬罢了。”当然,搜神记是一部古代神话故事集,所载大都荒诞不经。因而孔子夜梦的故事不过是后人的附会,大可不必当真。 然而,孔子梦周公就与之不同了。周公是西周初期的一位政治家、思想家,如果说儒家学说是由孔子创立的,那么它的源头则在周公那里。孔子对周公敬德保民的思想主张和一系列制度设计非常赞赏和佩服,对他治理下的周初社会秩序更是充满憧憬和向往,梦寐以求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重建周公之世的有道政治,实现小康社会。正因为周公是孔

8、子心目中的楷模,所以在梦寐中与周公交流思想、讨教治国之道,也便成了孔子的一件常事和乐事。某日的午夜,孔子在睡梦中又一次穿越到了周成王的时代,当面向辅佐周成王的周公请教保民治国的方法和制礼作乐的具体内容。周公对这位“不速之客”一如既往地给予了热情的接待,对他提出的问题也都作了详细解答。不仅如此,兴之所至,周公还让人演示了一些礼乐给孔子观听。孔子曾经倍感疑惑的问题很多都得到了彻底的解决,不禁连声称谢。梦醒之后,孔子还沉浸在梦回周朝的场景之中,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随后他对弟子们说:“周朝的礼乐制度是以夏、商两代的制度为依据,在它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成于周公之手,是孕育文明、创造盛世的一种制度。它是多么的丰富和完备啊!所以我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周礼重新得以恢复,从而彻底扭转当今时代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周游列国,其主要目的正在于寻求从政的机会,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他曾对弟子们表示:“如果有人任用我,我就要使周朝的制度在东方的土地上复兴起来。” 令人遗憾的是,孔子尽管有着一身的本事,但是生不逢时,无奈之下,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弟子们的身上,于是一门心思地做起了整理古代文献和教书育人的事情来,而不再奢望能够得到“出山”的机会,整顿天下。大概是因为心气没有了,暮年的孔子许久都未再梦到周公,他自嘲道:“看来我的身体真的是衰朽了,好长时间周公都未再进入我的梦乡。”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