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毕业论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2500554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安全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煤矿安全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煤矿安全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煤矿安全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煤矿安全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毕业论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前 言第一章 建立健全责任制约机制一、理顺管理体制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三、责任体系落实第二章 教育培训机制一、教育培训的意义作用二、教育培训的形式三、安全教育的培训方式第三章 安全装备保障机制一、设计落实二、施工落实三、组织落实四、资金和物资落实第四章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机制一、目的二、范围三、步骤四、必须考虑的因素五、控制措施第五章 安全质量标准化机制一、标准化的作用二、标准化工作实施第六章 现场管理机制一、现场管理的重要性二、现场管理的形式三、安全隐患的解决第七章 救援体系保障机制一、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二、职工的相应培训三、现场职工自救和互救四、矿山救护队的建设五、医务急救六、

2、实施职工健康保障体系结论摘要:煤矿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建立和落实长效机制,才能彻底扭转安全上的不利局面。关键词:煤矿 安全生产 长效机制前 言事故是一个可怕的黑洞,一旦发生就会影响生产甚至造成全面停产,形成巨大的损失,而且它吞噬生命,损害健康,给人留下一生的遗憾和心灵上的创伤。党和国家本着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负责任的精神,正确地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明确了安全的地位和安全工作的根本方法。又提出了“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进一步为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 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安全生产方针和原则不能长期得到贯彻执行,存在时张时弛的现

3、象。造成了安全生产中的漏洞,使事故屡屡发生。我认为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制约企业和有关部门的各项活动,以保证安全生产方针和原则真正意义上的贯彻和落实。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第一章 建立健全责任制约机制一、理顺管理体制1、宏观体制 1.1 国家监督首先要确立国家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家监督体现了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和负责精神,国家强制力是安全监督实施的保障,保证安全监督能够顺利进行,并从根本上影响企业和个人对安全管理的思想和行为对安全的关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是国家对煤矿行使安全监察的职能部门,自从2001年建立以后,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已逐年好转。从近几年私挖乱采和越界开采及

4、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小煤矿的治理情况来看,落实地方人民政府的煤矿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是至关重要的措施。在建立地方人民政府领导分工联系本地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认真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促进煤矿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安全文化等各项要素到位。1.2 行业管理安全工作范围广泛,各个区域又有其各种不同的特点,所以有必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分行业进行管理,以保证安全管理的专业性。我国的行业管理已经比较完善。 1.3 企业负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企业的一切工作都由企业决定和实施,安全管理也不例外,所以企业也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单元。只要企业重视安全、安全投

5、入充实,安全管理到位,全国的安全生产才有保障。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第一责任人,进一步把企业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2、企业内部体制 2.1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管理职能需要相应的机构和人员,而且一定要设置专门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机构和人员一旦兼职必然使安全管理职能削弱,甚至名存实亡。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发生重大事故之后的单位管理机构健全,而未发生事故单位的管理机构就要薄弱得多。在这方面,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消除因事故而设机构的不正常现象。2.2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各级生产或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对自己负责区域的安全工作负责。2.3 分级管理原则 在正确设立管理机构的基础上,一

6、定要坚持分级管理的原则,按现场作业人员班组区队(车间)井矿的顺序,按职能分级进行安全管理,能由下级管理的尽量由下级负责,让上级集中精力来抓更重要的工作,处理更重大的问题。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和各企业、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使每个人的权利清楚,责任明确,权责一致。形成一个包涵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企业内部各岗位的真正意义上的健全的责任体系。三、责任体系落实 1、责任联系和制约各个责任制之间并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在企业内部有上级对下级的管理,也有下级对上级的监督,还有职能部门的指导和监管。在宏观上,还有企业与企业及煤矿安

7、全监察局、国土资源局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相互之间的责任联系。所以必须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责任落实问题。2、责任体系落实保障2.1 健全与责任制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制必须要有相应的考核和奖罚措施,严格考核,才能保障落实。否则责任制就成了一纸空文。2.2 国家机关责任必须首先落实现在我矿周围小窑越界引起的重大安全隐患长期得不到解决,首先就是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土资源局、地方政府等国家机关责任不明、监管不力的问题。第二章 教育培训机制 一、教育培训的意义作用 人是安全工作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在安全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为了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充分发挥人在安全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做好安全教育培

8、训工作。教育和培训的基础地位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1、安全教育培训是认识安全重要性的最基本手段安全教育培训可以使人们在较短时间内比较系统地获得对安全的基本认识。尤其对新工人的安全培训更为重要,使他们在工作之前先了解安全和认识安全。在工作之前先树立安全意识。2、安全教育和培训是获得安全知识和掌握安全技能的最基本手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使人了解怎样安全怎样危险,什么是企业提倡的,什么是企业反对的,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在认识安全的基础上,掌握安全生产的基本操作和技术,从个体上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3、事故案例教育从反面激励人们引以为戒以往事故的严重后果和惨痛教训能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强大振憾,自觉地支持和

9、维护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增强与不安全行为作斗争的勇气。4、现场急救培训是减少事故伤亡的重要方法一旦发生了事故,人的生命相对来说是脆弱的。专业医护人员的救助往往显得时间过于漫长,可望而不可及。现场人员在第一时间的自救和互救往往生死悠关。二、教育培训的形式1、职工“三级”教育1.1 入厂教育职工入厂教育是安全教育的启蒙,是预防为主方针落实的第一步。入厂教育使新职工初步了解本单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源、防护措施和规章制度,在煤矿,就是必须经过入井安全培训,使职工获得安全的初步认识,留下第一印象。入厂教育搞得好,将为职工以后的安全生产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1.2 车间教育车间在井下即为区队,是职工参加安全生产

10、实践之后的进一步教育。职工经过入厂教育后,并不能立即熟练而正确地将安全生产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所以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实习期。这一时期的工作必须在熟练工人的带领下进行,在熟练工人的指导和帮助下,在规定的实习期内熟练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就变为能独立工作的熟练工人;否则,予以淘汰。1.3 岗位教育安全生产以人为本,而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各岗位又有其不同的特点,所以必须加强以岗位为主的安全教育。特殊岗位工种必须严格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2、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在一定因素影响下,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会淡化。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采用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不断强化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从而规范其安全生产行为。

11、2.1 班前会班前10分钟,根据当班安全生产的具休情况组织学习和进行指导,针对性强。日积月累,能够大大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和安全隐患处理能力。2.2 跟班检查和现场指导各级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在现场对具体问题的指导,直接和操作相结合,更易于学习和理解,对职工操作技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2.3 学习例会以车间、区队或班组为单位组织的安全学习例会,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与当前安全生产情况,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并有利于增进集体内的团结和协作。2.4 违章学习违章与安全知识欠缺、安全意识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为帮助违章职工认清错误,改正缺点,必须组织违章者进行安全学习,进一步掌握安全知识和规章制度,澄清安全认识。2

12、.5 事故分析会发生事故后必须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其中的一个不放过就是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由此可见,事故分析会是对职工群众进行教育的良好形式。当然,能够参加事故分析会的人员有限,所以必须及时对分析会的内容进行通报2.6 安全宣传宣传是制造舆论环境的主要手段。由于人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浓厚的安全氛围必然是安全工作的强大动力。2.7 思想政治工作职工中的少数人员在性格和观念上可能很特殊,一般的传统方法在他们身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就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互相交流,找出根结,消除隔阂,把少数安全思想上的落后人员拉回到安全生产建设的队伍中来。三、安全教育的培训方式 为了收到良

13、好的效果,教育培训应改变“一块黑板一支笔”的单调说教做法。广泛采用幻灯、投影、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投入必要的教学演习装置,提高专业培训的质量。在经常性的教育宣传中,更要广泛采用广播、电视、橱窗、板报、表扬信、亮相台等多种形式,做到动态的有声有色,静态的图文并茂。第三章 安全装备保障机制一、设计落实矿井安全设施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符合煤矿生产建设规模,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并严格进行审批。二、施工落实安全设施必须严格按设计和作业规程施工,加强现场管理,严格进行验收。三、组织落实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落实安全设施的负责人,其必须认真履行组织协调职责,保证安全设施建设工

14、作顺利进行。四、资金和物资落实 安全设施建设必须建立专项资金,物资必须及时采购,单独管理,专项资金和物资不得挪作它用。安全装备是安全工作的物质保障,煤矿必须严格按“三同时”的要求,进行落实。由于历史原因造成欠缺的,要补充完善,安全装备的建设,要做到以上几点。第四章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机制一、目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是辨识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危害,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为持续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提供衡量基准。煤矿行业由于其特殊的风险特点,更有必要开展严格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从而采取全面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遏制煤矿行业事故多发的势头,煤矿行业的主要风险特点是: 1、生产空间狭小,在采掘作业、运输作业或其他活动中都可能存在砸、扎、磕、碰、刺等危险因素。2、受强制通风影响,矿井口由于必须强制使用机械强制通风,通风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将给井下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造成重大影响。3、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高能量场所的设施设备,作业人员密集,一旦能量失控,很容易发生重大人身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事故。这些事故可能的类别是:瓦斯爆炸事故、煤尘爆炸事故、火灾事故、透水事故、顶板和地压事故、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