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将出台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2500773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将出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将出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将出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将出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将出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将出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将出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将出台为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今明两年,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 门编制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国促进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 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深化试点工作,强化示范引导,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的协 调指导,严格安全、环保标准,完善回收和销售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再制造典型企业;同时 推动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再制造,提高技术水平,扩大推广应用。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领域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说,再制造后的产品质量 和性能不低于新品,成本一般只是新品的50%,节能 60%,节材 70%。目前,全球再制造 产业产

2、值已超过1400 亿美元,其中美国再制造产业规模最大,超过1000 亿美元,而汽车零 部件和工程机械再制造领域占三分之二以上,约 700亿美元,美国有近50万人从事再制造。 江国成2010 年 5 月 10 日下午,湖南省发改委在长沙市五华酒店成立了以徐滨士院士为组长的 专家评审组,就湖南浏阳制造产业基地再制造产业发展思路与发展规划进行评审。省发 改委副书记、副主任袁乾培,省社科院院长朱有志,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易佳良, 省发改委环资处处长罗宏,浏阳市委常委、湖南浏阳制造产业基地工委书记黄阳,湖南浏阳 制造产业基地管委会主任寻院豪等参加评审会,省发改委副巡视员王亮方主持专家评审会, 十四

3、位在再制造产业发展中具有权威和学术成果的专家组成评审组进行评审,制造产业基地 管委会副主任陈朝晖代表管委会对发展规划进行答辩。专家组认为,发展再制造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是湖南 省探索建设两型社会的新平台,是湖南省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 抓手。湖南浏阳制造产业基地在发展以再制造产业为主要采用的循环经济中抢先把握机遇, 扎实推进实践,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因此,在湖南浏阳制造产业基 地建立和发展再制造产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长株潭地区是湖南装备制造业的主要聚集地, 工程机械、汽车零配件产业是长株潭两型产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4、湖南浏阳制造产业 基地是以工程机械和汽车零配件为主导产业的特殊工业园区,产业基础和未来的发展都具备 建设和发展再制造产业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专家组建议,湖南浏阳制造产业基地提出“十二五”期间拓展到12 平方公里的再制造 产业聚集区,主动推进建设再制造十大中心,国家级、省、市应积极鼓励支持湖南浏阳制造 产业基地按照本规划方案实施和发展再制造产业,使之成为湖南和全国发展再制造产业的先 行区和示范区。与会专家一致认可我园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思想明确,“技术产业化、产业集聚化、 集聚规模化、规模园区化、园区科学化”的产业发展思路清晰,“园区+中心+企业”的发展 模式可行,规划的观点正确,基本数据真实可

5、靠,规划文本结构合理,填补了国内再制造产 业基地规划的空白。建议在专家评审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适当的修改,特别是从全寿命周期 理论、社会责任和尺寸修复法、功能恢复法的角度进行修改,并根据浏阳实际分期分阶段实 施,以此提高规划的前瞻性与针对性。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易佳良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领导与专家给予浏阳在发 展再制造产业中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表示再制造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 场前景,其发展有着极大的战略意义,浏阳将高度重视,并为再制造产业发展提供有利环境。最后,与会专家和领导用热烈掌声一致通过评审结论。现代工业再制造技术作者:南京工业大学 孔凡玉 张显程 巩建鸣1 引言二

6、十世纪,自然资源的加速利用,带来了全球生态失衡、环境严重污染、资源浪费短缺 等诸多问题,就制造业而言,全球每年排放7 亿吨有害物。面对这些困境,人类社会逐渐意 识到“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的必要性。而且,全球的科技工作者都在寻求 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资源浪费,并已经取得了有效的进展。减少由于制造 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的方法很多,但是基础方法是对用于制造与使用的材料与产品 的可重新利用。材料的可重新利用主要是指在产品的服役寿命结束时,采用一系列的方法来 延长产品的寿命,达到循环利用,这些方法包括:修复、再制造、废品的回收利用,如图1 所

7、示。在这些方法中,再制造方法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再制造是一种利于环保、节约资金并且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系统工程。再制造技术致 力于材料的增值、产品附加值的提取,并与材料的循环利用紧密联系并且形成了一个新的闭 合制造系统,这些与简单的回收利用有所不同。在美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再制造产业,拥 有 73 000 个再制造公司与350000个员工,每年创造产值53 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惊人。 同时,一些发达国家也拥有了很多的再制造研究机构与个人,尤其是美国,如美国的田纳西 大学已经进行了汽车行业的再制造研究;Guide等人长期致力于再制造技术的产品计划与控 制的研究,并且建立了相关的模式。相比之下,我国

8、的再制造研究还刚刚起步,所以发展与 提高再制造的研究显得极为迫切。2 再制造的特征早在 1983 年,美国的 Lund 等人就对再制造过程进行了定义:在工厂里,通过一系列 的工业过程,将已经服役的产品进行拆卸,不能使用的零部件通过再制造技术进行修复,使 得修复以后的零部件的性能与寿命期望值具有或者高于原来的零部件。这一定义严格地将再 制造的维修技术与传统的修复操作与回收利用划分开来,充分考虑了能源、材料、环境等诸 多因素。一个完整的再制造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 1个阶段是拆卸阶段,将装置的单元机 构拆散为单一的零部件;第 2个阶段是将已拆卸的零部件进行检查,将不可继续使用的零部 件进行再制

9、造维修,并进行相关的测试、升级,使得其性能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第3 个阶段 是将维修好的零部件进行重新组装,一旦发现装配过程中出现不匹配等现象,还需进行二次 优化的过程。这 3 个阶段的每 1个阶段与其它2 个阶段紧密相连与互相制约。这些都表明了 再制造过程与传统的制造过程有着明显的区别,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传统的制造方法不适 用于再制造系统。1998年,Lund等人提出了可进行再制造产品的7条标准,分别是:(1)耐用产品; 功能失效的产品; (3)标准化的产品与可互换性的零件; (4)剩余附加值较高产品; (5)获得失 效产品的费用低于产品的残余增值; (6)生产技术稳定产品; (7)再制造产

10、品生成后,满足消 费者要求。当然,再制造过程中,产品的制造计划与控制(Manufacturing Planning & Control) 受到一些传统因素的影响,如再制造产品与消费者要求的匹配性、再制造产品使用过程中的 性能、已使用材料的可回收率等等,所以再制造产品的制造计划与控制对于再制造厂家而言, 显得更为复杂与重要。再制造与再循环有很大的区别。如果将产品的形成价值划分为材料值与附加值,材料本 身的价值远小于产品的附加值(包括加工费用、劳动力等)。再制造能够充分利用并提取产品 的附加值,而再循环只是提取了材料本身的价值。3 再制造与环境意识制造及产品重新利用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们购买

11、力的逐渐提高,制造业的发展极为迅速,但与此同 时,工业制造过程中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与严重的环境污染。以美国的制造业为例,1990 年制造业产生的废物总量为19 600吨,人均每年要消耗20吨的原料。针对这一情况,在过 去的 10 年里,全球制造业都在寻找一种既能生产利于环保的产品(绿色产品等),又能使得 已经使用的产品得以回收利用的科学制造方法。在这种困境下,环境意识制造及产品重获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Manufacturingand Product Recovery,ECMPRO)思想应运而生。就 ECMPRO 本身而言, ECM 指的是充分考虑环境保护

12、的要求,采用先进技术完成产品 的概念性设计、装配以及最终的产品寿命终结后的处理; PRO 指的是采用再制造技术等方 法使得设计寿命已终结的产品得以重生,其中,再制造技术的作用最为重要。 ECMPRO 强 调产品的全寿命周期思想。传统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包括产品的制造、使用与报废处理三个 过程。而在ECMPRO方法中,全生命周期概念取代了传统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全寿命周 期不仅考虑以上所述的 3 个过程,更重要的是在产品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产品的维护以及采 用包括再制造在内的先进技术完成产品报废后的回收利用处理,使得产品的实用价值与经济 寿命得以提高。再制造技术充分考虑全寿命周期内产品性能维护,以资

13、源与环境为核心概念,在保证资 源利用率最高的情况下,使产品达到最佳服役性能。这些无疑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资源再 生的最佳途径。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了利用再制造完成产品的功能修复所需的资源成 本、资金成本与制造一个新的相同产品的成本的比较研究。结果都充分的表明:再制造技术 完成产品功能修复所需要的成本比制造新产品需要的成本要低45倍。经济学家Pilzer.P. 提出一著名的关系式,将社会财富表达为自然资源与含增长指数的技术的乘积,即社会资 源=自然资源技术n (n1)这一关系式合理的说明了技术的作用。社会财富随技术的指数增长意味着较小的技术进 步,将产生极大的社会财富的增长。如果按照这个比例

14、进行分析,再制造技术所带来的社会 财富的增加量将是非常可观的。4 再制造与工厂的延寿在世界范围内,目前已经有很多的石油化工设备、发电设备运行了相当长的时间,甚至 超过了其 30 年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新设备的引进逐年减 少,超过设计寿命期的工厂在今后将继续增加,然而为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又为了减少 资源的消耗,政府与企业都在寻求一些高新技术来挖掘工厂的现有潜力,使之能继续服役 20-40 年。这种情形尤以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为甚。而再制造等维修技术的出现给工厂 延寿带来了很大的希望。工厂延寿是高新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传统的设备服役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维修方法 (

15、如焊接等),进行相关的维护,使得设备的使用寿命安全到达其设计寿命。但是在设计寿命 或技术寿命终止时,很多关键设备的实际可用寿命并没有终结,但是很多设备由于长期在疲 劳、腐蚀等环境下服役,导致了其可使用的安全系数大为降低,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使得 设备运行到可用寿命而终结,这就是工厂延寿的实质与关键。再制造等维修方法舍弃了传统 的维修策略,而是在不损坏零部件性能的基础上,通过性能测试、失效分析,将退役设备进 行拆卸与清洗,对一些零件采用表面处理技术及其它技术进行翻新与再装配,使得零部件的 尺寸性能、操作性能得以恢复与重新利用。在工厂延寿的过程中,再制造工程优先考虑了设 备的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

16、再制造等属性的同时,保证了设备的基本目标(优质、高效等), 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协调优化。5 再制造与现代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全球生态、环境、资源等诸多问题,“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战 略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与技术系统。这意 味着可持续发展需要生产系统的转换。我国人口众多,科技和生产水平低,必须通过制造工 业来维持。为了缓解各种危机,一方面要控制人口的增长,另一方面要积极促进现代工业体 系向集约化方向的转化。再制造可望成为我国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学科与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发达国家的再制 造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已经拥有一批专门从事再制造技术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与产 业,来提高在国际工业竟争中的实力。我国已经进人WTO,制造业同其它产业一样,同样 面临着“绿色发展”的考验与挑战。同时,我国的工业设备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具有数万 亿元的资产,但是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