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论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对策 目 录写作提要………………………………………………………………(2)内容摘要………………………………………………………………(4)关键词…………………………………………………………………(4)正文……………………………………………………………………(4)一、绪论………………………………………………………………(4)二、本论:……………………………………………………………(4)(一)会计诚信的含义…………………………………………………(4)(二)真实的会计信息应具有的特征…………………………………(5)(三)会计丧失诚信的成因……………………………………………(5)(四)会计诚信问题带来的危害………………………………………(9)(五)防范会计诚信问题的对策提议…………………………………(10)三、结论………………………………………………………………(12)参考文件………………………………………………………………(13)写作提纲 一、绪论 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础职能的管理活动,在经济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以诚信为本然而多年来伴随会计舞弊案件不停揭诸于世,诚信危机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经济生活中炸响。
本文将从诚信问题的成因、危害及对策来展开叙述 二、本论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 (二)真实的会计信息应具有的特征 l、有用性 2、相关性 3、可靠性 4、中立性 (三)会计丧失诚信的成因 l、信息不对称是会计失信的前提 2、会计本身的特点及不足是会计失信的条件 3、企业制度缺点是中国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4、中国对企业造假的处罚力度轻,执法不严5、会计队伍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四)会计诚信问题带来的危害l、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 2、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3、误导政府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和对金融风险的防范 4、易造成腐败发生 (五)防范会计诚信问题的对策提议 1、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 2、健全制度法规和完善监督职能 3、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强化会计基础工作 4、加大对会计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5、提升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6、培育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 三、结论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阶段性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果断的方法,对会计信息失真及早治理 论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吴马木 内容摘要会计作为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础职能的管理活动,在经济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以诚信为本。
然而多年来会计舞弊案件不停揭诸于世,2021年的证券市场上,银广夏、麦科特、sT拂晓等上市企业会计造假案件曝光,像一枚枚重磅炸弹,在中国会计界炸开,而美国的“安然事件”,和世界通信企业、施乐企业的会计造假案,则引发了一场严重的国际性会计危机,昔日被称为“铁算盘”的会计人员,成为“过街老鼠”会计诚信问题已成为目前急需处理的热点问题其成因何在,怎样处理此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会计诚信成因危害防范对策 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础职能的管理活动,在经济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以诚信为本会计诚信是友好社会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要求会计人员必需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会计法规和制度,会计处理要老实,不做假帐,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因此会计诚信是会计事业对社会基础承诺,是构建友好社会主要内容会计诚信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和大家的生活,因此我们必需理性分析和认真处理会计诚信危机问题,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标准,不做假账",长此以往,中国的市场经济将在一个诚信的环境中日益发展起来然而多年来伴随会计舞弊案件不停揭诸于世,如美国的“安然事件”,中国的“银广夏事件”、“红光事件”等等,诚信危机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经济生活中炸响,公众对会计业的信心也所以一落千丈,使会计诚信受到严峻冲击,是构建友好社会的重大隐患。
所以,强化会计诚信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目前需要迫切处理的重大问题怎样重塑会计的诚信,成为时下会计界全部人士亟需处理的问题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什么是会计诚信?会计诚信表示了会计对社会的一个基础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应出来,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就是忠诚于自己所负担的会计事业,热诚勤勉地做好会计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信”就是讲究信用,树立会计信誉,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标准,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不以职务之便谋取一己私利,提升会计的公信力从整体看,会计诚信的内涵包含了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技能、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优质的会计服务朱镕基在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时写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标准,不做假帐’’这十六个字,对会计诚信作了最好的诠释 二、真实的会计信息应具有的特征 会计信息是决议者进行决议的主要依据之一,其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之所在,所谓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应各项经济活动,正确地揭示了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其真实性包含以下特征: (一)有用性 有用性是指会计信息披露提供有关企业财务情况的经营业绩等方面的信息,这种信息对于使用者进行经济决议是有用的,为上述目标而编制的财务汇报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共同需要。
披露的信息在决议上有用,能够满足使用者需求,增加使用者对市场信息的了解,降低投资决议的盲目性及风险 (二)可靠性 可靠性表现为会计信息的可检验性披露信息必需可靠,不能错误引导用户的判定,不能进行虚假的误导性的陈说,也不得有重大遗漏要使信息可靠,财务会计汇报中的信息必需在许可范围内做到完整、真实当信息没有主要错误或偏向而且能够忠实反应其理当反应的情况以供使用者作为依据时,信息就具有了可靠性 (三)中立性 真实的会计信息应保持中立中立性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和结果不能有特定的偏向,不能在客观的信息上附加某种主观色彩以满足特定信息使用集团的需要,不然,信息的真实性就会受到质疑,假如为了达成特定的结果或结果,经过对信息的选择和列示使财务信息影响了决议和判定,那么信息就丧失了中立性目前很多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全部和企业过于偏重目前利益、不能保持自己的中立性地位有很大的关系(四)相关性 信息披露不是一厢情愿的主观决定,而是依据用户的需求规范信息披露的形式、数量和质量,也就是和信息使用者的目标和要求息息相关为了使信息有用,信息必需和使用者的决议需求相关当信息能够经过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计划现在和未来事项或确定更改她们对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议时,信息就含有相关性。
三、会计丧失诚信的成因 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最终止果,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做到真实和公允然而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不高,会计造假愈演愈烈,会计诚信基础已经动摇造成会计失信的关键原因有: (一)信息不对称是会计失信的前提 信息不对称是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取得者美国加州大学的乔治.阿克尔洛夫等人提出的,它指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含有不相同的信息我们知道假如会计信息是对称的,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关键指企业)和使用者(关键是投资者)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相同,虚假的会计信息就很轻易被识破,那么就谈不上会计失信的问题现实的经济并非一个有效率的市场,信息不对称一直存在,所以信息的不对称是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前提 1、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因为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比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会计信息的获取时间、内容等方面全部存在优势会计信息的提供者通常是直接参加企业的运作管理,控制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拥有企业内部的多种信息而会计信息使用者因为不直接参加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提供者提供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
结果会计信息提供者就可能出现“道德风险”或进行逆向选择,违反诚信标准,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2、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使中国的会计陷入“囚徒困境”在不一样的会计主体之间,存在几个选择:一个会计主体选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则该会计主体可能取得好处; 多个会计主体全部选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则该会计主体可能取得好处,而其它会计主体选择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则什么益处全部没有,因为信息不对称,结果造成竟相选择了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一样在会计人员中,也存在几个选择:一个会计人员实施领导授意做假账,另一个不实施领导授意,则实施领导意图的会计人员可能取得好处; 大家全部拒绝领导授意,则可能面临一起受到不公正待遇; 全部实施领导授意,共同做假账,大家全部不好也不坏 3、信息不对称轻易产生次品驱逐良品阿克洛夫以旧车交易市场为例来解释了这一点,她认为:因为卖者比买者对车辆拥有更多的信息,信息的不对称使买车的人难以完全信任卖车人提供的信息,因此试图经过低价来填补其信息上的损失; 因买者出价过低,卖者不愿提供好的产品,从而造成次货的泛滥,最终导致高质量的产品从市场中退出,留下来的只是低质量的产品 (二)会计本身的特点及不足是会计失信的条件会计给大家的感觉就是一门很准确的科学。
但实际上会计却是一门貌似准确但并不准确的科学这是因为会计标准或会计标准的选择余地较大,不一样的选择将生成不一样的会计信息,这就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的条件 1、会计标准为会计信息虚假提供了操作空间当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定基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会计信息制造者就能够经过操纵应计项目标确定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 而稳健性标准在会计实务中的利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定基础上的,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会计信息制造者很轻易借此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和利得来操纵利润; 另外主要性标准、实质重于形式标准全部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2、会计工作内容需要凭会计人员的主观判定来进行,这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方便会计核实工作就其内容而言,即使含有客观的一面,但也不能完全脱离会计人员的主观判定在日趋复杂的经济活动中,会计核实方法、会计核实程序的选择及财产价值的评定等,全部需要会计人员客观、公正的主观判定假如会计人员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扰,其主观判定就会失去客观和公正,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 3、会计准则的滞后性,为会计造假提供契机。
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经济事项不停出现,如多年来“衍生金融工具”的不停涌现,使原有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而新会计政策又不能立即制订颁布这就有很轻易被上市企业利用会计准则的空白来选择有利于本身利益的会计政策 (三)制度的缺点和不完善是中国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会计信誉度低的根本原因是现在中国企业制度的缺点和不完善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大多数上市企业全部是由国企改制而来的,因为改制不根本,上市企业未能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所以在企业治理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详细表现在: 1、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严重因为中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仍在推进的过程中,很多上市企业的国有股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其它股东不可能真正意义上对大股东形成约束,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轻易成为形式 2、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点表现为缺乏必须机制来保障全体董事严格遵守义务,维护股东和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董事未能推行诚信义务的现象时有发生; 独立的非实施董事缺乏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能力和动力; 过分突出董事长的地位和作用,和董事会以集体身份起作用的特征相矛盾 (四)中国对会会计计信息造假的处罚力度轻,执法不严 现在中国对检验出来的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 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 重内部处理,; 轻外部公开处理”,减弱了法律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