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2498009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面源污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业面源污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业面源污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业面源污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业面源污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面源污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面源污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概念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危害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主要工作三峡水库淹没区范围面源污染概念面源污染是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的。农业面源污染,也叫农业自身污染,它主要指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农膜、畜禽粪便等造成的污染,由于这类农用生产资料长期大剂量或单一使用,污染具有随机性大,分布范围广,危害规模大,监测、管理控制非常困难,其治理难度远远超过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已引起高度重视,在我国,由于太湖、滇池的水质污染,也开始关注。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发

2、电,随着水位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三峡库区水环境构成威胁。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农用化学品投入量大,利用率低,流失量大。2004年全市化肥施用总量按纯量计算为79.80万t,化肥单位施用量为411.7kg/hm2;农药折纯用量16369.2t,单位施用水平8.44kg/hm2;农膜使用量为23483.7t,平均使用水平为48.76kg/ hm2,平均残留量为25.93kg/hm2。化学投入品利用率低,大量的N、P通过农田径流流入江河,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二、畜禽养殖量大,粪便处理率低,直接排放量大。2004年全市39个区县(市)畜禽

3、养殖总量为32616.1万头(只、羽),产粪总量为15650.7万吨,粪便利用率为75.5,尿液利用率为66.3。规模化的养殖场除少部分建有粪污处理设施外,大部分养殖场的粪便采用水冲洗圈舍直接排放或长期堆放,形成农业面源污染。三、作物秸杆产生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低。2004年,全市农作物秸秆产生总量为1677.90万吨,但是被利用的比例却不高,大部分都被直接焚烧或丢弃,是造成农田秸秆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四、水产养殖面积大,投饵量高。2004年重庆市水产养殖总面积221.0万亩,投饵量最多的草鱼高达2000-3000kg/亩,鲢鱼投饵量最少。一些地区受传统的水产养殖习惯影响,利用各种废弃料和畜禽粪

4、便作水产饲料,对水体水质造成严重威胁。五、生活垃圾处理率低,生活污水无序排放。2004年重庆市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排放总量为6.04万t/d,生活污水排放排放总量为49.92万t/d。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仅为10%左右,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10%,是农村面源污染的生活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危害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主要有:一、土壤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下降。据重庆市农地污染与作物健康品质关联规律与综合控制技术研究表明,库区土壤中的汞、隔、砷、铅和锌五种重金属含量存在明显的累积现象,特别是镉和铅累积现象十分突出,较20年前增加一倍以上。稻田土壤,重金属平均污染综合指数为0.85,达到警戒级水平,其中

5、轻污染的有5个区县占23.81%,主要污染物为镉;旱地土壤,重金属平均污染综合指数为1.46,达到轻污染级水平,其中重污染、中污染、轻污染、警戒的区县分别有1个、1个、5个、8个和6个,分别占4.76%、4.76%、23.81%、38.09%和28.57%,主要污染物也是镉。2004年对三峡库区的8个基本农田片区土壤监测,有3个片区已达到警戒级水平,占37.5%。对20个蔬菜基地监测,部分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部分农田土壤板结,耕性下降,宜种性降低,已逐渐出现退化现象。二、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安全降低。水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污染两个方面,据环境水质监测部门的测评,目前长江干流部

6、分江段和不少支流水质均未完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水质,有56%的监测断面的水质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其中N、P含量超标,BOD5、大肠杆菌超标率、超标倍数惊人。重庆区域内的70条次级河流有23条断面水质为劣类,占23.3%。26个断面中,水质呈中度富营养、轻度富营养、中营养和贫营养的断面分别占7.7%、38.5%、和50.0%和3.8%。其中万州区苎溪河2个断面呈中度富营养,忠县汝溪河、黄金河、丰都县渠溪河和龙河、云阳县澎溪河5条河流10个断面呈轻度富营养。三峡库区主要污染源是农田径流,库区水体中90%的悬浮物来自农田径流,在库区水体污染源中,农业面源污染的贡献率达60%以上,这种农业面

7、源污染对三峡水库水质构成巨大威胁。三、农产品质量下降,食物链和经济链受到影响。2003年对库区主要农产品市场抽样监测,大米重金属样本超样率48.3%,玉米重金属样本超标率33.9%,蔬菜农残样本超标率26.5%,茶叶样本超标率27.8%。农产品质量下降,对食物链带来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弱,也直接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而影响经济链。四、村落卫生环境差,危害人体健康。农户典型调查表明,重庆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仅为10,生活污水处理率不足10,部分村落卫生环境差,加之畜禽粪污的直接排放、作物秸秆随意堆放,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受到影响。根据重庆市水利局的抽样调查,目前重庆市2423万

8、农村人口中,有1341万人引水不安全。对全市2380处集中供水水源地的调查表明,水质不合格的有1952处,多为类或水质,少部分地方氟、汞、可溶性固体等毒理学指标和化学指标超标。同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畜禽粪污等,在高温下可能产生异臭,滋生病菌、寄生虫和蚊蝇,导致流行病发生,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五、污染事故发生频率增加,损失增大。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2004年重庆市发生农业环境污染事故总起数247起,总损失金额高达3300万元,获得赔偿金额492.2万元。其中:2000年因污染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500余万元,仅重庆市级有关部门查处的污染案件就有68起,赔偿经济损失95.21万元。2001年

9、48起,因污染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400余万元,赔偿经济损失80多万元。2002年发生较大农业污染事故55起,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757.5万元,赔偿经济损失201万元。2003年发生较大农业污染事故18起,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365万元,赔偿经济损失96万元。2004年发生较大农业污染事故58起,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1277.5万元,赔偿经济损失19.996万元。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一、受自然生态条件的限制;重庆市耕地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农田耕地土壤以侵蚀严重的黄壤、紫色土为主;降雨量高、雨强大、降雨侵蚀力大;受传统的农业耕种习惯的影响,顺坡种植、开荒种植现象普遍存在。使得重庆市特别是三峡

10、库区的水土流失严重。据调查,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高达65753.6km2,占总国土面积的81.3。二、人地矛盾突出;目前重庆市耕地面积较少,仅为国土面积的24,人均耕地不足0.06公顷(0.86亩),低于全国人均0.09公顷(1.41亩)的水平。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大,耕地数量必然减少,人地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三峡工程淹没,数量巨大的移民活动,使农业面源污染有加重的趋势。三、土地垦殖强度大;2004年重庆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4969.8万亩,复种指数为171。其中三峡库区21个区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799.1万亩,复种指数为181。过度垦植增大了耕地的承载压力,导致大量化肥农药进入地表水环境。四、环境自净

11、能力弱;三峡库区蓄水成库后,水流速度减缓,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之消落区的出现,夏季水位下降后,河道内沉淀的各种污染物将留滞在消落带上,在高温下极有可能产生异臭,滋生病菌、寄生虫和蚊蝇,导致流行病发生。消落带的局部低洼地方,因排水不净,还可能形成零星小面积死水塘,严重污染环境。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以重庆库区的开县和云阳县最为严重。五、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以谷物收获为特征的种植业比例逐步下降,以肉禽蛋奶为特征的养殖业(包括畜牧业、水产业)将得到巨大发展。传统的家庭分散养殖逐渐被集约化、规模化的集中养殖所取代,养殖地点由农区、牧区逐渐向郊区靠拢,养殖方式由纯粹的自然喂养向以饲料添加

12、剂为特征的快速喂养转变,这些造成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所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在种植业内部出现了经济作物比例的上升与粮食作物比例的下降,生产由自然或半自然状态,发展到精耕细作,肥、水、药配套,增加了新的面源污染源。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农作物品种,包括畜牧业、水产业品种,其生物量大幅度提高。而与之相必需的肥水药用量、饲料用量,乃至残留量和排泄量也会随之大幅度增加。六、生态环境意识薄弱;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危害是一个慢性积累过程,在短时间内很难看出受害症状。各级在抓农业生产、农民工转移、农村小城镇建设时,重点放在短时间内能增量增收、影响大、见效快的项目上。对农业面源污染危害,无论是在认识程度、舆论引导

13、,还是在政策配套、资金投入上都有差距。农民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认识不到位。有些农民不知道农业生产会带来农业面源污染,或知道农业面源污染危害,不知道怎么防治,或知道危害,但受经济利益的趋动而为之,以致农业面源污染逐年加重。七、环境友好技术缺乏。化肥仍然以单一含量的常规产品生产为主,高含量的复合肥产品研究和开发不够、品种类型少,特别是高含量的生物有机肥更少。已研制开发的生物有机肥产品,肥效不理想,价格偏高,生产上难以接受。农药还是以化学农药为主,以杀虫剂为主。生产上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但实际生产中所需要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见效慢,效果不达标,价格高,生产上难以推广。化学农膜研制较多,而有机农膜(

14、如淀粉膜)研制较少,缺乏突破性,价格高,生产上不好示范推广。重庆市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方面的主要工作一、开展了重庆市和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在重庆市除渝中区以外的39个区县(自治县、市)内,以县为单位,开展了重庆市和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初步摸清重庆市和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危害、成因和防治方向,编制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报告和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报告。二、编制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规划;结合三峡库区的实际,按照点面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生活污染、种植污染、养殖污染、径流污染以及全程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合理布局养殖规模、粪污综合治理、消

15、减农用化学品的使用等11项工程措施,分三期实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操作实用性。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改善库区生态环境,提高库区水体水质,削减入库泥沙淤积,保障三峡大坝运行安全,提升农产品质量,促进人体健康,对三峡库区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划共分9章53节,涉及渝、鄂两省25个区(市、县),其中重庆21个区县、湖北4个区县。目前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三、开展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战略决策及关键控制技术研究;内容包括七个方面:1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源调查分析及过程评价;2重庆市主要农地土壤Cd、Pb分布与环境容量研究;3重庆市人及畜禽粪便与秸秆年排放量估

16、算研究;4面源污染数据库建立与应用;5三峡库区流域降雨径流数字模拟研究;6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磷释放特征及环境风险;7全面启动库区农业面源研究的建议。四、实施了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开展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庆市在渝北区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立足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农业资源的高效、循环、再生利用,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五、开展了农业面源污染事故鉴定工作。三峡水库淹没区范围水库淹没区涉及重庆市、湖北省的26个区(市、县)。重庆库区包括江津市、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区、涪陵区、武隆县、丰都县、忠县、石柱县、万州区、云阳县、开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